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孩子不说话或说话不清是什么原因?

2020-05-23 09:50 作者:的卢绝影  | 我要投稿

在特教学校,总会遇到那么几位不会说话或者说话时口齿不清的学生。他们中有些可能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有些虽然不说话,但是能理解别人的话,能通过手势、动作、表情等与人交流;有些虽然能叽里呱啦与人交流,但口齿不清,别人很难听懂他们在说什么。

今天就来说说有些孩子不说话或口齿不清的原因。首先我们要清楚三个概念,语言、言语和沟通。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形成语言的关键是语言中枢,语言中枢可以分为四类:运动性语言中枢、听性语言中枢、视运动语言中枢和视感觉性语言中枢。代表性的语言障碍为失语症和语言发育迟缓。

言语是有声语言(口语)形成的机械过程,是将语言变成声音(口语)的一种转换。代表性的言语障碍为构音障碍和口吃。除了有声语言,还有肢体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等。

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沟通分为非语言沟通(眼神、手势、表情等)和语言沟通。

我们平时所说的“说话”,一般是指用口语来表达。

本文中的语言专指有声语言(口语)。

                                                              信息传递过程

A和B用口语交流时信息传递的过程

A和B用口语交流时信息传递的过程

用口语交流时,要理解别人说的话,需要听觉系统和大脑来处理信息;想要正确表达,也需要大脑对信息进行处理,然后通过呼吸、发声、共鸣、构音、语音五大模块,不同器官的协调工作,产生口语。整个环节,任何一个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导致不说话,或者说不清,或者发出的都是无意义的声音。我们依次来看可能导致不说话或说不清的的原因。

1.听力受损

“先听后说”是儿童语言发展中的重要原则,在交流玩耍中获得语言输入,先发展语言理解,然后学会语言表达,从而“开口说话”。

如果一个人没有听力或者听力有损失,他听不到或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就很难开口说话,或者说话时很不清楚,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十聋九哑”。中耳炎、耳周病、外耳道病等都可能影响到听力。对于听力障碍人群,他们有时候会通过他人的手势表情等来理解他人的话语,也会借助手势等来表达,这是非语言沟通的方式。

对于单纯性的听力障碍人群,佩戴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后,经过良好的康复,就和普通人一样,口语交流基本没什么障碍。

2.听觉神经系统受损

听觉器官的神经系统可分为周围部分和中枢部分。声音信息从周围听觉系统传导至中枢听觉系统,中枢听觉系统对声音有加工、分析的作用,感觉声音的音色、音调、音强、判断方位。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信息还与大脑中的语言中枢相联系,完成读书、写字、说话等功能。

听觉神经系统的受损,可能对声音信号的识别、传递都有影响。有些人能听到声音,但在处理声音信号时却存在困难。比如听神经病谱系障碍患者,他们能听到别人说话,但听不清别人在说什么,对别人的言语识别度低,例如把“苹果”听成“皮鼓”,这样就影响到了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说话时可能就说不清了。

3.大脑系统损伤

造成大脑损伤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儿童头颅在胎儿期和出生过程中受到创伤,或者在婴儿期患了某些疾病(白喉、脑膜炎、麻疹等)。

以语言中枢受损为例:

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这类患者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好,但表达能力较差,说话时语句短,语法错乱,不流畅等,说出来的话类似于“电报式语言”。也被称为布洛卡失语症(运动性失语)。

听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者能进行连贯的语言表达,能听到别人讲话,但不能理解意思,对别人的问题会有答非所问的情况。也被称为威尔尼克失语症(感觉性失语)。

完全性失语症:这类患者基本不能表达,语言理解能力也有很大损伤,复述、阅读、写作等能力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总的来说,在六岁以前,孩子都一定可以学会语言,而且这个能力一直在衰退,直到青春期,过了青春期后就很难了。学龄前大脑有成熟度上的改变,例如新陈代谢率的下降、神经元数量的减低、肯春期突触数量以及新陈代谢趋近平稳,这些都是可能的原因。人脑语言学习的机制在童年期较有弹性,在左脑受伤以后,儿童都可以学习或恢复原有的语言,甚全用外科手术把左脑半球皮质都割去时也可以学习,但是如果成人有这样的脑伤,则变成永久性的失语症了。

