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之道【坏人基因28】耍人与被耍被医生开死在手术台上的病人,可能前一天才送医生
故事1:吴太太的房子 〖人们常常莫名其妙地失望,失望在他们不实在的“希望”之中。而那不实 在的希望,又常是某些人不小心造成的。〗 🏡 从老王来的第一天,吴太太就觉得跟他挺投缘。 这不但因为是小同乡,而且因为老王的口音。 🗣️ 记得老王第一天上班,吴太太下电梯,老王主动打声招呼“太太要出门儿?” 吴太太就吓一跳。因为那声音简直就跟她死去十多年的父亲一样。 👨👩👧👦 老王也爱谈家乡的往事,吴太太常听着听着,到不懂的地方,说:“爸!我没听懂。”话刚出口,又哑然失笑,红着脸:“对不起,我糊涂了。” 🌟 大概就因为“那种特别的感觉”,端午包了粽子、中秋买了月饼,吴太太都 会特别下楼送给老王两个。甚至平常从外头买了面包回来,进大门,还没拿回家 给丈夫孩子,先递一个给老王。 🏢 一栋大楼六十多住户,老王也对吴太太特别号。一看吴太太拿重的东西,马 上跑出来帮忙。有一回,吴太太买菜回来,正好停电,老王还帮吴太太提上五楼 呢! 🤣 “幸亏住五楼,”吴太太笑着说,“要是住在十五楼,可要把您累坏了。” 老王拍拍胸膛:“没问题,您要是真住十五楼,我老王还行,保证一口气都 不停,给您拎到十五楼去。” 😆 “嘿!”这下子触及了吴太太的灵感,“我们还真想搬高点,你看!对面正在 盖,以前我们五楼还看得到山,现在全遮住了。前两天我先生才说,要是大楼里 十二层以上,有人要卖,我们就换个房子。” 👍 “好极了啊!”老王歪着头,“我要是知道有谁搬,先告诉您。” 🎁 “对呀!”吴太太拍拍老王,“这楼里您最清楚了。到时候省下掮客的钱,我 包个大红包给您。” 事情就这么巧。才过两个礼拜,老王就来按电铃,一副神秘兮兮的样子:“好 消息!十三楼有人要卖。” 💰 连人家希望的价钱,老王都打听到了。 只是,吴太太才跟丈夫提,吴先生就一挥手:“十三楼,免谈!我不喜欢十 三。而且对面盖十二层,最少要十四楼,才有视野。” 🗣️ 吴太太第二天一早就告诉了老王。 过了三个多月,老王居然又有了好消息,兴奋得好像他自己要买房子似地: 🏠 “好消息!好消息!大概十四楼嫌十三楼装修吵,要搬家,原来说留着给儿子, 不卖。经我一劝,决定卖了。” 接着老王就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地帮两边安排时间看房子。 👀 吴先生、吴太太都去了。前前后后、仔仔细细的看了两遍。 🏠 “跟咱们家格局一样嘛!”下楼进了自家门,吴先生说。 🌆 “同一栋大楼,当然差不多。”吴太太说,“但是看得远哪!” 🤔 “我不喜欢!”吴先生又一挥手,“好比离婚换个老婆,还跟原来那个长得一 模一样,没意思!” 第二天,星期日,一家还在睡,老王就在对讲机那头喊:“怎么样?吴太太, 十四楼合意吧!” 🗣️ 吴太太糊里糊涂,先结巴了一阵,才婉转地说:“我和我先生正在研究呢!” 只是,接下来每天,老王碰面都问。吴太太只好照实说了:“我先生还是看 不上,不买了。” 🙁 老王笑嘻嘻的脸突然垮了,把手上原来帮吴太太提的东西,没等电梯打开, 就往门口一摆,径自去柜台后面看报。还把报纸狠狠地抖那么两下,吓吴太太一 跳。 😳 自那以后,老王原来热情的招呼不见了,也不再帮吴太太提东西、开门,连 吴太太送上热腾腾的面包,都把脸一撇:“谢了!我不饿。” 🙁 吴太太当天晚上,去敲张太太的家门,不好意思地问:“对不起呀!我只是 想问您逢年过节,是不是都给老王红包?该包多少? 倒是还见老王为别的住户拿东西、开门。 有一天,吴太太在五楼等电梯,门打开,是张太太,还有抱着一个大盒子的 老王。 🎁 “红包?”张太太眼睛张得大大的,“不是在管理费里已经包括年节奖金了 吗?你我都缴了啊!” 