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02】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下)

2020-07-23 20:15 作者:躺坑老碧的学习瞎记  | 我要投稿

第二章题目是“心理学的神经生理机制”,等于是“心理的物质基础”,主要介绍神经系统的进化,结构和功能,和《动物生理学》内容大同小异。需要背住的基础知识很多,所以总结起来比较慢。一次一到两小段。

第二章第一节介绍了神经系统的进化,从单细胞生物的应激性——腔肠动物的网状神经系统——无脊椎动物的链状/节状神经系统——脊椎动物的管状神经系统。这一节可以看作“脑从哪里来?

第二节介绍了神经元,神经元之内神经冲动的电传导,神经元之间的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这一节介绍了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

继续后三节。

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

第三节、神经系统

No.1:神经系统是什么?

书上定义: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

分类:a.外周神经系统(peripheral nervous system,PNS);b.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一、外周神经系统

No.2:外周神经系统的组成——躯体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

A.躯体神经系统——脊神经+脑神经

 

脊神经

 

a.位置:发自脊髓,穿椎间孔外出。

 

b.组成:共31对(依脊柱走向)——

 

1.颈神经8对;

 

2.胸神经12对;

 

3.神经5对;

 

4.神经5对;

 

5.神经1对。(口诀:兄弟要敬畏(胸骶腰颈尾),顺序按照从上到下排列。)

 

c.结构:脊髓前根神经纤维(运动性)+脊髓后根神经纤维(感觉性)=混合后运动兼感觉

 

d.机能成分:

 

1.一般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

 

2.一般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

 

3.一般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4.一般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脑神经

 

a.位置:由脑部发出。

 

b.组成:共12对(按顺序)——

 

1.神经;

 

2.神经;

 

3.眼动神经;

 

4.滑车神经;

 

5.三叉神经;

 

6.外展神经;

 

7.神经;

 

8.神经;

 

9.舌咽神经;

 

10.迷走神经;

 

11.神经;

 

12.舌下神经。

 

口诀:“嗅视动车叉,外展面听舌,迷走副舌下。”

 

分类:

 

1.感觉神经——128——嗅觉,视觉,听觉,平衡觉。

 

2.运动神经——346倒12(11/12)——眼球活动,颈部和面部的肌肉活动,舌的活动。

 

3.混合神经——579倒3(10)——5面部感觉和咀嚼肌的运动,7面部表情,及,舌下腺,泪腺,鼻粘膜腺的分泌,9味觉和唾腺分泌,10颈部、躯体脏器的活动,包括咽喉肌肉,内脏平滑肌及心肌的运动,一些内脏感觉的输入。

 

B.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

 

结构:交感支+交通支(节前纤维)+交感干+节后纤维

 

位置与机能:交感支从脊髓的全部胸髓上三节腰髓的灰质侧角内发出——通过交通支——和脊髓两侧的交感干联系——交感干神经节发出节后纤维——支配胸腹部脏器血管的活动

 

 

副交感神经

 

结构:副交感支+节前纤维+副交感神经节+节后纤维

 

位置与机能:a.副交感支发自中脑桥脑延脑脊髓的骶部——通过节前纤维——在副交感神经节中交换神经元——由此发出节后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腺体;b.副交感神经节一般位于脏器附近或脏器壁内。

 

 

拮抗性质

 

交感神经的作用:应付紧急情况——挣扎、搏斗、恐惧、愤怒——使心跳加速;使肝脏释放血糖,对肌肉起作用;暂缓or停止消化器官的活动,动员全身力量应急。

 

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平衡作用——抑制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获得必要休息。

 

 

为什么叫“自主神经系统”

 

原因:交感&副交感神经不受or很少受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支配,表现为人不能随意控制内脏的活动。

 

发展:研究表明,人通过特殊训练,可以一定程度上控制脏器的活动,如,体温升降,血压高低,心跳快慢等。

 

二、中枢神经系统

No.3: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脊髓+脑

A.脊髓spinal cord

1.位置:脊椎管内,上接延髓,下端终止于一条细长的终丝

2.形状:略成圆柱形,前后稍扁。以前后两条纵沟分成对称的两半。

3.构成:

