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薄的碎片

(没错这个标题玩了我pyq一个人自己文章起的标题的梗)(不玩梗会死星人cyf)(其实是不知道起什么名字)(本文与另一位写的文完全无关,形式,内容都无关,只是借鉴标题而已。)(票圈里大家都在努力学习,我,垃圾人,感觉慌了。)(大家都是强者,我是咸鱼)(说到底我也是接下来大三了,然而依旧是垃圾人慵懒度日(摊)。一点看不到未来。)(工作是不可能工作的到死也...)(不玩梗会死星人cyf)
这次我又(?)瞎几把任性写随笔了,原因是我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所以我要整理一下最近我的生活。
1.学科
4-5天前与家人争吵了,起因不重要(因为是很小的事)。然后在争吵中我爸爸说:1.假如你没能力就要谦逊一点。2.我看你学的东西与社会脱节的严重了。这里就涉及到第一个命题:我大学学了什么(所以说cyf虽然还是被这句话给刺痛了但是当即却觉得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可以写一写,真是人间之屑。)
这个命题有意思在于:经济学对我来说是挺有意思的你知道吧。就学了2年了,我觉得博弈论啊,行为经济学啊,实验经济学啊,国际经济学啊之类的还挺有意思的。但是!西卡西!这些东西什么都没有用你知道吧。就,我现在看来,经济学本科和别的一些学科不一样,你是没法从中像别的学科(比如金融,数学,物理等)那样,本科写出深刻的东西的。(就按本科课程)我去听信院的一门本科理论课,老师提到过有一个未解的命题曾被一位本科生和老师一起做出来。(数学我不说了)金融学院也有说到过,有人解释了某个课上提到的金融现象。但是!!!!经济学院,就没有你知道吧。这也许不是经济学院学生技不如人,可能是经济学院课程范围还是没法让学生接触到现实现象吧。就要靠学生自己去找一个有趣的现象。
然而cyf是一个缺乏对世界关心的人(摊)。即使现在我学了两年了我看一些教材,里面出现的一些经济学术语我都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比如上次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里出现了货币贬值,它促进了经常账户的改善,然后题目说经常账户相当于国家储蓄减去个人投资,那么货币贬值对国家储蓄什么作用?对私人投资呢? 但是,我连,货币贬值,是怎么操作的,我都不知道。。。(这个问题我还是问了一位会计学院学生才明白的。))
这就使得我深刻体会到我现在所学还太浅。然后,要命的是,我的兴趣还很多。就每个感兴趣的我都涉猎一点,而我涉猎比较深的实验经济学(?也许)和行为经济学,都是本科你没法研究的。(因为本科生没法做实验。而且我觉得我也没有像那些人一样非常强的直觉与解释能力)(自杀)
所以我觉得我爸爸说的很对,嗯。但是对于按照兴趣学习的cyf来说,我早就放弃在哪里能有所建树了。(毕竟现在我已经比别人落后一大截了。无论在经济常识上还是软件学习上。)
能怎么办,我只有继续摸黑学下去咯。(无路可退jpg)
2.与家人距离
第二个问题更有趣,实际上这场冲突的爆发算是我少有的和父母交流之间存在意义的对话。(笑)就,从高中以来,我与我父母的有意义的交流变少了。(其实我在家里是经常向父母撒娇的人。因为假如没有这些话语的话,大多数时候,我就会把自己关在自己房间里。)很多我们之间的话题都围绕在下顿饭吃什么和我父母对我房间乱的指责(?)。
当然在AIR里也有谈到家人之间的距离(我引用一下):
神奈:家族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率先回答的是里叶。
里叶:是啊
里叶:如果非要形容的话…
紧贴上去。
里叶:那大概就是这种存在吧。
她将身体紧紧地靠在了神奈的背上。
神奈:喂,这么热别靠过来啊,离远点。
里叶:……
她就面带寂寞地耸落肩头,想要走出座敷。
神奈:等等等等,不用离开这么远啊。
紧贴上去。
神奈:哎,我不是说了不要贴那么紧么。
里叶:……
神奈:等等等等,不要每次都要走啊。快回来,靠近点。
两个人紧紧贴了上去。
神奈:为啥连你也贴着余?
柳也:没什么,感觉是该这么做所以就这么做了。
神奈:你俩都快点离我远点。
里叶:……
柳也:……
神奈:所以说了啊,你们别都走了啊!
柳也:这也不行,那也不是,要求还真多。
里叶:就是,就是。
神奈:你们是在捉弄我吧?
里叶:万万不敢啊。
里叶:家族就是这样互相紧靠着过的存在呢。
神奈:原来是这样么?
柳也:…不能吧?
还是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劲。
里叶:当然是这样。
她又一次靠近有点害羞的神奈,并用衣袖戳了戳神奈的脸。
神奈:(靠那么近)无、无法呼吸了啊。
里叶:家族这个存在恰恰就是要这样让人难以呼吸地紧贴在一起的。
她紧紧抱住了神奈
神奈在那挣扎,而里叶也只是面带微笑。
眼前这对看上去,在某种意义上不可不谓是一对和睦的“母子”。
(当然AIR的看法我会之后在其他地方写)
这一点我本来也有体会(否则我不会再父母面前表现成那样),但是又一件事发生了让我觉得这件事充满了我最近所读的小说的感觉。(所以说cyf就是那种即使这件事已经严重到这种地步依旧会先冒出这件事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的人。)
就是,在争吵之后,我妹妹来到我家了。然后我爸爸在这之间与我妹妹交谈甚欢。我妹妹现在小学5年级,然后她在看电视时看到新闻,问我爸爸为什么美国容许人拥枪,她觉得这件事不好。然后我爸爸深入浅出地谈了美国历史。(牛逼)
其实我是知道的,我爸爸是一个很厉害的人。(毕竟他高考语文高分,听他说他当时班里同学都问他作文怎么写。)我们家里历史书2/3都是他的,我们家最早的心理学的书——24重人格 也是他的。最近他在看《乡下人的悲歌》(一本写美国蓝领的书)。

