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世界的角落》— 被遗弃所面对的无力感

这是日更专栏的第二天,讲的是一个我以前曾经做过视频的一个作品——《在这世界的角落》。当年做这个视频的时候获取了相对不俗的数据与点击,更重要的是当时与不少观众有了相当理性的讨论,所以那个视频对我来说意义很大,只可惜现在因为版权下架了。这次重写这篇文章,其内容核心与当时的视频差不多,但是我这里会再综合当时一些视频里没有考虑到的事情再一次进行展开,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也希望大家能够多多点赞、分享、硬币与收藏来支持我;喜欢我的专栏的朋友也希望能够点个关注哦!

我相信2016年对于日本动画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那一年《你的名字》的高票房,一下子就带动起了后续资本流入动画的信心,也让接下来的几年产出了不少有意思的动画电影。而即便在2016年那一年,除了《你的名字》外,其实也有另外两部质量很高的动画电影,一部是《声之形》,而另一部,就是我今天要和大家一聊的《在这世界的角落》了。
对于我自己而言,这三部作品里面,让我最有感触的,不是那个透过性转去讲述一场跨越时空的羁绊的《你的名字》,亦不是深刻的讨论了霸凌事件中的成因、悲剧与救赎的《声之形》,而是这个朴素且平凡的,被不少人诟病为反战败的《在这世界的角落》。


平民视角所产生的代入感
以战争为背景的作品其实很多,但很可能是因为我自己看得还不够多,像《在这世界的角落》这样,完全舍弃战乱漩涡中心的描写,而去着重于刻画那些被战乱而波及的普通人的作品,我自己真的没有看过多少。这部作品,几乎全部的篇幅,都在用一个相对平静却又让人悲伤的视角,去描写这群普通人的生活,去描写他们是如何被战争,给一点一滴的侵蚀的。也因为是这样的视角,在这部作品之中,我们没法看见血淋淋的画面、我们也不会直观的看到发生在眼前的生死、更不会有什么勾心斗角的阴谋诡计,就是一部平凡的不能再平凡,朴素的不能再朴素的日常生活。
故事里的角色们很幸运,他们能够免于杀与被杀的残酷漩涡之中,能够不用直视战争中心的极大残酷与悲痛,还能够在这样的时代之中,过上相对安逸的日常生活,甚至还能从中苦中作乐;这些,都是那些被战争直接波及到的人民与士兵们,所不可能体验到的。但是与此同时,他们也是不幸的。不幸的是,即便逃离了中心,战争的波澜,依旧能够透过不同的形式去影响到他们,依旧会一点点的剥夺他们生活的物资,让这生活的问题,渐渐的变成了生存的问题;到了最后,就变成了连生存下来都是个问题的窘境。

作品刻意的不将视角聚焦在战争最悲惨的最前线,而是聚焦在生活在偏僻角落无人问津的一角,我认为目的就是让那些即便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都能够产生共鸣。战争很可怕谁都知道,但是我们已经习惯和平,战争离我们好像太过遥远,纪录片里面的画面、战乱电影里的画面,我们很多时候都只会站在一个第三者的视角看待着这一切,那些残酷对我们来说仿佛遥不可及。
而本作中所描绘的日常视角,反倒更贴近于我们普通人的视角。毕竟虽然时代不同,但是我们就只是平淡的生活着,每天所考虑的更多也是自身周围的衣食住行问题,所以看着剧中的角色,我们就会不知不觉的把自身投影在他们身上,然后随着他们去感受着这些生活资源被渐渐剥夺所带来的痛苦,并在对比起自己现有的生活之后,学会感恩;感恩自己不是生活在那战争的年代,感恩现有的和平和与安宁,感恩眼前的一切美好。这是因为,战争不止会剥夺那些处于灾难中心的人们的幸福,处在世界一角的我们,也会深受影响。而我想,这就是这部作品最核心的意义所在了。


作品被人诟病的理由与我自身的看法
作品里有非常经典的一幕,那就是在日本宣布战败之后,女主歇斯底里的呐喊着,愤怒的责骂着,甚至说出了“我们就应该战到一兵一卒为止”,以及“我们难道就要屈服于暴力吗?”这样的话语。我相信绝多数人之所以会反感这部作品,最核心的理由大概就是这个桥段了吧!
这里我先说说我当下看这段的感受。我一开始其实也很不解为什么女主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也是会因此而有些出戏。但是后来我去反复思考这一段情节的时候,我对于这段有了自己的理解。
作品想通过女主去控诉的,我认为不是战败,而是一股“被玩弄”的心理不平衡。前文也说过了,作品的视角放在了世界角落不起眼的一群人们,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着,然后突然有一天,上面就宣布要开始打仗了,物资要贡献出去了。他们对此没有意见与想法,于是乎,他们就顺从了;开始默默的付出着,付出了安宁的生活、付出了生存的底线,甚至,付出了至亲的生命。但是,最后的最后,随着那苍白无力的广播所宣布的战败,这一切付出就烟消云散了,这就好像是上天对自己开的一个玩笑。就是这个玩笑,女主所控诉的,我认为就是这个玩笑。
要打仗也是上面决定的,喊停也是上面决定的,身为普通人的自己,只能任由这些命令摆布,而自己却完全没有任何能力改变,自己,什么都做不到。这种面对命运的无力感与失落感,我认为是作品想要透过那个乐观单纯的女主,所表现出来的;而这点,其实也是作为被世界扔在角落的人们,所面对的不公与不满。

