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分泌“快乐激素” 助你“宅”出健康 “动”出活力!-华北石油精神康复医院沧州心
近日,又一波疫情在全国多个地区蔓延,长久的居家,人就会变得异常烦闷,对周围的信息变得选择性的注意,就变得更加紧张,慢慢变的食不知味,整日唉声叹气,造成情绪上的紧张、焦虑、担忧甚至恐慌。每天除了抢菜,似乎往床上一躺,睡的昏天黑地成了唯一的选择。当环境和自身都需要内啡肽来彼此激励的时候,在家适当动一动,也许能缓解一定程度的压抑。

运动疗法强健心灵
人的心理状况、精神状况和身体状况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运动能使人体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运动者血液中会产生一种让人欢快的物质内啡肽,内啡肽能进一步增强人的心理承受力,从而起到强健心灵的作用。无论年纪大小,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哪怕是认真地伸伸懒腰都能给自己带来舒畅。

居家运动方式
居家运动以全身有氧运动和大肌群参与的力量锻炼为优,而平衡锻炼和柔韧性锻炼,有助于提高动作完成的舒适度、增强动作协调性,可有效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年轻人可以推荐俯卧撑、仰卧起坐、瑜伽、平板支撑等,家里有跑步机的,也可以选择慢跑,跟着刘畊宏做做《本草纲目》也是不错的选择。中老年人推荐室内散步、八段锦、太极等等。

居家运动时间
运动要想起到强健心灵的效果是有一定要求的:频率和强度为每周3次,每次45-60分钟,持续至少10-14周。同时需选择难度较低的运动项目,过于复杂的运动项目常使患者感到难以进入状态从而更加悲观自责。最好选择简单、易于操作、有一定强度的运动。注意控制运动量,长期过量运动会磨损关节,降低免疫力。
对于刚开始锻炼的人来说,每次运动10~20分钟,逐渐增加到30~40分钟,碎片化的运动也是有益的。

居家运动注意事项注意热身01
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运动后也要注意拉伸。运动前适宜的拉伸运动能够提高关节活动度,减少肌肉粘滞性,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后的拉伸可以减少乳酸堆积,预防或降低第二天的疼痛感。
锻炼要适度02
锻炼过程以“无痛”为原则,一旦出现疼痛感应降低强度或停止运动。
体力劳动不等于体育锻炼03
很多人,尤其是家庭主妇一直有一个疑问:"为啥我每天干家务活干的腰酸背痛,怎么还是一个劲的胖呢?"
注意,体力劳动不等于体育锻炼。体力劳动时,身体常需保持一定的体位或局限于某种固定的姿势,这样重复做单一的活动,只能活动身体的局部肌肉,而其他部分肌肉则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其锻炼效果是不平衡、不全面的。因此,你通常只是觉得累,但并没有消耗足够的卡路里。而进行体育锻炼则不同,它不但涉及心肺耐力训练和身体柔韧性训练,更注重身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因此,进行适度、适量的居家身体锻炼是必要且有效的。
当然,运动的时候要注意选择运动时间段和音量,尽量避免打扰的邻居休息,以免引起邻里之间的矛盾,非常时期,邻里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帮助,才能共渡难关。

运动抗疫虽然重要,但还是需要提醒大家,运动要适量适度,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运动后需要及时更换汗湿衣服,及时补充水分,不喝冷饮,不可马上冲凉,只有持之以恒的科学锻炼,才能增强体质,达到良好的健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