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可以向母亲倾诉吗?

ps:
纠结了好几天还是决定发了,我可能需要一点突破口,需要一些方式释放。
负面情绪可以向谁倾诉呢? 选择自我疗愈,抑或向朋友倾诉,或者恋人会理解你的别扭。而我希望是家人。 我是看起来坚强的脆皮雪糕,除去表面的巧克力脆壳,毒辣的太阳会让我快速融化。母亲把我的外包装扯开,扔进了干垃圾箱里。 “我是你的妈妈,我把你生下来,义务是给你吃穿,把你养大。” “我没有义务接受你的负面情绪!” “你不要到我面前抱怨,我不想听!” 我不知道这些话对于母女来说是否正常。 但我觉得妈妈说得不无道理,我不能向她索取太多。 她是母亲,她尽她所能给我好的物质,我便不能要求她像朋友一样安慰我; 她是母亲,她尽她所能让我顺利上了大学,我便不能要求她像恋人一样包容我; 因此,从她十月怀胎的身体里出来的我,更不能要求她像我疗愈我自己一样鼓励我。
七岁以前,我是留守儿童,和重男轻女的奶奶生活在乡下。后来父母带我到县城上学,也有了我最爱的妹妹。 或许是从小母亲不在身边的缘故,我一直没办法和母亲亲密。 大概五六岁,我就可以一个人睡乡下的二楼。在母亲想弥补缺失的母爱来和我睡时,我会紧张,战战兢兢难以入眠。 那时的我木讷、胆小,就算没有任何消遣,我也可以呆坐一天。母亲害怕这样的我以后无法生存,开始了她的训练。 或许是第一次当妈妈的她有些操之过急。她选择了让当时的我暴露在熙攘的众人,让我在最热闹的菜市场独自买东西,让我在全是长辈的KTV唱歌,让我在每一个可以演讲的场合讲话,让我去主动结交每一个亲戚朋友家的小孩……结果可想而知,我一言不发。而这时母亲会开始骂我,当着许多人的面说:“这姑娘怎么会这个样子?!我看到你冒火得很。” 当我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母亲又会说:“哭哭哭,只知道哭!每天遇到点事情就只会流那两颗猫尿!” 还有更难听的话,诸如草包、脑子灌了粪、声带被割了、嘴被针缝起来了、吃粪长大的、去死之类,还有一些实在是不堪入耳,我也七七八八忘了。 这些气头上的话,我难受一段时间,也会消散了。 到今天,我依旧害怕与母亲独处,她总会找出我的错处,不留情面地抨击我、批判我。好像这样才是她和我相处的办法。 我是矛盾的,一方面想拼命逃离母亲,一方面又渴望母爱。 高中时,母亲带着羡慕的语气,和我谈论她的朋友和女儿的相处模式。说那位阿姨的女儿会同朋友一样,给妈妈分享学校里的趣事,介绍她的好朋友,交流衣服怎么搭配。 于是我对母亲说:“我们也可以像朋友一样相处啊~” 母亲对这话很受用。 高中是寄宿制学校,我总会在下晚自习后给母亲打电话,细细碎碎地说着我今天遇到的趣事。很多时候,她并不觉得有趣,反过来责怪我把精力用在玩乐上,或者是教训我这件事不应该这样处理。 假期回家,和母亲一起逛街,她总是嘲讽我的眼光。尽管会问我这件衣服应该搭什么样的裤子,但不会采纳。 做菜时会对我指手画脚,用刻薄的语言讥讽我;从不让我锁房间的门,会随意翻我的东西,并扔掉她认为的“垃圾”; 在自我疗愈时,我会想起,母亲独自生活在父亲的大家庭里,她有着许多不易。很多时候她只是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刻薄的话刚好对我说了。所以我记得的这些也只是一部分,大多都忘了罢。但是忘记痛苦,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只是今后的我,即使有话,恐怕也难以对母亲说出口了。 在与母亲的相处里,我或许需要再多一些理解,再多一些自我消化,再多一些自我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