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百家讲坛王立群——项羽的生死决战(一)

2021-09-07 22:10 作者:开心快乐的十士十  | 我要投稿

巨鹿之战——破釜沉舟

秦将章邯打败了陈胜,项梁,顺势灭魏,击败了齐地反秦武装的一号人物,带领20万秦军,联合王离带领的长城军团去消灭反秦武装的最后一支势力:赵国。赵国国王从邯郸逃亡到巨鹿。长城军围攻巨鹿,章邯军负责用甬道输送粮草。赵国的形势极其危险。天下反秦武装的三大战场只剩下赵国战场。赵地的决战,是秦王朝和天下反秦势力的生死决战。燕国的援军到了,齐国的援军到了。但是大家都惧怕秦军的实力,只敢在外围观望。

以宋义为主帅,项羽为副帅的五万楚军也来增援。宋义带领着五万楚军来驻扎到安阳(今山东省曹县),一下子停留了46天,按兵不动。他的主张是坐山观虎斗,如果赵军胜了,我们不需要打仗,如果赵军败了,此时秦军一定损伤惨重,我们再去攻打。

项羽不这样认为,章邯20万军队刚打了胜仗,人数多,士气旺盛,又加上王离的长城军,这是几十万人打巨鹿,如果秦军胜利了,秦军士气高涨,楚军很难取胜。不如现在赵军在内,楚军在外,内外夹击,还有胜算。项羽和主帅宋义意见相左。

项羽利用早晨拜见上将军宋义的机会,把宋义杀了。杀了宋义以后,他列举了宋义的三大罪状。1.贻误军机,赵国危在旦夕,宋义带领楚军在安阳停留46天。2.错判形势,秦强赵弱,秦肯定胜利。3.不恤士卒,楚军士兵10月到达安阳,停留46天,已经到了11月的中下旬,又冷又饿。所以项羽说了一句谎言“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羽诛之”。这是项羽一声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运用政治手段。

在生死决战的前夜,项羽杀了宋义,这就从组织上保证了胜利,挽救了秦末大起义的军事形势。《史记》记载,项羽杀了宋义以后,威震楚国,名闻诸侯。杀了宋义以后,已经是11月了,紧跟着12月,项羽发动巨鹿之战。

项羽虽然有决心和勇气,但是围攻巨鹿的,是当时秦朝最精锐的部队,兵强马壮,士气旺盛,有20万人之多,而项羽的军队装备不精良,人数只有5万人。5万对20万,项羽如何能获得胜利呢?

巨鹿之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项羽首先派了他手下的第一猛将黥布带领两万军队先过河,取得小胜。然后项羽带领剩余3万人马破釜沉舟,全部过河。《史记》这样记载“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项羽用5万军队击溃了章邯的20万军队,并且断了秦军的运粮通道。这个时候,原来增援赵地的其他军队也来参战了,把长城军团彻底消灭,主将王离被俘。《史记》记载“楚将士无不以一当十,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诸侯将进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这是巨鹿之战的第一阶段。这是秦二世二年的12月。到了秦二世三年的夏天,两军打了一段时间之后,双方都需要修整。章邯连吃败仗,此时秦朝赵高掌权,章邯派去汇报战况的使者差点被赵高杀掉。他逃回来之后劝章邯早做打算。此时章邯内外交困,外部有项羽的军事压力,内部有赵高专权给他的政治压力。这时候,赵国的一员大将给章邯写了一封信,信中讲到,当年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名将,没有一个有好下场,你今天在外领兵,打了这么多胜仗,打了这么多败仗,你也没有好下场。章邯犹豫不决,到了秦二世三年6月,项羽再次击败章邯,章邯虽然被打败了,但是主力的20万人马还在,7月,章邯决定投降。章邯的投降,外部是楚军的压力,内部是赵高的猜忌。项羽考虑到自己的军粮短缺,就接受了章邯的投降。巨鹿之战的第二阶段结束。

巨鹿之战,是一场秦与反秦武装的生死大决战,这一仗,项羽的勇气,魄力(杀宋义,破釜沉舟),勇猛作战(5万对20万)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是巨鹿之战是一场局部战争,不需要项羽在战略全局上做安排。这是项羽非常漂亮的一战,这一战,项羽全歼当时的秦军主力,一举成名,从一支反秦军队的副帅,一跃成为反秦武装的盟主。



百家讲坛王立群——项羽的生死决战(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