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员武器考据】火哨
考据老师表示值得写的东西很多,但是他需要先找两片降压药吃一下

首先是结论:火哨的火炮是一门糅合了折叠套筒式火箭筒和迫击炮的火箭筒或无后坐力炮,我更倾向于无后坐力炮这一武器。同时,画师参考了明朝的虎蹲炮外形来进行外形设计。


首先来看这门炮的特征:单兵武器,大口径,具有膛线和折叠两脚架,曲射,尾部没有座钣而是以一个类似把手的装置取代,有一个光学瞄准镜。
但是问题来了:在地球OL现有的武器中,臼炮符合大口径、曲射,具有膛线这些特征;火箭筒符合单兵、大口径和尾部结构这些特征;无后坐力炮符合单兵、具有膛线和脚架和尾部结构等特征;迫击炮符合脚架,曲射以及泰拉的单兵等特征;而光学瞄准镜则是以上所有武器都可装备的配件。综合来看,可以说没有任何单独一种武器能够与火哨干员的武器相对应。
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画师在设计干员武器时并不懂得相关的军事学知识(很正常,军事毕竟也算个偏小众的爱好),同时又没有办法直接照抄一些武器的外形(规避版权是老问题了,比如AK拉机柄在左边的CS1.6),所以只能通过参考和魔改来设计武器的外形,而不考虑其具体原理。如果这么想的话,或许我们可以对此进行解释。
首先,画师通过参考虎蹲炮的外形,把虎蹲炮的固定支架设计为更为便携的折叠式两脚支架,使这门火炮具有了大仰角,能够曲射,并且具有了更便携的功能,符合火哨的安保公司成员身份。另外,为了表现精二立绘中的火焰,参考折叠套筒的便携式火箭炮,将前部的炮管拉伸出来并作为部分炮管兼制退器(也有可能只是单纯的炮管),另外再参考一些其他的武器画出尾部的结构,齐活收工。至于长度和口径……没关系,我们可以用源石技艺来解决。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能够在不过多涉及源石技艺的情况下解释这门火炮呢?深思熟虑过后,我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解释:除却弹药的携带问题,对从装弹开始到发射结束的整个过程进行解释。请注意,以下的解释为强行寻找合理性的解释,仅代表个人看法,不保证绝对正确性。

当取出一发弹药后,搬动炮尾的把手打开炮闩装填一发弹药后闭合炮闩,这个炮闩并非完全封闭,而仅具有限位装置和激发装置。弹体分为三部分:弹头、装药和配重物。装药用于抛出弹头,并准备进行二次推进。当利用电击发或源石技艺激发装药后,弹头被推出炮管,同时尾部的配重物从后方抛出。弹头分为两部分:战斗部和二段推进装置。在弹头飞出炮管后,推进装置开始工作并继续对战斗部进行加速。但是整个推进过程时间很短,并不能做到以低平的弹道命中目标而必须采取高抛弹道(这里真圆不下去了)。瞄准则通过光学瞄准镜进行,现实中的迫击炮也多配备一个折射式光学瞄准镜。在紧急情况下也可以不经过瞄准进行概略射击。

而对于炮尾的结构,在此还是简单猜测一下:炮闩位于炮尾内部,为不完全封闭。尾部有一卡榫用于限制炮弹的位置,使其能够正常激发。但是这个卡榫仅仅起到限位作用,在装药发生爆燃的一瞬间,燃气将推动配重冲开卡榫抛出。同时,内部卡榫与外部的把手联动,防止配重在抛出时损坏把手。同时,在炮闩外设置一导流罩,防止燃气冲出时伤害到炮手本人。

说到弹药,我对火哨的武器感到各种高血压(虽然高血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不过弹药反而是还好的一部分,反正鹰角没说我可以随便编。无论是爆炸、燃烧,亦或是破片甚至某些并不符合人道的弹头,或类似照明弹的功能性弹头都可以很好地适配这些大中小型管子,而根据精二立绘、干员特性和演示动作来看,火哨打的很可能是燃烧弹(我挺好奇她能不能点芦苇丛的)。当然了,为了考据人员的头发和心脑血管考虑,弹药从哪来的就别问了吧。
好了,火炮的考据先告一段落,接下来说说这面盾牌。
这面盾牌他父亲应该是防暴盾,母亲应该是来自炎国的屏风。
开玩笑的,实际上这只不过是另一种为了便携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毕竟火哨身为黎博利,本来就扛了和人差不多大的炮,盾还是做小一点。另外,她作为安保人员,绝大多数情况下所面对的并不会是各国军方或其他具有重火力的组织,而是对抗装备着普通刀盾或者弩箭的雇佣兵、赏金猎人或是衣衫褴褛的锈锤,在有足够进攻火力的情况下,防守是可以做到“够用就行”的。这面盾共有四扇,采取了高强度透明材质,猜测是和防暴盾同样的工程塑料或玻璃钢。四个盾面之间具有滑轨和铰链,可以一定程度地折叠和上下移动,通过不同的移动方式达到最佳防御的目的。

另外在前文对火哨种族解析专栏的评论区中,有部分同志提出这面盾牌是炮盾这一说法。我在此表示支持。但是如上文所言,火哨的盾是面对泰拉的轻武器的。炮盾自然是其一个功能,但在炮盾之外,这面盾同时也会被拆下来独立进行防御,而独立防御对于火哨小姐来讲应该是更常见的情况。

考据完成,至于盾牌上法语以及其它细节,可以自行百度,考据老师继续吃降压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