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人体寄生虫学》学习、应考、应用的观点和方法论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
(注:前面都是废话,着急的就看最后,如果有兴趣就往前看看)
这一学期,最大的感觉就是一直很忙、忙忙忙,忙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六级取消了、教资取消了。为了复习上述的这些考试,专业课的学习时间和精力也被大大压缩,实验诊断学考前只看了不到两天时间,最后上考场也是一败涂地。。。最后的感觉就像罗翔老师说的,人这一生,能自己决定的事情其实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事情,你没有能力也没有这个资格去掺和或者涉足,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任人宰割。所以要感恩于所有你拥有的而不是把他们当做理所当然的东西;尽全力去做好手头上的事情,然后接受结局的事与愿违。
废话就说到这里,讲一下这学期学的寄生虫学,说实话,寄生虫学在现在的临床医学专业中已经被相当相当的弱化了,建国初期的五大寄生虫病,现在已经得到了完全的控制,只在零星地区存在有散发病例,多数也是属于自作孽的食源性寄生虫,乱吃生的东西,病从口入。现在的执业医师考试,也已经不考寄生虫相关的内容了。现在报考寄生虫学的研究生在老贺的眼中显得尤为可笑哈哈,可能真的如此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某些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寄生虫病仍然十分猖獗,六类热带病中,有五类是寄生虫病。掌握寄生虫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对以后还是十分有必要的。
前面说的还是废话,步入正题。寄生虫怎么学。我们寄生虫老师讲的非常之好,PPT简洁清晰,用词专业严谨,普通话标准且有磁性。听着课让人感觉很舒服,是大学第三年以来遇到的少数几个讲课水平上乘的老师。所以我并没有去听别的老师的网课,在此不做分享。如果一定要说网课老师的话,有很多人提到清华吴宁老师的课,听过第一节,感觉还可以的,需要的同学可以去听听。因为这课执业医师并不烤,所以相应的网课资源也就少了很多。
需要注意的是,我个人觉得寄生虫这门课,其学科特点是比较鲜明的,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和它同属病原生物学的微生物学,就像是看一本神奇宝贝大图鉴,一种一种、一类一类地介绍每一种病原微生物、医学寄生虫的情况。那么微生物学有所谓的三性两法,寄生虫学每一个虫种的学习也有类似的要素的三性两法,寄生虫学每一个虫种的学习也有类似的要素包括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

这六个部分之间环环相扣:首先寄生虫就像是我们看《动物世界》,首先看到一个虫子,我们直观看到的就是他的形态,幼虫什么样、成虫什么样、虫卵什么样?各自有什么具有独特鉴别意义的特征?回到临床医学或者说医学检验的角度,就是我们需要根据我们采集到的的标本里面存在的各个可疑的寄生虫形态,判断出具体的虫种或者说是把虫种的范围界定到一个更小的范围,为下一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来提供参考。
那么我们从小学习自然科学的一个规律或者说套路,就是结构决定功能,结构与功能相适应。学完了虫子的形态,那么这种形态一定是适应于某种功能的,而这种功能就体现在寄生虫的生活史上,简而言之,生活史描述的便是寄生虫作为一个生命的生老病死的过程,只不过作为一种相对低等的动物,他的一生的主要目的和大多数时间就是为了繁衍。为了繁衍,他需要寻找营养、需要摄取营养,所以对人体造成了一定的危害,就是我们书上讲的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致病性。所以虫虫有什么错呢,他只是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想要在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上生存下来罢了哈哈。生活史中有两个对象那就是寄生虫和宿主。那么宿主有几类,寄生虫有几类,他们的分类依据多是根据生活史特点来的。这也是我们看动物世界的第二个关注点,那些狮子老虎平时的生活是这样的,对应到寄生虫就是它的生活史。
之前提到,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是需要营养的,所以他需要在体内的脏器、血管内部不断移行,寻找营养,夺取营养,那它不可能像一个貔貅一样只进不出,也会和人一样吃喝拉撒,产生的排泄物或者代谢产物也会对机体造成损害,包括毒素作用和免疫病理损害。归结起来便是第三点:寄生虫的致病。

致病对应的便是机体的免疫,但是人体对寄生虫的免疫并没有微生物那样强,曾经在一个视频里看到过。造物主让人体内的免疫系统允许一些寄生虫的存在,换成专业术语的说法就是“非消除性免疫”血吸虫有伴随免疫,疟原虫有带虫免疫。应该都是造物者数千年来对人类选择的结果。还有一种观点就是,现在的世界太干净了,人体没有感染寄生虫,免疫系统闲着没事干了就会开始攻击自身的组织器官,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发达国家寄生虫感染率低但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高,欠发达国家则恰好相反的现象。也有文献提出通过在可控的条件下植入一些低致病力的寄生虫来治疗或者控制自身免疫性疾病甚至是肿瘤,但是涉及到医学伦理的问题,这些研究许多都没有下文了,我个人对这个方向持positive的态度,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抑制以来都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如果能够成功从寄生虫体内找到相应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物,并实现体外的大量扩增,并不表现出过多的副作用的话,一旦成功,就是诺奖级的成果。当然,一切都还只是个猜想。

