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又1壮举!利用天河从空中调水,是如何实现的?

为了解决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目前已经开始了南水北调工程,并且有效解决了华北地区干旱问题,但这还不够,如今又一项大胆计划曝光,一旦实现,堪称中国水利工程又一项壮举!那就是直接从天上调水,为了实现这一壮举,甚至连卫星都用上了,那么中国的空中运河到底有多牛?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水利调水必须依靠河流和渠道完成,而在过往的漫长历史中,这的确是最为有效的一种调水方法之一,但这类调水手段必须在地面上大兴土木修建渠道甚至是运河,需要大量土地和人工进行修建工作,但随着时代的进一步,一种完全不同的调水方法开始被中国专家提及,而这种调水方法也相当科幻,居然不需要河道和沟渠即可完成,而这一调水计划的名称更添一份奇幻色彩:天河工程。
这种调水方式和一种气候现象有关,而这种现象的名字就叫做“大气河流”,这是一个上世纪九十年代由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大气中的水汽分布,人力并没有办法对其流量和流向进行改变,也无法凭空创造,但这种调水现象也不需要对其进行操控,只不过是加以利用,天河计划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青海大学,清华大学和青海气象局联合进行的一次实验,实验过程中总共展开15次作业,而计划的目的就是通过人工降雨,让一部分天然落入长江流域的降水截留甚至是将其引诱到黄河流域降下,从而达到调水的目的。

而除了人工降雨手段之外,中国也在研发应用于这一领域的卫星,这种卫星将会是低轨低倾角卫星,采用八院SAST-ML1公用平台,配备一系列的载荷,例如微波温湿度计、降水测量雷达、云水探测仪等,实现对云层和水汽的高精度监控,然后配合人工降雨手段来进行雨水的截流。
如果这一工程真的得到实施并取得成功,就能在新疆等较为干旱的地区进行大规模降水,据推测总计降水量能够达到每年50亿立方米以上,相当于350个西湖,这必然能对这些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的正面影响,更有利于人类的农业生产和生活,而且这些水汽相相比起每年正常降落到原定区域的雨水只是九牛一毛,并不会损害原有的气候环境。

当然,这样的计划实施起来并不容易,目前的人类虽然能进行人工降雨和气候观测,但如何找到并保持大气通道仍然是一个难题,毕竟自然的力量非常庞大,即使人类已经有能力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但如何让原来“不想”下雨的云层在人类想要的位置进行降雨仍然是一个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自然和大气方面的数据也需要进一步观测和掌控,才能让人类在这方面更加游刃有余,因此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很有希望的计划,但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才有完全实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