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杨文公谈苑》宋 杨亿口述 黄鉴记录(三)

2023-07-09 11:28 作者:三步一颠  | 我要投稿

地狱受苦 有人怀疑佛教的经典中说地狱受苦的时间要那么的长,杨文公说“法律规定流放三千里,距离很长;服刑三年,时间不短。但,这些都是源于你当初的一念。” 不欺神明 江南处士朱真说“世人都会说不能欺骗神明,但不欺骗自己的心,就是不欺骗神明。” 三多 读书人要三多:看书读书多,学习经论多,著述多。这三多之中,学习经论最难。 五禽以客名 李昉很仰慕白居易的诗,他的花园中养了五只禽鸟,取名都有客字,白鹇叫佳客,鹭鹚叫白雪客,鹤叫仙客,孔雀叫南客,鹦鹉叫陇客。 他还学白居易的七老会,与宋琪等八人,组成九老会。 (白居易七老会:胡杲 吉玫 刘贞 郑据 卢贞 张浑 白居易。李昉九老会:李昉 宋琪 杨徽之 魏丕 李运 朱昂 武允成 张好问 释赞宁。) 筑太一宫 太平兴国中,方士楚芝兰对皇上说“按照《太一经》说法,五福太一为天九贵神,凡行五宫,四十五年一徙,现在应该在吴地,五福一到,人民都能得到庇佑,皇上要建造一座宫殿在苏州。” 宋太宗信楚芝兰,便在苏州建造一座宫殿,建成当天,楚芝兰又说“太一祠在吴地,只能福及吴地的子民,可以把它迁建到离京城南边三十里的苏村。” 皇上马上命令建造新太一祠,分别是:君棋太一、臣棋太一、民棋太一、九气太一、大游太一、小游太一、十神太一、天太一、地太一与五福一起共十八殿。 洛阳宫阙似兜率天宫 西晋有位胡僧到洛阳,见到皇家宫殿,叹息说“这就是兜率天宫,但却是人设计建造的,不是修道的力量所成。” 他即将圆寂时,对徒弟们说“山河天下都能变化毁灭,何况是人的身体,怎么可能长久呢?只要能专心清净,灭除三毒,外表行动虽然不同,但成就的道果是相同的。” 毁铜佛铸钱 周世宗决定销毁铜佛像来铸钱,他的理由是“佛教是只要对众生有利即便是头目髓脑也可以布施,这样连性命都不当一回事,怎么可能爱铜造的像呢?” 镇州有尊大悲铜像,这佛像在当地非常灵验,砸佛像的第一斧镢是朝胸镜砸去,那个时候世宗正带军队北征,胸间忽然生了病疽,大家都认为是报应。 谒金门词 江南人成幼文是大理卿,喜欢写歌词,曾经写了《谒金门》,其中有句为“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后来他因为奏牍稽滞,中主说“卿试与行一池春水,又何缺于卿哉!。” 杨玢诗 扬玢靖夫是虞卿的曾孙,是蜀国王建的显官,后来随王衍归附后唐,官至工部尚书,退休后回长安居住。 他回家乡后,发现以前居住的家大部分被邻居侵占,他的子弟决定到官府追究邻居侵占宅邸的事,状纸写完后拿给扬玢过目,扬玢状纸的后面写道“四邻侵我我从伊,毕竟须思未有时;试上含元殿基望,秋风禾黍正离离。”子弟看后,不再提告状的事。 王彦威粗官诗 以前长安以不历台参省使出镇廉车节镇的官员为粗官,大概是重内而轻外,现在的东都干元门是以前的宣武军鼓角门,节度使王彦威有首诗刻在上面,诗说“天兵十万勇如貔,正是酬恩报国时;汴水波涛喧皷角,隋堤杨柳拂旌旗。前驱红旆关西将,坐间青娥赵国姬;寄语长安旧冠盖,粗官到底是男儿。” 彦威是从太常博士出征使府,再到节度使,所以才作出这样的诗,如今诗已经不见了。薛能也有作《谢寄茶》诗,他说“粗官寄与真抛掷,赖有诗情合得尝。” 卢延让诗浅近自成一体 卢延让的诗作很平常易懂,很多人都取笑他作的诗,可是吴融卻非常重视卢延让的诗,经常对人说“此公不寻常,将来必定出名。” 卢延让的诗现在还能见到,里面也有作得尤其好的。比如《宿东林》说“两三条霓欲为雨,七八个星犹在天。” 《旅舍言怀》说“名纸毛生五门下,家僮骨立六街中。” 《赠玄上人》说“高僧解语牙无水,老鹤能飞骨有风。” 《蜀路》说“云间闻驿骡驮去,雪里残骸虎拽来。” 《怀江上》说“饿猫临鼠穴,馋犬舐鱼砧。” 《八月十六夜》说“只讹些子缘,应耗没多光。” 《寄人》说“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髭。”又说“树上谘诹批颊鸟,窗间壁驳叩头虫。” 我以前在翰林有回在回答皇上提的政题时,皇上举了卢延让的一句诗作为事例,诗句是“臂鹰健卒一毡帽,骑马佳人卷画衫。”认为虽然诗句平常易懂,可是自成一体。 思贾谊诗 钱邓师曾经提到《思贾谊》诗中的两句“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并说后人谁可以达到这个水平。 杜牧诗 杜牧的《寄人》诗说“世味嫌为枳,时光怨落冥。” 《闲居》诗说“歌怀饭牛起,书愤抱麟成。” 《蝉》诗说“二子自不食,三闾何独清。” 《登楼》诗说“远水净林色,微云生夕阳。” 