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人生应该是怎么样的?

回头一看年龄,我竟然还年轻着
1997年今年26了,祝自己生日快乐!(想让大家了解
一下我,本文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刘元杰二十几年的人生密度确实大于一般人,他说起过去的时候,总让我觉得像个40多岁的中年人。因为家里拮据,成绩还不错的他初中没毕业就辍学挣钱,辗转了好几个工厂,但他觉得自己天生不适合厂里枯燥的氛围,“一眼望到头的日子很难受。站在流水线上干活的时候我就塞着耳机,脑子里构思小说”。他很快不干了。先出社会的哥哥二虎借了两万块给他去上软件培训学校,他嫌老师不教课,转头回家自学编程、视频和图像处理软件。后来去企业里打工,刘元杰发现自己有点
创意和策划天赋,当上了公司合伙人,意气风发了一阵子。结果疫情到来,公司的项目一个接一个垮了,他也背了债。还完债,想起2020年曾经应朋友邀约到库尔
勒直播卖香梨,一天卖了 6000箱,觉得那里 “百分百能挣钱”,他就这样再次来到新疆。在“疆域阿力木”的第一条抖音视顷里,还能找到刘元杰过去的影子,一个白白嫩嫩的小胖墩,戴着防蜇的纱网小心地和蜜蜂周旋。
没过两天,他开始“赤膊上阵”,直接拿着蜂箱在自己面前卖力抖动。几乎每个视频都以蜂群涌出的画面开头,蜜蜂爬上他的鼻子、嘴唇、眼皮,直到将整个人完全包围。头图常常是他黝黑的脸盘,一会儿嘴唇肿起来,一会儿一只眼睁不开,就这样吸引了第一波粉丝。慢生活的美好,帮扶农户的意义感,自由自在的低成本生活,在镜头里看起来确实挺像回事。但现实没有滤镜,像小袁和洋洋这样来尉犁投奔刘元杰的年轻人不少,大多去
〝假背景”里体验了一番“真辛苦”又匆匆散去。团队上山的时候,经常带去20 来人,下来只剩六七个。皮皮有点无奈:“他们来之前,我反复强调要能吃苦,但很少有人理解在山上整天直播,无社交、无娱乐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刘元杰话糙理不糙地点出症结:“很多人是为了情怀就来,觉得乡村振兴这件事很酷,但他没想到
情怀不等于活着。真的到野外去,十来天不能洗澡,东西卖不出去,谁会理你?说白了,还是要先谋生再谋发展。”那辆上个月在山里包了一层泥浆的越野车,被他一路驱赶着轧过凹凸不平的土路。一顿颠簸过后,他在道路尽头忽啦啦打起方向盘,原地扬起一阵黄沙,得意洋洋地说“给你们看看漂移”。我在剧烈抖动的车里,头晕脑胩地想起他说过的话:“以后平台步入正轨了,我想休息一段时间。仔细一想,从16岁出社会到现在,我好像一天都没有休息过,一直都在努力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