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些字是歪着的?

2021-02-02 10:04 作者:大凝没事练练字  | 我要投稿

🤔

《三字经》里有这么几句:

唐刘晏,方七岁。

举神童,作正字。


这里有一个典故,就是刘晏正字:

刘晏是唐玄宗时期的人物,七岁举神童,八岁授正字。

所谓正字,是校对典籍、订正讹误的一个官职。

一天,唐玄宗问刘晏:正字,正得几字?

刘晏回答:天下字皆正,唯有朋字未有正得。


刘晏的回答一语双关:

一方面说的是政治,搞朋党是不正确的;

另一方面说的是字形,就是说“朋”这个字是歪的。


隋《杨孝偡墓志》里的“朋”


所以问题来了,

为什么古代书法家写到“朋”字总是歪的?


要说明白这事,

得讲清朋的字源,即朋≠月+月。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里的“月”


月是月亮的象形,月的楷书一般都是正的;

但朋字往前推,是两串贝壳,跟月亮没有关系。

之所以串贝壳,

是因为在上古,人们用贝壳当钱,

当时的人串贝壳,就跟后世的人串铜板一样。


因为“朋”是两串钱,

所以翻看《易经》,里面有一个词叫“十朋之龟”。

这个词直译就是价值十朋的龟,

意译的话,就是价值不菲的物品。


古代书法家,写到朋字,

为了点明它不是两个月,有时会故意歪一下。


另外,

“鹏”、“崩”都是用“朋”作声旁,

古代书家有时也会歪一下。


比如,

这是颜真卿《多宝塔碑》里的【鹏】,

左边的朋明显是歪的。


又比如,

这是《王女节墓志》里的【崩】,

下面的朋歪得非常明显。



但崩字这样歪不大好看,所以书法家们会调整。🤗

虞世南在《孔子庙堂碑》里的选择是把朋字摆正,

颜真卿在《多宝塔碑》里的选择则是把山字写斜。


说起碑帖里歪着的山,并不都是为了美观

比如说,

岂上面的山,还有端右上角的山,

古代书家常让它们歪头,

它们都有各自歪头的理由


褚遂良《伊阙佛龛碑》里的“岂”


岂,繁体作豈,

其实就是鼓的左边;

这两个字往前追溯,还真有联系。

岂是一只鼓,

而鼓在右边加了只拿槌子的手,

所以鼓本来是动词,强调的是那个动作,

后来才揽了名词的活。


至于岂,

它的本义是打起鼓来奏凯歌,

后来更多的被用作语气词。

至于岂的本义,

则由两个字承担,

一个是凯歌的凯,一个是恺悌的恺。


岂上面的山之所以是歪着的,

是因为它画的是鼓上面迎风摇摆的羽毛、旗子什么的。




王羲之《黄庭经》里的“端


解释完岂,再来看

为什么它的山也是歪着的呢?



原来,

端的右边是耑,而耑是端的本字,

画的是草木初长的样子。

下面的而是发达的根系,

上面的山是小草迎风摇摆。

理解了“耑”所描绘的情形,

就理解了为什么端有开端的意思。


以上,就是对传世碑帖里歪字的一些分析,

所以歪,往往有歪的道理,可能和字源有关。

至于今人,

碰到这些字,可歪可不歪,

看个人喜好吧……





文字 | 正字咸鱼癸

排版 | 歪头明月月


👍


想学习书法或想了解关于书法的更多知识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凝书房」 或直接加教务长为好友,

咨询相关事宜❤教务长3(大凝爱书法的全拼小写:daningaishufa)


为什么传世碑帖里有些字是歪着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