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聚狮在线教育知识】知道你等急了!来,20题,做吧!
武汉聚狮在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高频考点练习
1.认为人出生后心灵是一块白板,一切知识是建立在由外部而来的感官经验上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斯宾塞
D.夸美纽斯
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 )。
A.四书五经
B.六艺
C.自然科学
D.生产技能
3.俗语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 )。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4.李老师是二班的班主任,每次他上课或在场时,学生一个个规规矩矩的;等他一走开,纪律明显涣散。李老师的领导方式很可能是( )。
A.专制型
B.民主型
C.放任型
D.兼有AB两种类型
5.素质教育是以( )为重点的教育。
A.面向全体学生
B.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6.欧洲中世纪教育、法西斯教育、军国主义教育等,不仅扼杀了人的个性发展,而且也阻碍了社会的发展。这体现了教育的( )。
A.个体发展功能
B.社会发展功能
C.正向功能
D.负向功能
7.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 )。
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
8.在某次测验中,高水平学生得到了高分,低水平学生得到了低分,说明该测验的哪种质量指标高?( )
A.效度
B.信度
C.区分度
D.难度
9.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班级式授课
B.分层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
D.小班教学
10.“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符合的教育原则是( )。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理论联系实际
D.启发性
11.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人考上大学,就会增强自己考上大学的信心。这种自我效能感源自( )。
A.个体自己成功和失败的经验
B.替代性经验
C.言语说服
D.情绪唤起
1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想出更多的解题思路,这种教学方式是为了训练学生的( )。
A.发散思维
B.形象思维
C.抽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3.当一个人外表充满魅力时,那么他(她)的其他同外表无关的特征,也会得到更好的评价。这个是印象形成中的( )。
A.晕轮效应
B.近因效应
C.首因效应
D.投射效应
14.张老师讲课时,迟到的小明突然推门而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他,学生的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
A.无意识记
B.有意识记
C.无意注意
D.有意注意
15.儿童在知道“芹菜”“萝卜”和“土豆”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归属学习
16.强调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这是( )情绪理论。
A.阿诺德的“评定一兴奋说”
B.坎农一巴德学说
C.詹姆士一兰格理论
D.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17.想治好病又怕动手术,属于一种( )冲突。
A.双趋式
B.双避式
C.趋避式
D.多重趋避
18.李红学习了英语语法后,加深了对以前学过的中文语法的理解,这种现象属于( )。
A.负向迁移
B.垂直迁移
C.顺向迁移
D.逆向迁移
19.某班在“每月一星”的活动中,将表现好、进步大的学生照片贴在“明星墙”上以示奖励,这样的方法是( )。
A.说服法
B.陶冶法
C.实际锻炼法
D.品德评价法
20.小明写了保证书,决心做到上课不再迟到。可是冬天天一冷,小明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致又迟到了。因此,对小明的教育应从提高其( )水平人手。
A.道德意志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21.具有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的的教育活动是( )。
A.个别教学
B.复式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课外活动

1.[答案]A。解析:题十描述的是洛克的“白板说”。
2.[答案]B。
3.[答案]D。解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是指人的内心不同就像他们的面貌不同一样,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故选D。
4.[答案]A。解析:二班同学在老师“在与不在”时表现不一,说明李老师的领导方式倾向于专制型,致使学生对领导的依赖性较强。
5.[答案]B。解析:素质教育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故选B。
6.[答案]D。解析:按教育作用的性质可以将教育功能划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负向功能是指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上述体现的是教育的负面作用,即教育的负向功能。
7.[答案]B。解析:教科书的编排形式通常有直线式和螺旋式两种。螺旋式教科书结构,就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故选B。
8.[答案]C。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测验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故选C。
9.[答案]A。解析: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式授课。故选A。
10.[答案]A。解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是学记中的句子,指施教者杂乱无章施教而不按顺序进行,打乱了章法,就不可收拾了,它符合的教育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故选A。
11.[答案]B。解析:根据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沦,可以通过一种替代性强化即他人的经验来增强学习倾向,故选B。
12.[答案]A。解析: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如“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13.[答案]A。解析:当一个人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断,这就是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题目中由外表充满魅力得出别的特征也有更好的评价属于晕轮效应。
14.[答案]C。解析: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正在听课的同学对于迟到的小明产生的自发的注意,属于无意注意。
15.[答案]A。解析:上位学习是指新概念、新命题具有较广的包容面或较高的概括水平,这时,新知识通过把一系列已有观念包含于其下而获得意义,新学习的内容便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观念产生了一种上位关系。儿童在知道“芹菜”“萝卜”和“土豆”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上位学习。
1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情绪理论的理解。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和丹麦心理学兰格分别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基本相同的情绪理论观点,人们称之为詹姆士一兰格理论。该理论强凋情绪的产生是植物性神经系统的产物,认为情绪是内脏器官和骨骼肌肉活动在脑内引起的感觉。即情绪是源于身体的反馈,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17.[答案]C。解析: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动机,因能满足需要希望趋近它,又冈它构成了对自己的威胁又想避开它,抉择时所引起的冲突即趋避式冲突。想要治好病是“趋”,怕动手术是“避”。故本题选C。
18.[答案]D。解析:逆向迁移是指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先前学习的内容产生的影响。新近学习的是英语语法,之前学过的中文语法,新近学习对之前的学习产牛了影响,属于逆向迁移。
19.[答案]D。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故选D。
20.[答案]A。解析:道德结构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小明经常迟到,是因为意志薄弱,因而需要从提高道德意志人手。
21.[答案]D。解析:课外活动是指在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组织指导或由校外教育机关组织指导的,用以补充课堂教学,实现教育方针要求的一种教育活动。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