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庐中学史正红老师谈讲学稿
2012年11月23日,东庐中学史正红老师来校开展评课与讲座。
上午第一节课由我校周老师上化学课,史老师和全体理科教师听课;第二节史老师上同样的课,全体理科老师听课。同样的内容,不一样的过程,各有千秋,周老师细致入微,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史老师幽默诙谐,如演绎故事,引人入胜;尤其在与学生的互动上面,能关注更多的孩子,这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后面的评课交流活动中,史老师从课的设计,谈到了讲学稿的使用价值,包括讲学稿的制作流程,着重提到两点:一是熟练掌握电脑排版的灵活运用,二是网络资源的整合,如电子课本、思维导图的制作等等。
下午的前半段主要就讲学稿的操作流程及相关的制度做了说明,解答了大家的疑问,就各科的不同要求进行了演示;下半段时间结合讲学稿就当前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作了精彩的报告,标题是《善战者…》,从教师、学生、学校层面对教育教学作了讲解和说明。
关于题目的内容,其实是“善战者不战,善教者不教”;作为老师,更重要的目的是“激励、唤醒和鼓舞”;而一个好老师,应该“有成绩、学生快乐、自己快乐”;以往的口头预习,使学生的预习没有目标、并且学生可能没有能力预习、还有即使预习了来校后无法检查;以讲学稿为载体,采用捆绑式评价,强化集体备课、教学合一,培养学生的自信。
关于学生的发展问题,史老师谈到:
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没有剧本做不到,故讲学稿导航;
学生要提出有价值问题,短时间做不到,故学习置前;
学生要较多时空来体验,教师讲做不到,故提前预习;
学生要有效或高效预习,只口头做不到,故文本导航。
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一个人做不到,故小组合作;
学生其实很可爱,别说他们个个坏!
只要合理将他带,学会学习功万代!
关于老师的发展问题,史老师也说:
通过一种备课模式,让教师真正合群、合作、合享;
通过一种载体,让学生有效地高效地动起来;
通过一种组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通过一种会学,让老师走出重复的机械劳动,快乐起来。
其实老师很简单,不说不写还想玩!
谁来替他把活干?写好剧本学生玩!
其中还讲到教师的层次问题,我觉得颇有道理:
平庸的教师——传达知识;
一般的教师——解释知识;
优秀的教师——演示知识;
伟大的教师——激励学习!
讲学稿下的教师观:
1.永远的周伯通(朋友式导师)
亲师、朋友、爷爷、换位、理解、投其所好、恋爱战术、导师…
2.不做张飞做孔明(永葆青春)
医生、换角度、分析心理、利用资源、会用计谋…
3.不做子怡做艺谋(舞台给学生)
好课、讲出、接受…
4.不仅敬业更竞智(做脑力劳动者)
成绩评价、不可、辅导、效率、体能、快乐…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看看赏识教育、成功教育的例子就知道!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自信是用成功培养出来的!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求解决所有问题,但求解决——所有人解决不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