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车场丨没有6座的理想L7,哪里来的吸引力?

理想L7,四月完成销量破万,最近日销量破千,李老板直接凡尔赛,大呼年初给供应商下单太少,导致现在零部件跟不上,准备要挨全公司的批评了。
不过,理想最近的好消息有点多,北京工厂年内投产,周销量新势力第一,超过二、三、四名总合,也超过BBA任意一家国内在售SUV销量总和,并且扬言要在2024年实现总销量超过BBA。我还查了一下,BBA中最拉的奥迪2022在国内卖了60多万台,而理想今年估计能达到30万台左右,还差一倍,还早着呢。
所以,我们今天来聊理想L7,就聊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理想L7为什么能卖的好?
一句话总结:理想L7不一定是好车,但一定是好产品。
首先,理想L7的造型设计,和自家的L8、L9相似度特别高,远看的时候,真的很难分清,这就给客户带来极大的心理满足感,类似于有些买奔驰C级的客户,觉得自己花了更少的钱,但是换来了和奔驰S级类似的设计与配置。

其次,理想L7做的够大,长宽高5050x1995x1750mm,轴距为3005mm,空间首先得到保证,大五座设计,没有了第三排座椅,后备箱空间也比原来更大,外加多媒体配置和舒适化非常丰富,尾厢左侧有第二排座椅电动折叠和悬架高度调节的按键,什么冰箱、彩电、洗衣机……也都统统给你配上,对于三口之家来说,非常的有吸引力。
最后,就是综合优势,相比于同价位的燃油车而言,理想L7这种“绿牌车”的整体落地费用更低,再加上配置和尺寸上的优势,以及亏电油耗也不算太离谱(相比纯燃油车),还有类似纯电车的驾驶体验,就很容易吸引客户选购。

理想L7三个配置怎么选?
低配Air 31.98万、中配Pro 33.98万、高配Max 37.98万。
首先,Pro卖的最好,哪怕你进入官网点击订购,最先跳出来的也是Pro。
Air的配置已经很高了,而Pro多的这2万,主要体现在从CDC连续可变阻尼减振升级到魔毯空气悬架。CDC大家都知道,根据路况调节软硬,Pro在CDC的基础上加了一套空悬,空悬最大的价值在于,更好的行驶质感和车身高度调节的能力,但是太多人反应L7调校有问题,太过舒适化,操控减分,缺少支撑,甚至后排晕车。

而且,空悬的一大问题是后期成本太高,基本上后期必坏,动辄上万维修费,但理想给质保8年,所以期望8年内出问题吧。但总体上,2万换个空悬,并不亏。
另一个容易忽略的问题是,Air用的是蜂巢能源的电池,很多人眼里的杂牌,而从Pro开始用的是宁德时代电池。所以,很多人上Pro并不是为了空悬,而是追求一块更大牌的电池。从我个人角度,我也更加推荐Pro。

至于Max,比Pro一下高了4万,主要提升有二:一是后排多了块娱乐屏幕,连带车机芯片和音响系统更好;二是智能驾驶硬件更好,从地平线征程5升级到双英伟达Orin-X,算力提升几倍,外加一颗激光雷达。
所以Air和Pro的智能驾驶上限只是高速NOA,即高速智能驾驶,可以自动并线、上下匝道……而Max支持城市NOA,理想状态下可以完成城市中从A到B的完全智能驾驶,但是现在没有开放,北上会最先内测,其他城市属于未来可期,对于这些其他城市,理想给了个“通勤NOA”的解决办法,即固定一条路自己开,让车自学习两三周,它就可以智能驾驶了,但是也仅限于这条路……怎么听都是技术能力不足的体现。
所以,Max并不推荐,4万换来肉眼可见的提升只是那块后排屏幕,如果你真的对智能驾驶感兴趣,你根本犯不着买这车,去买问界、阿维塔11,华为的ADS 2.0在各大城市落地速度飞快,就是之前公布的订阅费不低,而理想这方面是免费的。

理想L7、L8、L9怎么选?
L9,全尺寸6座,全系只有MAX一个配置,各方面全面拉满,据说马上要出低配了,智能驾驶硬件缩水,估计能便宜个2-3万。
但是个人对低配不看好,因为买这车图的就是全方位拉满,指望那2-3万拉低门槛,不如直接去买门槛低了10万的L8,性价比明显更高,全尺寸变中大型,也不是不能坐。
所以L9和L8之间,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L9的销量和L8差不了多少,完全不一样的消费群体。

而L8和L7之间,几乎只有三排六座和二排五座的区别,完全看你对座位的需求。
L8每个配置都比L7贵2万,甚至L8三个配置怎么选,也可以参考L7,无脑Pro。L8的Max是最不值得买的,估计和智能驾驶缩水后的L9低配之间,差价极速拉近。
总结一下,L9和L8没有可比性,要三排就L8,不要就L7,俩车都选Pro。

理想L7有哪些竞争对手?
之前我们总觉得,理想L7的竞争对手,是那些新势力品牌或者新能源车型,但是现在我发现不对劲,因为理想实际上就是一个套着新能源的壳子、打着新能源的幌子,然后去和燃油车竞争的产品,不然他完全可以做纯电车型,而不是这种增程式的产品。
说白了,他就是瞄准那些本来想买燃油车的客户,然后用一款大而全的车子、用新能源的噱头去吸引他们,而且还是一款让他们没有补能焦虑的新能源车。

那转头看看30-35万的SUV车型,BBA那边就是Q5L和X3,奔驰GLC属于铁了心要把自己往奢侈品去做,所以价格定的让人高攀不起,二线豪华那边就是凯迪拉克的XT5和XT6、沃尔沃XC60、路虎发现神行和极光L、捷豹F-Pace,普通品牌就是福特锐界L和探险者、丰田汉兰达/皇冠陆放、本田的UR-V/冠道、别克的昂科威PLUS/昂科旗、大众的途昂/揽境、捷尼赛思的GV70,以及红旗的HS7……当然还有一些别的车型,欢迎各位补充。
而相比于这些产品,尤其是和那些合资品牌的产品去对比,理想L7能给到客户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就算驾驶质感没有那么好,OK,那你去买别家产品,而从销量数据上来看,很多人其实并不需要那么优秀的驾驶质感。

写在最后
理想面向的不是心中充满激情的年轻人,所以在那些喜欢开车的人,或者年轻的车迷眼里,理想的产品属于又没有驾驶激情,又没有足够的装X属性,甚至就是个破烂、垃圾。
但是,对于很多人到中年、有家有室、身不由己的客户,理想这种类似于移动KTV或者移动客厅的产品,就会有特别强的吸引力。

什么增程技术不先进,什么操控驾驶不犀利,重要吗,不重要,只要空间够大、座椅够软、功能够全、价格相对而言实惠一点,那就是一个好产品。
这时候,再加上增程式动力的使用便捷性,可以日常代步用纯电,出门郊游还能外放电,跑个长途还能烧油,以及开车的时候,副驾娱乐屏能让老婆少说几句话、后排电视机能让孩子安静几分钟,冰箱能放饮料、冰淇淋或者温奶……这些对很多已婚刚需客户来说,太有吸引力了。

作者:传垚、兔子
编辑: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