扯了很多,下面三个点就是诊断、流行和防治,这三点并不是我们学习的重点,因为每一个虫子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抓住共性,然后在留意一下每个虫子各自的特点就行。
诊断:最有效的也是金标准的就是找到相应的虫体,即病原学检查。那么我们要关注的特性就是,每一个虫种用什么方法查的,查的是生活史的哪一个阶段。比如溶组织内阿米巴,病原学检查稍复杂一些,如果是急性期的患者,因为排的都是脓血便,排便量大,所以滋养体根本来不及变成包囊就随粪便排出了,所以我们使用生理盐水涂片法来查滋养体,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送检的要点,滋养体离体后会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差会痢疾死亡,所以对于送检的条件也需要注意,新鲜粪便,保温、快速送检,这是病原物送检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对于慢性期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虫者,其粪便成形,原虫以包囊形式存在,我们就需要用碘液染色的方法来进行检查。
流行:也有共性,一般都是落后地区多发,城市发病率低,那么也有特别的,如蛲虫感染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流行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归根到底也是生活史的问题。
比如说吸虫的生活史离不开水,中间宿主都在水里,那么吸虫就不可能在干旱少雨的地方出现大范围的流行。再比如黑热病、疟疾这类虫媒病,那就与媒介昆虫的存在有关了,西藏这种高海拔地区没有蚊子,自然也不会有疟疾。白蛉主要在分布在长江以北,也就决定了黑热病的流行区域。
防治方面也是了解各个虫种的共性
比如线虫多用阿苯达唑、吸虫多用吡喹酮、原虫多用甲硝唑。在需要看有些特别的,比如说葡萄糖酸锑钠?还有各种疟疾用药,也是经常考试的地方。
讲了那么多,基本上是把总论的内容过了一遍。里面的一下概念不仅是经常要考名词解释的地方,也是下面各论经常会遇到的。所以如果学各论遇到不太懂的名词,可以回到前面再看看。

各论分三大块

一个一个虫子本身并不难,难在最后考察的二十多个虫子,他们各自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都是什么,就没有那么容易搞清楚了。
所以总而言之,寄生虫学习的第一点,是归纳和比较,学完吸虫的四种虫子,看一下他们的异同点,重温一下吸虫概述,然后学会比较得出每种虫子的特殊点,特殊点即考点,比如说只有血吸虫是尾蚴经皮肤感染,别的都是囊蚴经口感染。。。再看它的生活史,每一个吸虫的生活史都不一样,都是需要留心的。
第二点,一定要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表格、提纲或者笔记。网上有很多前辈整理好的资料,有提纲有表格,你可以直接拿来用。但有时间、有精力最好是自己整理比较好,学习寄生虫,表格和提纲是必须要有的。不要抱着课本傻看,看完一个虫子就忘一个。相对合理的措施是,课上跟着老师按照虫种一个一个学,有的时候讲的快可能会讲;两个虫子,最后都混到一块了,这都很正常,你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制作一个横向比较的表格,比如说你就按照生殖系统展开,比如线虫都是雌雄异体的,那么蛔虫雌虫雄虫是单管型还是双管型,鞭虫呢?蛲虫呢?再比如虫卵,各自的虫卵的特征,这种切入点才是与考试考点更加契合。
我个人学习的方法比较极端,上课的时候课本上信息多而繁杂,在书上找不到相应的知识点,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这种听课方式就是不可取的,所以我后来是打印了呼同学现成的提纲就是按照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流行、和防治六步来走的。知识点经过精简和老师课件上的内容基本上都能对上,有些补充的写在旁边就可以了。但这种方法并不是说你只要跟着老师的课件和提纲就万事大吉了。上面的知识点可以覆盖到试卷上95%以上的考点,但是总有一些知识点藏在书上的角角落落,如果想要考高分的同学一定要注重课本,回归课本,对于任何一个学科都是这样。最后我还是重新看了几遍书上了考场,看过课本之后你对一些细小的知识点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可能看着看着你对整个章节内容的框架会有些混乱,这是要不得的。这个时候你需要重现回去看精简过的思维导图,厘清思路和框架回来再看课本。没看一个虫子的时候,你要明白他在课本框架中的位置,比如杜氏利诗曼原虫,它首先是原虫,然后是原虫中的鞭毛虫,那么它生活史中的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的两个名称就呼之欲出了。
第三点,结合相关的视频资料,加深印象,遇到时候看书累了,可以找一些相关的科普视频来看,这样会对寄生虫的生活史和致病有更深刻的印象。B站会有一些还有我们老师给我们放一些。印象比较深的是我这个暑假看到的一个韩剧《浪漫医生金师傅》,医院里来了一家三口,都咳嗽,胸片有阴影提示肺炎,然后问病史,爸爸说去过沙特,医生说像中东呼吸综合征,后来一顿操作猛如虎,又是隔离又是消杀的,最后他们得的是肺吸虫病。白忙活一场哈哈。那么当时女主怀疑肺吸虫之后,第一句话问的就是最近有没有吃生的淡水鱼,给我整笑了,其实应该是溪蟹和蝲蛄才对,可能是翻译的人给搞错了?也可能是并殖吸虫在韩国生活史不太一样吧。总之就是通过多种媒介来获取信息能够加深印象,算是一种记忆的方法吧。
最近被lockdown了,被关在一个逼仄的地方,有些浑浑噩噩的,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录视频讲解了。平时也有很多活,很多DDL,马上也要考试了,最近会抓紧时间出视频的。
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