横切面——a.中央呈“H”形灰质:神经元的胞体+纵横交织的神经纤维;b.外面为白质:纵行排列的神经束;

灰质前端——扩大成前角——含有大型多极神经元——前角运动细胞——轴突组成脊髓前根——直接支配骨骼肌的运动;

灰质后端——后角——含有小型多极神经元——感受细胞——接受进入脊髓后根的纤维——把外界的信息传送给脑

胸髓和上三节腰髓的前后角之间——侧角——小型多极神经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胞体——轴突出于前根——经交通支——进入交感干

4.主要作用:

a.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四肢/躯干各种刺激由脊髓入脑,脑发出的指令由脊髓支配效应器;

b.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膝盖反射、肘反射、跟腱反射等——一般不受脑支配。

 

B.脑

1.脑干(brain stem)

a.组成:延脑,桥脑,中脑

b.延脑medulla

 

位置——脊髓上方,背侧覆盖小脑;

 

 

形状——狭长,全才4厘米左右;

 

 

功能——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基本生命活动——“生命中枢

 

c.桥脑pons

 

位置——延脑的上方,延脑与中脑之间——中枢神经系统与周围神经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的必经之地;

 

 

功能——调节和控制睡眠

 

d.中脑midbrain

 

位置——丘脑底部,小脑和桥脑之间;

 

 

构成(横切面看)——中央灰质+中间四叠体+大脑脚

 

 

中央灰质——

 

位置:环绕到脑导水管;

 

组成:腹侧——眼动神经核,滑车神经核;两侧——三叉神经中脑核;

 

功能:支配眼球,面部肌肉的活动。

 

 

中间四叠体——

 

位置:中央灰质背面;

 

组成与功能:上丘——视觉反应中枢;下丘——听觉反应中枢。

 

 

大脑脚——

 

组成:黑质+红核;

 

功能:调节身体姿势;随意运动;

 

相关疾病:黑质损伤——手脚动作协调受损,面部表情呆板;红核损伤——舞蹈症。

 

e.网状结构/网状系统reticular system

 

构成:白质和灰质交织混杂

 

 

组成:延髓的中央部分+桥脑的被盖+中脑部分

 

 

结构和功能:上行系统/上行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保持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维持注意状态;下行系统/下行网状结构/下行激活系统——对肌肉紧张有易化或抑制作用,即加强或减弱肌肉的活动状态。

 

 

相关疾病:上行系统损伤,动物会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

 

2.间脑

a.组成:丘脑+下丘/下丘脑

b.丘脑thalamus

结构与功能:后部——内侧膝状体:接受神经传入的信息+侧膝状体:接受神经传入的信息。

作用:

 

嗅觉外的所有外界感官的输入信息——通过丘脑——导向大脑皮层——产生视/听/触/味觉;

 

 

网状结构的一部分,控制睡眠与觉醒相关。

 

c.下丘脑hypothalamus

作用: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腺的活动有重要意义。

例子:

 

下丘脑部对体温的增高很敏感——发动散热机制——使汗腺分泌,血管舒张;

 

 

下丘脑部对体温的降低很敏感——保温生热机制——使汗腺停止分泌,血管收缩;

 

 

对情绪产生的作用——实验:用微弱电流刺激下丘脑的某些部分——产生快感;刺激相邻区域——产生痛苦和不愉快。

 

3.小脑(cerbellum)

a.形状:分左右半球

b.构成:小脑皮层——表面灰质+髓质——内面白质

c.位置:与延脑、桥脑、中脑均有复杂的纤维联系

d.作用:协助大脑——维持身体的平衡与协调动作,复杂运动,一旦学会,就能编入小脑,自动进行;研究进展——小脑在某些高级认知功能(如感觉分辨)中有重要功能。

e.相关疾病:小脑损伤——痉挛、运动失调,丧失简单的运动能力;小脑功能缺陷——口吃,阅读困难

f.发育过程:出生前三个月—出生后一年

 

4.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

a.位置: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

b.组成:扣带回、海马回、海马钩、附近的大脑皮层(如额叶眶部、岛叶、颞根、海马及齿状回)、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内侧被盖等。(复杂!!!)

