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叠甲
作为一个自认资深的网络对线兼阴阳大师,深知目前游戏环境与网络环境的恶劣,因此每一次我撰写攻略文稿时第一件事情一定是叠甲,老读者一定非常熟悉,新读者可能一脸懵逼,但是这都不要紧。这部分声明权当是我的自我介绍了,毕竟老粉丝壁灯们大多都是通过NGA知道我的。
一、研究方式
首先“自我介绍”,我作为一个狂热的理科生向来比较喜欢在实际操作前通过数学手段对各种构筑进行模拟测试,其性质和主流所使用的Simc、RaidBots等模拟工具类似。经历过BFA版本的术士玩家必然了解当时Simc的恶魔术模拟因为存在输出逻辑方面的错误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中模拟数据和实际差距是极大的,所以在8.0版本开始所有的职业模拟都是我通过MATLAB建模的方式去自己做数据模拟。
因为上述二者模拟逻辑并不透明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自己做的模拟程序更容易让我发现模拟的问题所在,也就不会出现Simc在BFA版本时出现的问题,优点显而易见。缺点也同样显而易见,作为一款专业的数学建模软件,在实际应用中耗费的时间极多,就导致了我每次需要建立数学模型都会花费我巨量的时间——换言之效率极低,但对于有强迫症的我来说这实际上是最能让我自己放心、对我自己的游戏水平提升最大的方法之一。
简而言之,用数学建模得出理论,理论指导实践,再由实践回馈理论。
二、不再在泥潭写攻略的原因与对于RMT的看法
其次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再在NGA继续写攻略了,一来是上面提及的环境问题,加之两年前我和LFF的决裂导致LFF摇人NGA搞事,最后还被有心人强行捅到超版那边,最后一刀斩死导致我再无自己的NGA账号也是原因之一。毕竟抢了人家的饭吃,被追着咬也实属正常,拿钱办事,不亏欠自己的兄弟们我便心安理得。
在这里着重说一句:LFF好死。
其二则是没有了实质性奖励,所以在NGA写攻略帖没那么多动力了,加上作为一个功利主义者,我是相当提倡以最效率的方法行事的——或者我换句话说:我不反对RMT。
这个观点在NGA是大忌,甚至是忌讳到连讨论都不允许,入乡随俗,我不会因为我个人对某些规则的反对而不尊重一个地方的规则,相反,如若我愿意加入一个集体,再不合理的规则我也愿意遵守,老话说的好,入乡随俗。
但想必在NGA混久了的人肯定也都明白泥潭到底是个什么情况,我更支持NGA中的另一个说法:“菜才是电竞的原罪,而老板不是。”
最初是为什么痛恨RMT?在大秘境分数出来前装等是唯一能辨别玩家综合水平的指标,这就出现了有人在某些时候遇见了一个装备贼好的大佬满心欢喜,想着:“组他进来这本稳了”。
而最终结果则是组进来的这个“高装等”玩家实际是个菜鸟,输出和T齐平导致自己钥匙黑了心态崩盘,最终将错误的根源归咎于“他一身神装让我误认为他是个厉害的人,最终导致钥匙黑了。”这也不是没有道理,但钥匙黑了的最核心最根本的原因实际上是组进来的人太菜了。
如果你依然无法想明白这个问题,不妨换个角度:假设你组进来的人,装备又好技术又好,甚至危急时刻能够通过一己之力挽回局面、通过控制然后战复死去的T、盘活了原来必黑的钥匙,你是否会庆幸最初的选择?
又或者你原先只是抱着别黑打+1的钥匙因为组进来的这个人Carry全场,让你的钥匙+2乃至+3了,你会不会想“还好当初组了他,真的是捡到宝了!”
控制变量法是思考问题根源所在最简单的方法之一。同样的前提,不同的结果,有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影响结果最重要的因素并非你组进来的这个人是否RMT了,而是这个人的技术水平。RMT不是原罪,菜才是。
RMT充其量给这些水平有待提高的人提供了一层保护色罢了。
或者再换个角度,你是一个水平优异的玩家,但是有一天你非常希望限时的副本最后差几秒限时,但凡你的装备或者你队友的装备能好上一点点,就可以达成限时的目标,这时候你是否会痛恨你们的装备不够好呢?是否会想队友的装备能再好一点就好了。
由此可证:装备达标和技术达标才是限时一个副本的必要因素。我们痛恨的其实并非RMT,而是那个水平不够却不自知给我们带来了损失的人。
这句话在NGA,是不能说的。
还有一句话叫做羡慕嫉妒恨,因为别人有了,自己没法有而嫉妒,而后因为“没法有”去痛恨RMT。这一类痛恨我深表理解,但毕竟都是成年人了,弱肉强食,生存法则,力所不及的事情就别过分在意,毕竟玩游戏图一个开心,没必要为自己徒增烦恼。并且电竞精神追求的从来不是虚荣,而是自己的极限。
我以10层的装备打赢了12层的本,我就是光荣的。
如若有朋友想转载本专栏的内容到其他平台,请随意,但作为原作者必须声明:禁止将本专栏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最后,祝各位能在艾泽拉斯玩得尽兴。
——你们最暴躁的朋友,九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