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好乡村振兴的时代步伐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走好乡村振兴是必由之路、是安民之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特别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把“全面退静乡村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主题。但是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的同时仍然存在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很多农村人主动或被动的离开家乡投入建设。在义务教育的大力推广下,更多的知识青年都想要走出家门、走出大山来实现自我价值。这使大多农村出现人口老弱化、空心化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出现了很大一批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既让老人老无所依,也让孩童的家庭教育出现空缺。要想将农村实现振兴,建设美好乡村重在人。第一、组建人才队伍。万事开头难,需要好的领导小组,作为一名基层的组工干部有一名优秀的领导能事半功倍。第二、鼓励当地居民在本地创业创新,成立村民合作社、组织村民外出学习符合自身发展和特色的新技能。开展宣讲活动,让村民对乡村振兴了解更深,鼓励村民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建言献策,主动投身到乡村振兴的伟业中。第三、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当地大学生作为了解本地情况中的一份子,我们应该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乡村经济。更要将外面的先进做法带到乡村,丰富村民的精神生活。乡村全面振兴不仅是物质振兴也要兼顾精神文明振兴。第四、吸引外来高素质人才。人才是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我们要通过政策扶持和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来吸引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倾心引才、精心用才。
乡村振兴,产业要旺。乡村振兴没有老路可走、没有经验可借。必须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每个人都应牢记“不吃苦便会吃亏”的大道理。今天躲开了这个矛盾,明天它便会以新的形式继续出现,甚至变本加厉。自己要躬身实践探索出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希望速成,急于见效则永远不可能获胜。以高原为例,按照我们的气候你不能看热带地区的产业搞得好就要盲目跟从,还要考虑到当地的人文地理情况、环境因素等问题。可以让村委会带头开设村民合作社,开发特色产业。组织电商培训,让村民合作社与互联网相互连通结合。开通乡村旅游。在人文环境与大力宣传的双重作用下,让对快节奏生活厌倦的城市人口来乡村感受乡土风情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田野生活。来缓解乡愁。开设不同主体的农家乐,切不可单调重复,也可以开设民宿,让游客真正的投入到当地的环境中,有宾至如归的体验感。
乡村振兴,造福百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不仅仅是一则口号,更要落到实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要加强村规民约的建设,也要树立良好家风。做好垃圾分类与清理。建设一个干净整洁生态优美的乡村。苏东坡在《晁错论》中讲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战略必须主动迎接挑战,在经受苦难挫折中让自己茁壮成长。凌空蹈虚,南城千秋伟业,求真务实,方能善作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