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份书籍——《心理医生的故事盒子》
“我们总是想要更多,并觉得只有得偿所愿,才能享受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 “因此,我们认为:只有得到缺失的那样东西,我们才能获得快乐。” “而我们总是缺了某样东西。这个念头循环往复,于是,谁也无法享受生活……” 我们都在这样如此愚蠢的意识形态中长大,因为没有得到某种东西而烦恼。一旦跳出这样的思维,我们内心可能会平静很多。但是现实里,又容易跳进另外一个思维,成为“享受主义者”,被消费主义坑:“想要就买”、“买买买,对自己好点”、“赚钱不就是用来花的吗”、“钱会换一种方式陪伴着你”…… 如果我们有一朝醒悟,会发现:自己拥有的也是宝贝,自己没有任何损失,不代表我们必须凑合着用掉已有之物,也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任自己的行为。李白作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我们感叹他的豪迈,但是我们总是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实,“中庸之道”才是永久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