《尘》诗说“已伤花榻满,休妬画屏飞。” 刘经野韭诗 虏政事舍人刘经,奉命出使,路上摘野韭吃,野韭可口好吃,他写诗说“野韭长犹嫩,沙泉浅更清。” 畬田 江南很多先熂炉的畬田(播种前,焚烧田地里的草木,用草木灰做肥料下种。),熂音饩,就是纵火烧野草,炉,就是火烧山。之后等下雨,再播种,畬田可以种三年,三年后土壤便不适合耕种了,然后荒废田地让长野草,接着再次熂傍山。 宋西阳王子尚所管理的鄞县是疁田,读音是嘐留,其实就是畬田。子尚说“依山傍湖人家的习俗,是熂山封水泽,山必须熂炉后才能播种。” 刘禹锡被贬到连州,他写了一首《畬田诗》,其中有说“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又说“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蘗;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白乐天也在《子规歌》中说“畬田有粟何不啄?石楠有枝何不栖?”畬,读音是羊诸反。《尔雅》说“一岁曰菑,二岁曰新,三岁曰畬。”《易》说“不菑畬(菑畬,耕耘的意思)。”畬都是同一个读音,字的意思也一样,就是耕种三年后不能再耕种。 江东士人深于学问 淮南人张佖任主考官,他出的试题是“天鸡弄和风”,这试题张佖是从《文选》中选出的一句诗句,他自己也没有去了解清楚是什么意思。 有位江东进士对考官说“按《尔雅》‘螒,指天鸡;鶾,也是天鸡。’有两种天鸡,不知是讲哪一种?” 张佖一听,吓一大跳,他自己也不清楚,一时无法回答,急忙拿来《尔雅》,找到《释虫》,里中说“螒,天鸡,一种小虫,黑色身子红色的头,一个名字叫莎鸡,另一名字叫樗鸡。”又《释鸟》里中说“鶾,天鸡,红色的羽毛,在《逸周书》说‘文鶾象彩鸡,蜀人进献给周成王的。’” 江东的读书人的确非常有学问。 灭蜀之兆 伪蜀每到岁除日,会在每个宫殿门前贴桃符,上面写“元亨利贞”四个字,当时孟昶的儿子书法很好,他给自己的宫殿策勋府写一联“天垂余庆,地接长春。” 干德年中太祖开始讨伐蜀国,第二年,蜀国灭亡,二月,兵部侍郎吕余庆任知军府,他把策勋府当办公室,太祖的圣节号长春,这就是天垂地接的预兆啊。 太祖御将恩威并济 王全斌讨伐蜀国的那一年,当时是大寒天,太祖戴着棉帽披着裘衣,到讲武殿毡帐说“这天太冷了,我这样都冻得受不了,讨伐蜀国将士还能扛住吗?” 说完脱去所穿的棉帽、裘衣,派特使将棉帽、裘衣赐给王全斌。 讨伐江南时,曹彬、李汉琼、田钦祚来与太祖告别,太祖授剑曹彬说“副将以下犯事,不用报告,直接杀。” 李汉琼等害怕到股抖。以此可以了解控制将领必须恩威并济。 太祖不许公主服翠襦 魏咸信说“以前魏国长公主,曾经穿贴绣铺翠襦(用绣花和翠鸟羽毛制成的短袄 )入宫,太祖见了,对公主说‘你应当把它给我,今后不许再这样打扮了。’公主笑着说‘一小件能用到多少翠鸟羽毛?’太祖说‘不可这么认为,你是公主,你穿成这样,宫里的王公贵族亲戚都会争相效仿,那么京城翠鸟的羽毛必然价格被抬高,百姓是逐利的,他们必将羽毛展转倒卖,这将使很多翠鸟死亡,可以说这一切都是由你造成的。你出生 长大都是在富贵的环境,应当懂得珍惜这样的福报,造大恶业不可让它由你开始。’公主一听,非常惭愧,并向太祖谢罪。公主坐下后,她与孝章皇后一起说‘您当天子那么久了,没见您乘坐用黄金装饰的肩舁出入,难道不可以吗?’太祖笑着说‘我的财富通四海,用黄金装饰宫殿,以我的能力根本不是问题,可我仔细一想,我是个为天下百姓守护财物的人,怎么可以随便乱用?古时候贤圣说:是需要有一人治理天下,不是让天下人侍奉一人。如果自认为天下人侍奉我是天意,怎么让天下人尊重我呢?以后不要再讲这样的话。’” 太祖杵碎孟昶宝器 太祖灭了蜀国后,看到孟昶用来小便的七宝装溺器,直接把它丢到地上,然后拿起杵砸碎,说“你用什么来装饭吃?像你这样子,怎么可能不亡国呢?” 太祖祷雨霁 宋白说“开宝九年,在西洛祈雨,结果数月来天气昏暗阴雨绵绵,吃斋独宿一天还不停止,太祖便派中使到无畏三藏塔前祈祷,让中使在塔前发誓说‘雨再不停,就把你的塔砸了。’同时又命令近臣送三木给岳神宿,也是祈祷如果斋日雨再下个不止,就要用给他上脚镣和手铐。然后太祖再次到太极殿宿斋,那天的辰巳间雨便停止,洛阳县令忙叫人除去道路上的淤泥,再铺上干土。皇上这才从郊外祭坛回来,天子在明德门赐赦,并看着卫士回营后,车驾才回皇宫,回皇宫后,雨又继续下了。” 无畏,印度僧人,唐朝开元中期到长安,唐玄宗非常敬重他,无畏每次祈雨都能应验,他的事迹在李德裕的《次柳氏旧闻》以及李华碑都有记载。

《杨文公谈苑》宋 杨亿口述 黄鉴记录(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