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庆市高2023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试卷答案

2023-01-26 21:16 作者:橙子辅导  | 我要投稿

试卷解析及答案发布地址公告

①发布于微博:橙子辅导1(数字1)

②发布于微博:考试研究所 ·

请通过方式①或②快速获取

以下均为复习备考资及相关练习题,以供使用

意象的象征意蕴——《峨日朵雪峰之侧》《百合花》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高中必修上第一单元课文以诗歌为主体,兼有两篇小说。《百合花》《哦,香雪》属诗化小说,可以借鉴诗歌解读意象的方法学习这两篇小说。本设计遵循大单元教学理念,将诗歌《峨日朵雪峰之侧》与小说《百合花》整合在一起进行阅读,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依文体特征分别初步学习这两篇课文,理解诗人借攀登者来表达对成功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 ;梳理小说《百合花》的情节,分析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第二课时,以解读“意象的象征意蕴”为切入点,探究诗歌和小说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以及对解读诗歌和小说主旨的定义。以下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梳理两部作品的意象,解读“雪峰之侧”“百合花”等核心意象,分析其丰富意蕴,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获得审美体验。

2. 探究诗歌和诗化小说象征手法运用的不同,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把握小说借意象和细节描写抒情的特点,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峨日朵雪峰之侧》和《百合花》,今天我们将两篇课文放在一起来学习。一诗一小说,除了“青春价值”这个共同的人文主题,还因为《百合花》是一篇诗化小说,也有意象,它们都运用了象征手法。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就是解读这两篇课文中意象的丰富意蕴,探究两篇课文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二、探究《峨日朵雪峰之侧》之核心意象 

1. 上节课我们从意向意境角度学习了这首诗。诗人用意象组合营造意境,以抒发感情。在众多意象中,你认为本诗的核心意象是什么?

明确:核心意象是“雪峰之侧(高度)”。因为诗歌的题目就是《峨日朵雪峰之侧》;诗歌的第一句“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整首诗写了攀登者攀爬并停留在“雪峰之侧”这一“高度”的所见所闻所思。

2. 诗文围绕这个核心意象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围绕“雪峰之侧”这一“高度”,诗歌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立于“雪峰之侧”的见闻:“太阳正决然跃入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 / 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描写的是征服“雪峰之侧(高度)”获得的新视野、新境界,一种在低海拔高度无法欣赏到的壮观宏大景象。

②征服“雪峰之侧”的艰辛:“小心探出前额 / 惊异于薄壁那边 / 指关节铆钉一样揳入巨石罅隙 / 血滴,从撕裂的千层掌鞋底渗出”,刻画的是雪峰的高大险峻,和征服它所要付出的艰辛和代价。

③超越“雪峰之侧”的渴望:“真渴望有一只雄鹰或雪豹与我为伍 / 但有一只小的可怜的蜘蛛”,写出了“我”想超越“雪峰之侧(高度)”的心理需求和力量渴望以及现实反差。

④接受“雪峰之侧”的享受:“此刻仅能征服高度 / 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表达了“我”停留在“雪峰之侧(高度)”时对自我的清醒认知,接受现状后的心灵享受。

3. 诗歌中的“我”是一个登山者,“雪峰之侧”是攀登的“高度”。延伸到现实生活中,“雪峰之侧”这一意象所代表的“高度”,可以随着人的身份职业、处境际遇的不同,或是解读角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象征意蕴。联系现实生活,试着从解读角度和身份处境两个维度探究“雪峰之侧(高度)”的象征意义。小组合作完成表格,推举代表做阐述。


重庆市高2023届高三第六次质量检测试卷答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