🙄 “可是,可是…”吴太太吞吞吐吐地不知怎么说。 😕 “你觉得老王对你态度不太好是吧?”张太太倒先说了,“我原来也觉得奇 怪,后来还是老王自己说的,说你们把他当猴儿耍!” 😟 〖想一想〗 老王对吴太太的态度为什么突然变了? 🤑 因为吴太太不买房子,老王忙了半天,没拿到钱。 可是吴太太当初没说一定要买,也没讲要给多少钱,只说送个红包啊!老王 何必那么认真呢? 如果你这样问,就太不懂人性了。 你想想,假使有一天,你带孩子去逛百货公司,先叮嘱孩子:“你乖乖地跟 着,不能吵,要是逛得太晚,我就带你在外面吃。” 孩子那天没吵,问题是你很快逛完,看看时间还早,就把孩子带回家了。 那孩子是不是会失望?如果他是个“小孩子”,是不是可能又哭又闹? 你没有对他说一定要在外面吃啊!他凭什么发脾气?他说他很乖,你可以骂: “小孩乖,是应该的。” 搞不好,他越闹越凶,到头来,被你狠狠揍一顿。 好!现在让我们回头看吴太太与老王。 吴太太没说非买不可,红包也可大可小,说不定只是意思意思一两千块钱。 而且,做管理员,为住户提供资讯,本来就是应该的。到最后没买,老王何必冒 那么大的火呢? 比一比,这跟那个带孩子逛百货公司的情况不是一样吗? 人都是很会想象的-- 假使你是孩子,平常难得吃馆子,当父母说要在外面吃,是不是会很兴奋? 把你想去的麦当劳、汉堡王…甚至里面的赠品,全想到了。 如果你是老王,一把年岁了,每天守在大楼的柜台,赚那么一点钱。当你听 说吴太太愿意把掮客的“那一份”送给你当红包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你会不会想一栋上千万的房子,佣金有多少?甚至往下想:拿了这笔佣金, 我就可以这样那样。所以你特别卖力,积极打听谁要卖房子;当人家不想卖的时 候,还去怂恿;在中间牵线、安排时间。 当吴太太突然改口说不买的时候,你能不失望?又能不觉得自己“被耍了” 吗? 人们常常莫名其妙地失望,失望在他们不实在的“希望”之中。而那不实在 的希望,又常常是某些人不小心造成的。 我们甚至可以肯定地说: 即使吴太太真买了老王介绍的房子,也包了红包给他,老王还是会不满意。 他总会认为红包小了。 相反地,如果当初吴太太只对老王说:“如果您知道十二层以上,又谁卖房 子,麻烦您告诉我一声。” 然后成交之后,包个红包给老王,老王必定先大吃一惊,接着推说不能拿, 再千恩万谢地收下。 从此,他们的关系不是会更亲近吗? 这么大的差异,“差”在哪里? 差在吴太太不该先承诺! 八字还没一撇,先做承诺,是我们常犯的毛病。本来做承诺的人以为有利于 事情的推动,到头来却发现造成更坏的影响-- 如果你做老板,今天你看外务员冒着倾盆大雨出去办事,于是你很豪爽地说: “你真努力,这个月加发你一千块奖金。” 你是多慷慨的老板哪! 你可知道从此以后,每位员工冒着大雨出去办事,而你没看到,他们的心里 有多么不平? 如果你做老师,今天某学生答出了一个难题,你一高兴,说“加你十分”。 明天,别的学生每做出一道难题,是不是都会说:“老师!我也要加分!” 如果你做母亲,今天来客人,孩子帮忙洗碗,你一高兴,赏他一百块;明天, 你生病了,堆了一摞碗盘,叫孩子洗,恐怕孩子才洗完,就跑到你的病床边,伸 手:“妈!一百块!” 想想! 外务员冒着大雨出去办事,学生上课答老师的问题,孩子帮父母做家务。 这不都是应该的吗? 如果你因为他们讨奖金、要加分、等赏钱而不高兴的话。 你先要想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先做了不当的承诺。 当有一天,你生命垂危,急着动手术。医生却等着红包来安排手术时间,你 骂“医生本来就该救人”的时候,也应该好好想想:是什么人,使这个社会得了 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