c.进化观点:晚于脑干、丘脑、下丘脑,小脑;哺乳动物以下的有机体无边缘系统。

d.功能:

1.抑制某些本能行为的模式,使机体对环境的变化做出更好的反应;

本能行为——喂食,攻击,逃避风险,配偶活动等;

没有边缘系统的动物——本能行为通过刻板的行为方式实现;

2.在记忆功能中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海马

相关疾病——海马损伤:空间记忆和时间编码功能受到破坏——回忆不起来刚看过的东西的位置,刚学过的词的顺序;

3.情绪有密切关系——杏仁核amygdala)——表情面孔,彩色情绪图片或情绪词等都能引起杏仁核的显著激活;

4.与注意有密切关系——扣带回——有意注意时,执行有冲突的任务or任务难度增加,扣带回显著激活。

 

5.大脑

a.概况

1.分左右半球;

2.体积——占中枢神经系统总体积的一半以上;

3.重量——脑的总重量的60%;

4.进化——比脑干晚;

 

b.脑回gyrus

1.三条大沟裂——中央沟central sulcus)+外侧裂+顶枕裂

2.分区(由沟裂)——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3小回/叶——例子——额叶: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中央前回;颞叶: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顶叶: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等……

 

c.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

 

位置——大脑表面

 

 

构成——神经细胞+神经纤维网+神经胶质细胞+毛细血管

 

神经纤维网——树突+无髓鞘轴突+有髓鞘轴突

 

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

 

 

颜色——灰色

 

 

名称——灰质gray matter)or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

 

 

总面积——2200平方厘米

 

 

厚度不一——中央前回最厚,约4.5毫米;大脑后端的距状裂最薄,约1.5毫米

 

 

分6层——from外to内——分子层、外颗粒层、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节细胞层,多形细胞层——由不同类型的神经细胞组成

 

颗粒细胞——接受感觉信息;锥体细胞——传递运动信息

 

d.白质

 

位置——大脑半球内面

 

 

构成——大量神经纤维的髓质

 

 

功能——大脑回间、叶间、两半球间、及皮层与皮下组织间的联系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

 

位置——大脑半球底部

 

作用——两半球的协同作用

 

6.大脑皮层的分区及功能

a.人物——布鲁德曼(Brodmann)

 

b.初级感觉区

1.组成——视觉区+听觉区+机体感觉区

2.视觉区visual area

位置——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布鲁德曼17区

作用——接受在光刺激的作用下由眼睛输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视觉——如对光的觉察等

3.听觉区auditory area

位置——颞叶的颞横回——布鲁德曼41、42区

作用——接受在声音的作用下由耳朵传入的神经冲动,产生初级形式的听觉——如对声音的觉察等

4.机体感觉区/体感区somato-sensory area)

位置——中央沟后面的一条狭长区域内——布鲁德曼1、2、3区

作用——接受由皮肤、肌肉、内脏器官传入的感觉信号,产生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内脏感觉等

投射关系——

躯干、四肢:左右交叉,上下倒置—中央后回最上端的细胞,主宰下肢和躯干部位的感觉;由上到下的另一些区域主宰上肢的感觉 

头部:正直—鼻、脸部位投射在上方;唇、舌部位投射在下方。

投射面积——取决于功能上的重要程度——例子——手、舌、唇重要,面积大!

 

c.初级运动区/躯体运动区/运动区motor area

 

位置——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布鲁德曼4区

 

 

功能——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姿势&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投射关系——

躯干、四肢:左右交叉,上下倒置—中央前回最上部的细胞与下肢肌肉的运动有关,其余的细胞与上肢肌肉的运动有关 

头部:正直—上部的细胞与额、眼睑、眼球的运动有关,下部的细胞与舌和吞咽运动有关。

 

 

投射面积——取决于功能上的重要程度

 

 

d.联合区association area

 

位置——广泛分布

 

 

进化——进化较晚,与各种高级心理机制有关——进化水平越高,联合区所占的面积越大——例子——老鼠联合区比例小;人占4/5,比感觉区、运动区大得多

 

 

组成——感觉联合区+运动联合区+前额联合区

 