4.言语产生的三大系统受影响

言语的产生过程涉及到呼吸、发声和共鸣这三大系统。主要涉及到肺、声带、口腔、鼻腔和咽腔等器官。言语产生的决定性条件是声带振动。呼吸是言语产生的动力源,发声时产生振动源,不同的共鸣形成不同的嗓音。

气流从肺部呼出,经过肺泡、支气管和气管,到达喉部。发声时,呼出的气流挤开声门(声带间的区域),声带振动,产生气流脉冲波,并转化成声能脉冲信号,这时候就能发出声音了。脉冲信号通过咽腔、口腔、鼻腔时,下颌、唇、舌、软腭等器官的运动,导致各个腔体的大小和形状发生变化,产生不同的共鸣,气流从鼻腔喷出产生鼻音,从口腔喷出产生非鼻音。

如果呼出气流很微弱,产生的声音可能很轻,比如张嘴轻轻哈气和用力哈气,两者的气流强度不同,听感上也不一样。说话时呼吸的支持不够,有时候可能会看到患者嘴在动但没声音,也可能说话断断续续、一字一顿、声音很轻等。如果声带产生问题,比如有些声带小结的患者,他们说话时可能会声音嘶哑,严重的可能发不出声音。对于口鼻腔的影响,最典型的是感冒,很多人说话时鼻音会很重,严重的感冒可能导致说话说不清。会影响到这三大系统的疾病还有很多,比如帕金森氏症、小脑病变、脑瘫、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等等。所以,这三大系统受到严重影响时,也可能导致无法说话或者说话不清。

5.构音和语音系统受到影响

构音器官主要包括下颌、唇、舌和软腭等。其中舌是最主要的构音器官,舌在口腔内的运动改变了声道的形状,从而发出不同元音,舌的不同部位与齿龈、硬腭、软腭形成不同程度的阻塞,构成不同的辅音。只有构音系统的各个器官的运动在时间上同步,位置上精确,才能保证准确构音。构音运动的最终结果是语音,语音是形成语言的基础和前提,不同的语音组合结合不同的韵律、语法等,就构成了语言。

如果下颌、唇、舌等构音器官,在运动时不协调,位置不准确,那最终发出的音就不对了。比如“动物园”的“动”,声母是d,发音时舌要往前,如果舌往后缩了,d就变成了g,“动物园”变成了“共物园”,别人可能就理解不了了,这是构音障碍。

如果发出的语音,结合了错误的韵律和语法,那最终说出的话别人也就听不懂了,比如把“我要看电视”说成“电视要我看”。

6.其他原因

上面说的是生理性原因,和我们的生理结构有关,下面简单说说心理性原因。

(1)神经心理学因素。主要指智力、记忆、注意、听感觉和视感觉等方面的障碍,这类问题也是生理性损伤相联系的。儿童心理出现问题,儿童的个性与情感可能表现为缺少自信、病态胆怯、意志薄弱、自我评价过低或过高等,这些都可能使儿童说话偏离正常标准。

(2)社会心理学因素。和周围人们的言语特点或儿童习得言语的方式有关。比如儿童周围的人说话不标准,使儿童难以理解,难以模仿;激发和鼓励儿童学习说话、完善语言的条件不足;限制儿童参与成人之间的交谈,不给儿童自己表达的机会等。

总结

导致儿童不会说话或说不清的原因有许多,有生理性原因也有心理性原因,需要专业的医生和言语语言治疗师评估诊断之后才能确定原因。一定不要盲目求医,盲目地送儿童去康复,特别是不要随随便便就让儿童做口部运动训练!!!有些儿童虽然很难用口语表达,但是通过教育康复能够使用非言语的方式来沟通交流。

孩子不说话或说话不清是什么原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