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学习的“三座大山”,你能移开吗?

各位小淀粉大家下午好呀,今天小历想和大家聊聊高中历史学习中会遇到的三大问题,让我们一起往下看吧!
问题一:背or不背
背诵教材是否必要,或者说花大量时间记忆教材是否值得?关于这个问题,学霸们都是怎么看的(以下内容均来自今天高考淀粉真实投稿,收录于“学长学姐经验分享”合集)?
正面观点:
1.复读这一年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不能抛弃课本,在没有熟练掌握课本的前提下的大量刷题在我看来是无效的自我感动。(22届山东考生孙嘉诺,历史92)
2.课本始终是高考的应对指南,无论是2020年的汉武帝盐铁官营,还是2021年英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大题,可以说同课本紧密连接。(21届山东考生木子,历史93)
反面观点:
1.在这个层面上教材太过于平铺直叙,又或者太具有抒情性了,因此我的老师允许我不用教材,只要能更好的巩固基础就是最好的路。(21届深圳考生郑锴宸,历史94,北大录取)
2.我曾经陷入过一种背诵的误区,花很多背诵时间拿着资料书或者课本从头到尾读,读过几遍这一课的知识好像都记在脑子里了,但是做题的时候还是会碰见很多熟悉但是自己无法准确说出的点,脑子里只装下了宏观的知识但是微观知识点记得十分糟糕。(22届河南考生尹梦飞,南开大学录取)
在这个问题上,每个人的看法不尽相同。一方面部分地区考卷教考分离,“裸奔式”命题实在搞人心态;另一方面教材又是打基础的关键。到底是否应该背教材,又应该怎样背教材,具体的学习方法因人而异,还需要我们自己在理性思考后选择。如果你还是有所疑惑,可以参考一下定哥的意见。
如果你有自己的看法,不妨在评论区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问题二:杠or不杠
“啥?材料没体现?!!我怎么看都觉得选c呀。
“又是不符题旨,我就说历史是玄学吧。”
曾有淀粉给定哥留言:“定哥记忆卡牌上写着——苏俄开始于1928,可是百度明明说是1927年十月革命后哇。”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是必修一第一课的第一句话。可有的题目偏偏不按课本上来,认为夏朝不存在,有淀粉会发问“难道是题目错了?”历史“杠精”常常对教科书、资料、习题产生各种怀疑,并且顽固的坚持己见。一方面,郁结在心中的疑惑不能得到及时的解答,这种焦虑会拖慢我们的脚步;但另一方面,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怀疑产生的动力推动着你去搜证,去解答内心的疑惑,你会掌握比别人更多的知识,你对历史的理解又会达到更高的层次!比如刚才那两个问题,小历付费为大家下载了学术论文,后台回复“19日论文参考”就可白嫖资源哦!希望能解答淀粉们的疑惑!
问题三:学or不学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所有人都会自信的喊出“那当然是学!”可事实往往是……
场景1.定哥更新了,好耶!先收藏一下,以后有时间再看吧!
结果“收藏从未停止,学习从未开始”“人在床上躺,历史知识心中涨”
场景2.新资料来了,这个月少喝两杯奶茶,拿下它!复习笔记上架的第一天,就有淀粉留言在哪入手,后来才得知这位淀粉宝贝刚买过三本精推笔记。

尽管大家热情高涨,但是二者当然不必要都买。二者有自己的特点,没有哪本更好,提分更快之说。
复习笔记:
1.整合教材知识,避免知识散乱重复。
2.新增中外全套阶段特征。
3.总计两百余个历史概念且目录处新增索引。
4.有一定难度、适合有一定历史基础的同学。
精推笔记:
1.与两本纲要三本选必内容一一对应,知识点详尽方便新课同步学习。
2.计划按教材一章一节复习首选。
3.推荐高一或基础不太扎实的同学。


场景3.空闲时间看两篇鸡汤回回血,上课之前发毒誓“这节课绝对不跑神”。结果依旧在历史课上见了周公……

有想法,不如会行动,在学习中,帮助我们取得成功的并非“意志”而是“行动”。只有改变行动,才能改变一切。将好的习惯坚持下去,你需要的不是意志,而是正确的方法和及时的作为!
-END-
好啦,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啦~如果大家有什么疑问,也欢迎留言区告诉我们。你们的意见,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
想刷【精选好题】选定哥《小题精练》、掌握【基础知识】选《定哥笔记》、构建【知识体系】选《定哥脑图》、记忆【历史时间】选《记忆卡牌》、【轻巧便携】选《小黄书》、【押题猜题】选《红宝书》 更多好物还在定哥熊猫屋等着仔仔们(๑˙ー˙๑)
👉🏻关注:微信公众号:历史如何考高分,更多干货等你来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