 

感觉联合区

 

位置——与感觉邻近的广大区域

 

功能——从感觉区接受大部分输入信息,并提供更高水平的知觉组织

 

相关疾病——区域受损——18、19区,视觉联合区受损:视觉不识症

 

研究——

枕颞联合区:与文字识别有关;

角回:文字形、音、义的整合有关;

顶叶:刺激的空间分析;

顶内沟:计算能力;

颞叶联合区:记忆,尤其是长时记忆有关。

 

 

运动联合区/前运动区

 

位置——运动区的前方

 

功能——协调精细的运动和活动

 

相关疾病——区域损伤——例子——音乐家能移动手指完成演奏的基本动作,但是不能完成一段乐曲,演奏一个音阶,甚至不能有韵律地弹动自己的手指

 

 

前额联合区

 

位置——运动区和运动联合区的前方

 

功能——与动机的产生行为程序的制定维持稳定的注意有密切关系——与注意记忆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与行为控制人格发展有密切的关系

 

相关疾病——切除前额皮层——智力测试分数很少下降,不能适时地停止某种不适当的行为

 

研究——猴子:前额联合区未受到损伤,能对延缓后的刺激做出正确反应;受到损伤,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额叶严重损伤的病人:不能觉察自己的错误,却能够看出别人所犯的类似的错误;病人不能计划自己的行为,也不能按照社会道德规范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语言——联合区的重要功能,与许多脑区有关。

 

——布洛卡区Broca area)——言语运动区——布鲁德曼44、45区

 

位置——左半球额叶的后下方,靠近外侧裂处

 

功能——通过邻近的运动区控制说话时的舌头和腭的运动

 

相关疾病——区域受损——运动性失语症——说话不流利,遗漏功能词,形成“电报式”语言

 

——威尔尼克区Wernicke‘s area)——言语听觉中枢

 

位置——颞叶上方、靠近顶叶处

 

功能——理解口头言语

 

相关疾病——区域损伤——听觉性失语症——不理解口语单词,不能重复他刚刚听过的句子,也不能完成听写活动

 

——词性视觉中枢

 

位置——颞枕叶交界处

 

相关疾病——区域损伤——视觉失语症/失读症——理解书面言语的障碍,病人看不懂文字材料

 

——生成动词verb generation

 

研究——单词的被动视觉引起大脑左半球枕叶的激活——生成动词引起左半球额下回和颞下回的激活;听单词引起威尔尼克区的激活;说单词引起了前额叶的激活

 

 

谣传:根据功能区说,我们只利用了大脑功能的十分之一,开发大脑的主张——缺少科学依据

 

7.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

a.结构

1.体积&重量——右半球>左半球(略微);

2.灰质含量——右半球<左半球;

3.颞平面——右半球<左半球(60%~90%)&赫氏回——右半球>左半球;——颞叶不对称性——丘脑不对称性;

4.布洛卡区左右结构不同;

5.神经递质分布比率不同。

b.功能

1.正常情况——协同活动:进入大脑任何一侧的信息——通过胼胝体——到达另一侧;

2.割裂脑split brain)——割断胼胝体:防止癫痫病恶化,病变不致从一侧传向另一侧——两半脑功能分开——研究单个脑的不同功能;

3.裂脑实验——

左半球——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

右半球——直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

进展

——右半球在语言理解中同样起重要作用

——语义加工相关的脑电——主要出现在脑后部的视觉加工区——左半球有较大波幅,右半球潜伏期较短——右半球的加工先于左半球:右半球将有效信息传送过去后,左半球才开始处理

——加工复杂程度不同的句子——右半球上,与左半球经典的语言区对应的位置也得到激活,强度低于左半球(20%)

 

三、神经系统的发育和脑的可塑性

a.轴突的定向

1.神经细胞连接的高度准确性——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轴突向它的靶位方向生长,并以高度精确的方式选在正确的靶位——(轴突)离开某些细胞,选择其他细胞,与之形成永久的连接。

例子——视觉——在发育过程中,位于大脑视觉皮层的神经元要和位于外周的视网膜建立连接——这种连接是通过神经元的轴突向外生长,最后在视网膜上选定某个特定的靶区来实现的。

