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的文化战争:PLA可降解,同志的意思变了,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
一位网友李先生也发来一条消息,称自己在捞啊捞啊捞那家著名火锅店的点饮料时,发现给了这么一根吸管,上面赫然写着“PLA可降解吸管”,令人感到有些不适。

说实话,我看了也感到有些不舒服。
PLA代表什么意思,大家应该都知道,那人民解放军的外文缩写。
降,也可以读作“投降”的“降”。
当然,肯定会有人跳出来说,你们也太敏感了吧?这种小事情也值得拿出来说,还上纲上线?也太不专业了!不就是一根吸管么?有什么值得好大惊小怪的?
笔者搜了搜,网上这种PLA吸管还挺多的。

不知从何时起,这种以玉米、小麦、木薯等植物中提取的淀粉为原料制造的PLA可降解吸管已悄悄占据了主流市场,其外包装上往往特意标注:PLA吸管。作为聚乳酸吸管,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全生物降解,在适宜的土壤条件下,能够在180天内自然分解,回归自然。
在它出现后,纸吸管便渐渐地难觅影踪了。

据央视报道,浙江某纸制品公司总经理接受采访时称,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之间,纸吸管产能每天可以三到五百万支,每天还可以出货几百箱。但从2021年4月起,PLA聚乳酸吸管被推向市场后,奶茶店的老板们都说纸吸管的客户体验不好,于是不再下单订购纸吸管。
纸吸管的订单量由此暴跌,逐渐退出市场。

聚乳酸,英文全称为Polylactic acid,又称聚丙交酯(Polylactide),是以乳酸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酯类聚合物,是一种新型的生物降解材料。
正常情况下,这个命名缩写应该是PLTA(Polylactic acid的缩写),又或PLT(Polylactide的缩写)才对,为什么独独使用与解放缩写相同的PLA?

而且,就算完全是无意识的市场行为和凑巧,那在吸管的外包装上也不用那么明晃晃地印着PLA字样吧?之前的许多同类吸管,外包装只是印着“全生物降解吸管”,没有PLA字样。

现在,PLA借着一种技术名称的掩护,大张旗鼓地印在吸管外包装上,不得不令人感到忧虑。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孙中山有句著名遗言,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渐渐地,同志一词渐渐成为一个有革命归属感和亲切感情色彩的称谓,用以指代为共同理想事业而奋斗的革命者。
为了解构“同志”一词,西方启用了电影手段。
1989年,香港导演林奕华特意筹备了首届同性恋电影节,并将其命名为“香港同志电影节(HKLGFF)”。彼时,全港、乃至整个西方的媒体都为之摇旗呐喊,一时所有报纸头条、杂志版面,全都是有关“同志电影”的报道,硬生生将“同志”等同于“同性恋”。
电影的宣传造势,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新的定义很快席卷全国各地,深深地印入年轻人的脑海中。此后,同志便与性少数群体紧密挂钩,完成了悄悄的替换。

现在,西方科技巨头也参与进来,只要他们的浏览器,搜索“同志”二字,给出的搜索结果,往往无一例外都是:
“同志又叫同人,是LGBT(GLBT)的别称,同志一词不仅限于同性恋,现已扩大到国际上通称的LGBT四大族群,即男同性恋者(Gay)、女同性恋者(Lesbian)、双性恋者(Bisexuality)与跨性别者(Transgender)。
由是,同志在中文语境中便成了同性恋者的一种代称。至于,同志身上的革命热情、革命干劲和革命精神,早已被人在无声无息中渐渐遗忘了。

西方的文化渗透可不只是解构词语,还有各种有意的“删删改改”。
例如,早年推行的删除“人民”二字。
随处可见的人民二字时刻提醒着人们,这个国家的一切都是建立人民的基础之上,都是人民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权力也来自于人民。

当年,有人提议将人民币改成中华币、中华元,把人民解放军改成国防军。而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邮政、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等等单位中的“人民”二字就渐渐消失了。
还有人提议,将“人民法院”中的“人民”二字去掉,干脆直称“法院”,把人民政府改成“政府”……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倘若照此下去,会不会有朝一日,把国号也改了?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变成中华共和国?
如此一来,基于人民的基本性质,会不会发生变化?
他们连教员所写的《奋斗自勉》也改。这首四言诗写于1917年,后收录于《毛泽东选集》,毛泽东年谱上卷第27-28页有全文。
原文本来是: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意为与天一起共同奋斗,与地一起共同奋斗,与人一起共同奋斗,遵循天道自然规律,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此共同努力,方能体会奋斗的真意和乐趣。
但是,后来这段却被人修改成了: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删除了一个奋斗的“奋”字,读起来,仿佛是在与天争斗,与地争斗,与人争斗,意思大相径庭,相去十万八千里。
又如,原文本是“如果路线错误,知识越多越反动”,却被掐去头部,只保留了后半截:“知识越多越反动。”
类似的例子,多不胜数。
……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其所著的《1999年:不战而胜》中称:
“美国过去是,将来应该永远是‘意识形态的灯塔’,应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传向全球,彻底战胜共产主义,以便领导世界。”
2002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序言”中指出:
“我们将积极致力于把民主、发展、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的希望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
如今,我们看到的情况是:
“它们不断地通过传媒制造时尚,将青年引向时尚化、自由化、西方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意识形态的渗透越来越多地以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文化交流的形式出现,形式更加隐蔽;更多地借助互联网、现代通讯系统、广播电视等现代电子媒体加强渗透,渠道更加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