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考研数学】证明题这么学,还怕拿不了满分?

2023-07-29 18:06 作者:考研数学郭伟  | 我要投稿

大家好,我是老郭


进入高数强化阶段,大家有一个共同头疼的问题——证明题。有很多同学心里知道不该放弃,但是行动上已经宣告投降。


当然,老郭其实能理解,因为证明题是最容易投入与产出失衡的一部分。花了很多时间去理解例题,好不容易搞懂了,题目条件一变,立马卡壳,那还花时间干嘛呢,全凭运气看最后能不能考到自己会的。


在看到了太多同学面对证明题的无力后,老郭决定出一本书,专攻证明。



这本书页数要薄,题型要全,考法要经典;例题思路要巧妙,练习题要引导大家举一反三,整体要总结套路,找准规律,还要附录配套课程。


说实话,不好弄,不过紧赶慢赶,加上更新迭代,还是在8月前弄出来了。


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这本书:


一、  只选会考的,不教无用的


现在已经是七月末了,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老郭考虑到这一点,把浓缩精简做到极致。



每一道题都有它出现的意义,思路+考点都要齐全才能出现在书上,所以5小时课配套一本书,基本囊括所有的题型,不多浪费时间去做无用功。


二、  五步法讲题,杜绝看了白看


大多数同学不愿意去触碰证明题的一个原因是:学完了例题,也只会例题了。



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底层定理没学懂


比如零点定理背了就完了,但其实真正理解意义的人不到一半,几个定理间的关系也糊里糊涂(比如拉格朗如和柯西),底子是悬浮的,某道题弄懂了也没用


三、  例题后精选练习题,把一类题研究透


例题和练习题都必须具有联系性,共通性,但是又要在考法上有所区别,这靠学生去甄别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去总结这样灵活题目的套路规律。


本书例题后的练习题,都具有考点共性,但是是用不同形式,从不同角度考察的题目。  通过知识点——考点——多角度应用这样的方式,完成学习闭环。



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赖,这次老郭申请搞了个拼团活动,本书+配套课程,十块钱都不要,大家扫下面的二维码就可加入!


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学有所得!



【考研数学】证明题这么学,还怕拿不了满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