2途径

靶子——可能释放分子引物——引导轴突生长;

轴突——通过识别沿途细胞释放的大量特殊分子——找到正确的靶位;

b.轴突的消除elimination

例子——新生大鼠:一条肌纤维由许多轴突支配,每根轴突都形成有效的突触——大鼠出生后头两周左右:一些轴突失去连接——成体:一个终板只由一根轴突支配。

突触精简——人类——成人的轴突密度少于婴幼儿轴突密度

c.学习训练——神经细胞和脑的可塑性变化

多水平——分子、突触,皮层、神经网络等。

知觉、动作、言语学习——引起大脑功能和结构的变化

例子——音乐训练——大脑两半球中央前回的长度与训练年限相关

——普通话声调学习两周后——左脑BA42与右脑BA44激活——声调学习对大脑皮层进行了重组

第四节 脑功能的各种学说

一、定位说(localization theory)

 

开端——加尔&斯柏兹姆——颅相说

 

研究——加尔检查了颅骨的外部特征,并将这些特征与行为的某些方面联系起来。

 

内容——

 

1.颅骨突出表示下面的皮层发育完好,有很好的能力&颅骨凹陷表示下面的皮层发育不足,能力较差;

 

2.提出了27种官能(faculty),每种官能都有对应的颅骨特征和位置。

 

缺陷——

 

1.许多官能没有精确的定义,也无法进行定义;

 

2.颅骨的某些外部特征与皮层的发育程度不是严格对应的——不能用颅骨的外部特征来推测脑的发育程度or人的能力高下。

 

意义——颅相说把人的心理官能与颅骨的外形特征联系起来,企图揭示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因而推动了脑功能定位的研究。

 

 

确立——失语症研究——真正的定位说

 

波伊劳德——“失语症病人”——a.右侧身体瘫痪,b.只能说“tan”,c.智力其他方面正常——左侧额叶受损

 

威尔尼克——另一种“失语症病人”——a.说话流畅&说的话没有意义,b.有听觉,但不理解别人的话语——颞叶损伤

 

意义——语言是特定脑区的功能

 

 

发展——潘菲尔德——电刺激法研究颞叶

 

研究——用电刺激颞叶——使病人回忆起童年——记忆定位在颞叶

 

 

其他发现重要!

 

海马——记忆有关;

 

下丘脑——进食饮水有关;

 

杏仁核——情绪有关。

 

 

担忧——脑成像技术复苏了“颅相说”——想太多!

 

二、整体说(wholistic theory)

 

开端——弗洛伦斯——19世纪中叶(“定位说”风行)

 

研究——局部损毁法——切除动物(鸡、鸽子)的脑的一部分,观察动物的行为表现——a.切除小块皮层后,动物开始很少运动,吃不喝,b.随着时间推移,动物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情况

 

内容——

 

1.不存在皮层功能的定位,功能的丧失与皮层切除的大小有关,而与特定的部位无关

 

2.如果所有皮层都被切除,那么各种智力功能都会丧失;

 

3.如果有足够的组织保留下来,所有的功能就都可以恢复。

 

意义——

 

1.强调脑功能的整体性;

 

2.对加尔提出的颅相说进行了批评。

 

缺陷——

 

1.他所用的实验动物都没有新皮层;

 

2.他所说的动物智能和加尔所说的人的智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发展——拉什里——20世纪中叶

 

研究——脑损毁技术——对白鼠进行了一系列走迷宫的实验——在大脑损伤之后,动物的习惯形成出现很大障碍——a.这种障碍与脑损伤的部位无关,b.与损伤面积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平均相关为0.75)

 

内容——

 

1.均势原理——大脑皮层的各个部位几乎以均等的程度对学习发生作用;

 

2.总体活动原理——大脑是以总体发生作用的,学习活动的效率与大脑受损伤的面积大小成反比,而与受损失的位置无关。

 

三、机能系统假说

 

背景——二战期间——大量病人因战争造成大脑损伤

 

 

人物——鲁利亚——神经心理学创始人

 

 

