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射雕三部曲里,郭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最终殉国死得其所

2023-07-07 10:17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这是金庸先生在其武侠小说中对侠的定义,而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里,郭靖、黄蓉死守襄阳,最后两人双双为国而死。

两人的英雄壮举,正是诠释了这种侠的精神。

所以在射雕三部曲中,尤其是在神雕侠侣里,着重写了郭靖、黄蓉二人率领英雄豪杰守备襄阳,杨过身为神雕大侠也义助郭靖,为守护南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纵观全书,郭靖夫妇的殉道完全是为了大宋子民而战。 他们选择了更艰难的道路,宁愿与襄阳共存亡,也不愿向入侵者退却。不管郭靖在《射雕英雄传》与《神雕侠侣》中有多神勇,到了《倚天屠龙记》时代他也注定不在人世间,毕竟《倚天》的故事发生在《神雕》结束数十年之后,郭靖也理所应当要寿终正寝了。

编辑

不过读者不是不能接受“郭靖死了”,而是不太能接受郭靖战死在襄阳的惨烈结局。

《倚天屠龙记》原著第三十八回中是由周芷若提及那段往事:“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公破虏青年殉国,没有传人,是以刀剑中的秘密,只本派郭祖师传了下来。”

金庸不仅让郭靖战死襄阳,同时还让他唯一的儿子也一同送了命,等于说是让郭靖绝了后,着实是惨。

或许金庸是考虑到部分读者难以接受这结局,所以他刻意让《神雕侠侣》的故事在第三次华山论剑之后收尾,没有细写那最后一次襄阳大战。

但说来奇怪,既然郭靖找人熔铸了倚天剑和屠龙刀,他自然是想要卷土重来,重振旗鼓来对抗蒙古人的,完全没必要死战到底,哪怕他想不明白这一层,他身旁那智慧过人的蓉儿也该知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道理,也正因为如此,笔者才说金庸是故意安排郭靖夫妇战死,或者说是“赐他们一死”。 

编辑

 郭靖夫妇的战死主要是由于郭靖的执着,他始终坚定不移,一旦决定的事情,半步也不会后退,尤其是守家卫国这种大事。 而金庸的描写也很务实,尽管郭靖个人的能力在当时非常强大,但在蒙古如潮的侵略下,他的个人力量只是杯水车薪。 金庸没有刻画他成为一个人挽狂澜于即倾的传奇故事(这与历史趋势不符),而是选择了成全郭靖的"侠之大者"。

 而黄蓉战死则是出于爱情,她无条件地跟随郭靖。(看到最后我能原谅《神雕》里不太可爱的郭伯母了)郭靖大概是金庸笔下颇为傻气的角色,憨憨而耿直。 而黄蓉则是金庸笔下最聪明伶俐的女子,无人能及。如果没有遇到郭靖,她可能会归隐桃花岛,寻求一片宁静。 

 然而,她与郭靖相遇,选择跟随最傻的那个人,去做傻却正确的事情。黄蓉陪伴郭靖做过许多次这样的事情,再多一次也不在乎。即使这次是赴死。 若干年后,我们拿着新垣平先生的《剑桥简明金庸武侠史》,细数千百年来那些江湖上试图改变世界的英雄们:

编辑

袁承志带着温青青去了海外,段誉迎娶了神仙姐姐,虚竹抱着自己的梦姑,杨过和小龙女归隐古墓,郭靖黄蓉战死襄阳(这其实是从《倚天屠龙记》中点明的),令狐冲和任盈盈淡入江湖,韦小宝搂着一群美人,阿青黯然离去。我们可以看出,在他们看似结局不尽如人意的爱情中,他们依然保持着最初的志向,他们的勇气并未改变。 这些英雄儿女们,看似慷慨赴义,实际上都被现实磨平了棱角。

郭靖和黄蓉的结局是那样独特。 他们从郭靖第一次来到中原,遇见了黄蓉,到最后他们奋勇杀敌,浴血襄阳,始终没有被江湖或强敌改变。 嗯,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


射雕三部曲里,郭靖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最终殉国死得其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