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的鸦片——洋地黄
提及鸦片二字,大家可能都想到了它的祸害,可是你知道吗,最开始的时候鸦片只是用来药用的。今天为大家介绍的是“心脏的鸦片——洋地黄”。

洋地黄,民间俗称蛇顶针、圣母手指套,因为它的花朵很像手指套。二年生的草本植物,第一年生叶子像莲座状,第二年就变成了高大的灌木丛状,最高能达到两米。绿叶中带一点浅红色,花朵是紫红色,花冠呈铃铛状。

洋地黄在没有开花的时候,看起来很像聚合草。开花的时候,花朵都会鼓起来,看起来像一个挂钟。花朵的下唇瓣看上去像一条降落跑道,跑道上有鲜红的斑点,斑点外边还围着一个白圈,好像在给前来授粉的昆虫指路一样。

古人开始并不了解古人并不了解洋地黄的药效,直到 1785 年,洋地黄的药效才被人发现。那时候,有一个名叫威廉怀特灵的英国人从一位老医师那里获知洋地黄的药效,于是对洋地黄的研究便应运而生。在此之前,很少有哪种草药会引来这么多人研究。作为麻痹心脏的一种剧毒,洋地黄及其生物碱(其中就有出名的洋地黄甙)已成为治疗心脏病的一剂有效良药。

依照药物发明人的说法,洋地黄是心脏的“鸦片”或“金鸡纳霜”,这种药物确实挽救了许多病人。如今洋地黄依然广泛应用于治疗心肌炎,不过由于洋地黄的毒性会发生很大的变异(当然药效也会有所不同),而这一变异在采摘时就已形成,因此当下所用的洋地黄大多是化学提取物。富尼耶曾引用过一个名明布鲁顿的人说过的话:“在苏格,用洋地黄叶于制成煎剂,喝下15 克不会有任何危险。但是在伦敦,只要喝下4克就会造成严重后果。”这个问题值得认真思考......

今天洋地黄的花语就不给大家介绍了,也算是卖个关子,让大家去寻找一下,锻炼一下动手能力。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