研究——对因战争脑损的病人,进行了机能恢复的工作——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对病人的训练——a.脑的一定部位的损伤,往往不是导致某一孤立的心理机能的丧失,而是引起某种综合征,即引起一系列过程的障碍,b.在大脑皮层某些部位损伤之后,与这些部位相联系的某些基本生理机能是难以恢复的,c.借助于机能改造的方法,却可以使一些比较复杂的心理机能得到恢复。

 

例子——

 

枕叶损伤:阅读机能障碍——借助于对字母的触摸和描绘而恢复起来;

 

颞叶损伤:书写机能障碍——通过对要书写的词进行视觉—动觉分析而得到恢复。

 

 

内容——

 

1.脑是一个动态的结构,是一个复杂的动态机能系统;

 

2.在机能系统的个别环节受到损伤时,高级心理机能确实会受到影响。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一种动态的和系统的机能定位。

 

 

机能系统三个)——

 

第一机能系统:动力系统——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机能系统

 

1.组成——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等

 

2.功能——保持大脑皮层的一般觉醒状态,提高它的兴奋性和感受性,并实现对行为的自我调节。

 

3.意义——并不对某个特定信息进行加工,但却提供了各种活动的背景。

 

4.相关疾病——损伤——a.大脑的激活水平或兴奋水平将普遍下降,b.影响对外界信息的加工和对行为的调节

 

第二机能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

 

1.位置——大脑皮层的后部

 

2.组成——枕叶+颞叶+顶叶+相应的皮层下组织

 

3.基本作用——a.接受来自机体内 、外的各种刺激(包括听觉、视觉、一般机体感觉),b.实现对信息的空间和时间整合,并把它们保存下来。

 

第三机能系统: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的系统

 

1.组成——额叶的扩大脑区

 

2.基本作用——产生活动意图,形成行为程序,实现对复杂行为形式的调节与控制。

 

3.相关疾病——前额叶皮层损伤——a.丧失计划与组织行动的能力,b.不能将行为的结果与原有计划、目的进行对照,c.不能矫正自己的行为。

 

 

意义——

 

1.批评了关于大脑机能狭隘定位的错误理论,指出传统的理论把人的心理活动分析为某些分割的机能,并且把这些机能与大脑某一严格限定的部位联系起来;

 

2.某种心理机能的障碍,除受脑的损伤部位的直接影响,还受其他脑区的影响。

 

四、模块说(module theory)

 

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生于认知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

 

 

内容——

 

1.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是由高度专门化相对独立的模块组成;

 

2.这些模块复杂而巧妙的结合,是实现复杂而精细的认知功能的基础

 

 

研究——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成果

 

例子——

 

1.视觉领域——a.猴子的视觉与31个脑区有关,b.颜色、运动和形状知觉是两个大的功能模块,它们之间的精细分工和合作,是视觉的神经基础。

 

2.失语症病人——a.(一部分人)不能对有生命的东西进行分类,特别是动物,b.对非生命的东西或人造物的识别能力依然相对完好——大脑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功能模块,分别处理不同的词汇和概念

 

3.句子理解的研究——句法和语义可能是两个不同的功能模块,它们可能相互独立,可能相互作用。

 

五、神经网络学说

 

早期——格奇温德——较早使用神经网络观点描述语言产生

 

 

(格)观点——人们阅读单词——词的视觉信息在视觉区得到登记——经过角回转化为听觉代码——再由威尔尼克区接受并理解这些信息——进而传送到布洛卡区——布洛卡区控制运动皮层——读出单词

 

 

内容——

 

1.各种心理活动,特别是一些高级复杂的认知活动(如记忆、语言、面孔识别等),都是由不同脑区协同活动构成的神经网络来实现的;

 

2.这些脑区可以经由不同神经网络参与不同的认知活动,并在这些认知活动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3.这些脑区组成的动态神经网络构成了各种复杂认知活动的神经基础。

 

 

进展——

 

神经成像分析技术发展——精确地分析:a.不同脑区的特定功能,b.能有效地分析不同的脑区间的功能联结,c.一个脑区与另一个脑区功能上的相互影响,d.脑功能与结构的关系等。——揭示出不同神经网络在执行特定认知功能中的作用。

 

第五节、内分泌腺和神经-体液调节

一、内分泌腺的概念

No.1:什么是内分泌腺?

