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在动,幡在动,心在动。养生实义

来源于《坛经》。
风也好,幡也好,这都是身外之物,属于客观物质世界。
先不管什么世界色象皆空。(所有物质都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的说法)
养生,养自己的生气。
可以把人与世界联系看成:
处于精神状态的人(后文称为精神我)。物质的世界。二者联系而成的人身。总共有三样东西。
人身是联系“精神我”和“物质界”的工具。
人正常生活是用此工具,拿此工具来认识物质界。
而用工具是消耗能量的,所以有吃饭来补充能量。
而工具也会处于磨损状态,只有“精神我”才能给予一定的修复。
而感觉风也好,看幡动也好,都是用工具,且消耗了能量。
所以,平常用人身这个工具没关系,但是要常常去修复它。
知道了,要祝修复工具,也就是养生,那就可以继续下去。
当把工具关掉,也就涵养了身体,精神。
当工具关掉的时候,可以说你的精神也就不会去消耗而识别物质界了。
既然你已经把工具关掉了(心不动),那风动还是不动,幡动还是不动,你都无所知。也就是说从未知的来说,风没动,幡没动。
怎么关闭工具?
睡觉实际上可以说就是关闭。
一睡,身体没了,身体没了自然不能感受物质界,所以物质界也没了,睡的好的不做梦(意识界也没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做梦的人起来身体疲乏,因为“精神我”跑到意识界里“玩耍”去了,虽然没在物质界,但相对于“精神我”来说,意识界,和物质界都是一定程度上都是真实。
精神我感知物质界的过程:
1/精神我直接感知物质界(直接感知)
2/精神我通过身体、五官,感知物质界(间接感知)
“精神我”☞(产生)☞“意识界”
因为精神有直接感知,也就是超(感官)感知。因为是直接感知,感知的东西要汇聚,汇聚而成有了意识界,可以说是想象而成。
五感六识信息☞(上传)☞意识界
五感所感知的信息也会上传意识界,然后精神我分析信息。
五感所感知的信息除了,身体本身处理的部分(我们不能控制的部分),
剩下的就是“精神我”处理的部分。
回到睡觉话题上。
睡觉就是养生之道,但得看明白睡觉蕴含的道理,
1///////为什么睡觉就能让人得到休息?
答:五感六识关闭,无意识。
2/////怎么做到?
答:五感六识之闭,古人都教静坐,【静坐非枯坐】。例如山川之静,有厚重,有流水,有鸟鸣,有云雾缭绕等等。人之静类似。自然而然的静。这是五感六识关闭的方法。
无意识的方法,是祛杂念,祛想象,也不要看眼前眼皮。有系念法,观法等。观法,观杂念也,观者自然离杂念,而有分别。杂念犹如一团臭秽,人如蛆虫,在里面钻来钻去。
于此,都做到,则神入虚空。虚空是无意识界,无眼界,无思无想,以后出现的。
生活中,的脑子走私,虽然外界嘈杂依然存在,但你不知道,所以对于你来说嘈杂是不存在的。
例子多体会感受。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纯纯无虑,非一日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