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父辈的岁月

2023-03-01 09:37 作者:茶山老农  | 我要投稿

直到今天,在他们的眼里中国依然处在水深火热的煎熬之中,耳中充斥着悲鸣的合唱。他们是无产阶级洪流里的先驱,也是激荡三十年繁华落尽后工人阶级主力军。对于他们来讲,人间所有的遭遇,一半是苦难,一半是磨难。 你将历经沧桑,我已竭尽绵力。 那时候的教育水平不高。人儿们大多是读个小学毕业,识几个字儿会些许算数方可称作识大体,此后基本上是为家里减轻负担而开始了漫长的务农至旅。他们也许有过无助的呐喊,亦到最后还是听着老.辈人讲的 “为政之术,务农为先"而妥协了。” 应该是从那时起,他们不得不对土地给子执着。应该是从那时起,他们将不得不用所有的情感与血汗去浇灌那块亩三分的地。应该是从那时起,他们不得不对那块赤诚的热土给子依恋。在那段岁月里,令他们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盼着家里的几头猪渐渐的肥了起来,这是一家子人辛辛苦苦一年来的收入来源,也是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后来呀,邓爷爷在地图上画了两个圈。从此中国的经济就像是在一片茫茫的大海 上寻找宝藏。改革开放的春风似乎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太多致富的气息。毕竟在当时中国经济中的摸索那片未知领域总是充满了艰险。也许是当年的迫于生活的压力无可奈何,也许是平淡的生活使其不懂争名夺利,也许是这块对他们意义非凡的土地装载着他们所有的憧憬。从而错失了时代的红利。但依然有小部分人鼓足勇气去沿海城市开辟新天地,而更多的还是在大海的巨浪无情地拍打下又回到了农村,回到那片曾今的土地。。 随着那段不健全的经济体制完善过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基建地产热的开端。这无异于给农村的经济来了一剂兴奋剂, 在这一剂猛药下他们也开始渐渐地失去了对土地的热情,一年从年头盼到年尾的那几头肥猪似乎也没有了吸引力。他们就这样又一次被生存和生活的压力裹挟着涌入了建筑工地这个劳动力市场,随之而来的就是一栋栋高楼开始拔地而起。 他们选择了背井离乡,所以我们这代人大多是由爷爷奶奶拉扯长大,成为了缺乏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的留守儿童,也成为了我们这代人对父母的感情隔阂。可能对于他们而言把我们抚养成人让我们少受苦难就是他们最大的愿望,也可能对于他们而言没有给予我们温暖慈祥的关爱就是他们最大的遗憾。 经过了他们数十载的努力的城市与之前相比更是焕然一新, 基础设施、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以及其他要素都不是农村可以比拟的。也许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向往。 为了改善我们这代人的生活条件,他们又掏空了在建筑工地日日夜夜劳苦工作数十载攒下来的积蓄。为了换取下一代人的幸福,也许他们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里默默承受着艰苦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也许在我们找寻不到的地方为了几两白银竭尽绵力。 时光在流逝,汗水也开始在他们脸上刻画出了岁月的痕迹。自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用了几千年的时间发展;从工业时代发展到服务业时代用了短短几十年;从服务业时代发展到数据业时代更是短短几年时间。可以说他们辈人啊!一直凭借着自身的体力度过了好几个时代。面临着今天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水平不高的他们兴许显得有些手脚无措。因为他们所从事的体力劳动终将会被科技替代。然而苟且的生活依然还得继续。 正是因为这样,他们祈求着稳定的生活,他们美慕着朝九晚五,他们寄希着我们的平淡生活。这是时代给予,无可厚非。现在我也到了当年他们的年纪,我时常在想:是否自己也在时代的洪流里;是否当到知天命的时候也会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是否也在后世所谓激荡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黄金时代里抓住机遇;是否也会让自己的后代与当年我们身边成功人士一般度过儿时的时光。后来才知道他们对未来的无知与彷徨才是生活中最大的无奈。 我知道我们大多都走在一条 相似的路上,却误以为自己惊世骇俗。挫折是未来的主旋律,快到而立之年,自己应该能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了。年轻人之所以被称作年轻人,不是无知者无畏,而是有知且无畏。这里借用吴晓波先生的一句话收尾——激荡十年,水大鱼大,每代人离去之时,均心怀不甘和不舍,而下一代人则感念前辈却义注定反叛。这将是我们的激荡十年。

父辈的岁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