腺体分类——有管腺/外分泌腺+无管腺/内分泌腺(endocrine gland)

有管腺——举例——汗腺,胃腺——汗液,胃液——体外、胃腔

无管腺——内分泌物/荷尔蒙——血液、淋巴——影响有机体其他细胞功能

No.2:内分泌腺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决定——

 

身体的发育;

 

 

一般的新陈代谢;

 

 

心理发展;

 

 

第二性征的发展;

 

 

情绪行为;

 

 

有机体的化学合成。

 

No.3:化学信使(messenger)

 

组成——内分泌腺系统+神经系统

 

 

同源——内分泌腺系统和神经系统是从共同的系统演化而来,它们都是细胞间实现沟通的化学信使;

 

 

差别——a.神经递质对临近细胞发生作用,作用迅速发生,b.荷尔蒙对远方细胞发生作用,作用缓慢实现。

 

二、内分泌腺的分类及机能

No.4:与人的心理现象直接相关的内分泌腺

a.甲状腺thyroid gland

 

位置——位于气管下端两侧,左右各一个

 

 

激素:甲状腺素——a.促进机体代谢机能,b.增进机体发育过程

 

 

相关疾病——

 

a.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胃口大增,狂吃狂喝,体重不增,过分敏感、紧张

 

b.甲状腺素分泌不足症——

 

1.精神迟钝,记忆减退,容易疲劳

 

2.儿童“呆小症”(cretinism):发育停滞,骨骼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全——身体矮小,智力落后,记忆和思维发展不及正常的儿童,症状严重的成为白痴

 

b.副甲状腺parathyroid gland

 

位置——甲状腺包囊内四个卵圆形的小体

 

 

激素:副甲状腺激素——保持血液和细胞内钙的浓度

 

 

相关疾病——

 

副甲状腺分泌不足——反应迟钝,肢体运动不协调

 

c.肾上腺adrenal gland

 

位置——肾脏上端,左右各一个

 

 

结构——皮质+髓质

 

 

激素——

 

a.皮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持体内钠离子及水分的正常含量

 

b.髓质——肾上腺素+少量去甲肾上腺素——兴奋交感神经,促进血压升高、心率加快、胃肠肌肉松驰、瞳孔放大等 

 

应激状态——肾上腺素显著升高

 

 

相关疾病

 

缺少肾上腺皮质激素——精神萎靡、肌肉无力

 

d.脑垂体pituitary gland)——分泌激素较多,控制多种不同内分泌腺——“主腺体

 

位置——大脑底部,有一个漏斗形短柄与脑相连

 

 

大小——豌豆大小(0.6克)

 

 

组成——前叶+中叶+后叶

 

 

激素——

 

a.前叶——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激素、生乳激素

 

b.中叶——黑色素细胞扩张素——作用于皮肤的色素细胞

 

c.后叶——血管加压素、子宫收缩素、抗利尿素

 

 

相关研究——

 

摘除脑垂体——幼小动物生长停顿,甲状腺及肾上腺萎缩,性腺萎缩,性功能衰退,机体极度消瘦,排尿量明显增加

 

e.性腺sex gland

 

名称——

 

男性——**

 

女性——卵巢

 

 

激素——

 

a.卵巢——雌性激素+孕激素——排卵、怀孕、月经周期

 

b.**——**激素——刺激精子的产生

 

c.促进第二性征发育——乳房的发育、音调的变化

 

 

 

三、神经—体液调节

No.5:什么是神经—体液调节?

 

书中定义——a.所有内分泌腺的活动都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b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影响各种效应器官的活动

 

 

和神经系统直接支配效应器的区别——有的内分泌腺由不同的神经支配

 

例子——

 

a.甲状腺——受交感神经颈上交感神经节)&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的支配

 

b.脑垂体——受交感神经&下丘脑神经核的支配

 

No.6: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的方式(两种)

 

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直接支配;

 

 

通过下丘脑神经核——影响脑垂体的活动——脑垂体分泌激素——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就到这里!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知识点整理02】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