这是我当时的看法,我现在也依然保持着这是作品的核心主题之一,因为这个主题与《在这世界的角落》这个题目扣的更好,且当时在我自己挖掘出这层意思之后,我确实因此更喜欢这部作品了。但是呢,无可否认的,对于这段的另一层理解,也是更直观的理解就是,作品想要透过这段,去暗藏反战败的理念。毕竟作品主创是日本人、台词反战意味明显、作品也不曾去提及日本是作为战争的发起者这件事、也忽略了那些受害者们的刻画,所以作品给人这样的理解我认为无可厚非。
我是一个相对不偏重作者性的观众,也就是说比起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我更看重或相信我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我自己一直以来的观后感系列,多半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换言之,除非作者明说了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或观点,否则我个人会更多的以我自己所得到的作为我判断这部作品主题的核心理由。对于本作而言,反战败这个思想固然是一个可能性,但是刚才我所阐述的内容,我认为更加贴切与整部作品的基调,所以我自己会更加认可后者。与此同时,也因为我比较不偏重作者性,任何人对于作品的任何看法,我也都不会觉得有错(只要有相应的根据)。如果对于某些人来说只能从这部作品中看到反战败或者其他的什么主题,那我也会接受,所以我这里写下这段自己的理解,绝对不是说服,只是在分享我自己对于作品的理解与看法。


到底是反战,还是反战败,我相信在不同的人眼里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答案。但或许真相是什么,其实也不那么重要;当我完整的看完整部电影,看着战争结束之后,人们不需再为安全胆战心惊,人们会因为能够得到那些许的物资而开心,甚至直到最后,当主角们收养那个失去一切的小孩并悉心照料的时候,那种简单的、和平的幸福,充斥着整个荧幕,让我再一次的体会到,和平的意义到底为何。
对我来说,我真的很喜欢这部电影;我喜欢他的笔触、我喜欢他所选用的视角、我很喜欢他所描绘出来的普通人以及整体而言对于战乱所带来的危难,这些对我来说都很有意义与价值,也是当时的我看得很有感触的部分。所以我依旧很推荐这部作品,如果你能够放宽心细细的去体会这个故事的话,或许,你也能够收获到和我一样的感动呢!
简单评分:8.9/10
ps:本作的制作质量虽然没有很大幅度的用力,但是很多地方的演出效果做的很棒;尤其是女主那傻傻的动作演出,非常的到位。整体的氛围渲染也相当出色,美术也好人设也罢都很契合这个作品,搭配上优秀的配乐,感染力相当的高。这里顺便分享一下与作品极度匹配的一首插曲:

ps2:对于女主会说出那些话,放在剧中其实是合理的,因为她几乎没有受过教育,只能给透过她所见的去思考,而那个单纯的她所能够想出来的东西汇总起来就是这样,她没有更好的语言去形容她当下对于这股情绪的不满。这其实也侧面反映出了当下人民的文化水平的问题。也因为是这样,在那次宣泄之后很快的,单纯的她也很快的回归到了日常的生活之中。
ps3:最后还要再补充一下,我是很坚定的反对战争的立场,所以如果哪天导演或作者明确的说出这个作品就是要反战败这样的话,那么确实这部作品就绝对不值得被推广。除此之外,我坚信着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绝对不是加害者和受害者那么简单的二分法,而很有可能是除了那些带有邪念的人之外,所有的人都是受害者的这个想法,这也是我之所以如此反对战争的理由,因为绝对是弊远远大于利的一件事情。
ps4:其实将在今年年末会再上映《在这世界的(更多的几个)角落》,算是本作的补充版,不知道会有怎样的改变,自己还是挺期待的呢。

以上是文章的全部内容,下面是我帮忙B站与中国联通推广哔哩哔哩免流卡(2233卡)的广告。大家也知道这几年B站推出了免流卡的服务,让移动端用户在享用一般手机卡的服务的同时,还能在外免流量的浏览B站的客户端。这里B站与中国联通想要再一次推广这个服务,所以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扫码下面的二维码去查看更多的详情哦!

希望大家能够接受这样的广告形式并多多支持!
喜欢文章的话还是希望能够帮忙点赞、分享、硬币和收藏哦!还没关注的朋友也希望能够点下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