上次他还跟我说他把《城市化的孩子》看完了。
就,他是一个对社科涉猎很广的人。(然而他的儿子越发只对文学感兴趣了。文学和社科还是不一样的。)所以他有很多看法,他本人也是一个很喜欢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假如你和他生活过就知道他是烧了一道菜都能给你说一发里面的秘诀是什么的人。)当然我妈妈也是一个八卦而且话多的人。但是她可能更喜欢和朋友闲聊这种。
然后自然,物极必反。我!害怕与陌生人交流,不喜欢八卦。对文学这种说来说去也没法传达文章本意的东西感兴趣,在路上遇到关系比较远的朋友会下意识躲开,一年没见过去天天玩的很好的朋友会感觉他像陌生人。
这里就是一个有趣的反差:反而是孩子能和我的父母谈的很好,仿佛长大意味着失去了言语的能力。(最近看了卡佛和艾丽丝门罗,这个就像他们文章中会表达的话题。)
当然我爸爸妈妈也在找机会!他们会在我出游以后问我:呀!你今天出去玩了什么?但是我,唉,始终不能把自己有多开心给表现出来。(就比如说,我和YW出去玩,我觉得和他出去玩本身就很开心,然后吃了甜点更开心,然后看了电影,这个电影超精彩。你看我的用语就没法勾起别人的情感,都是简单的叙述。(我也想有文采,用比喻的手法但我不会。))上次去了日本我说:妈妈我还想去一次。实际上我想说的是:我想和那群人再去一次,然后那群人超有趣,我们遇到了很多很多善良热情的人,我觉得他们也非常有趣。但是到底这个有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是非常非常想让她也感受到的(因为她是我家人我当然希望她能感受到。),就,诶呀,我感觉我说不出。
(比喻一下就是我比如说100分的高兴,我只能表现出来65分。)
但即使是这样的机会,却也很少。因为我朋友很少,每个假期大部分时候都在家里。这时就是一个复杂的代沟:我喜欢的东西——游戏和动漫——我妈妈和爸爸都不是特别喜欢,因为他们可能都是非常关注现实的关系的人(比如现实的朋友,现实的政治),但是我,不知道哪里走错了,对这些不如他们有感。(可能是我思维不太活跃,不能很快很好地理解别人?至少在我身边的朋友都是被我伤害过的?)
你看这个,就很像一篇短篇会写的东西:A(主人公)回到家,推开门,他的妹妹来了他家。然后他妹妹和他爸爸交谈甚欢,他回到房间关起房门,然后回忆,之后再回到现实,出门荡马路,在路上发生了什么(这个我没想好)。最后他回到家,妹妹回她家了,此时就是爸爸向他回话,然后他又回到了房间。但是我自己是不能很清楚简略地表达我上面写的那种现状的(毕竟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觉得我的话一定很多,而且我文字垃圾人。)。反正先列着,以后再说。
3.读书
最近在看川端康成

安利一下。(但是这本需要你看过一些日本的古典故事,即在明治之前写作的作家写的故事。)
和实验经济学

假如感兴趣可以去看看,很厚,看自己感兴趣的实验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