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上篇)

2021-07-14 22:46 作者:Pad13ofCK  | 我要投稿

1241剧本要说的最后一个基督教推荐人物,是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在前面的1187第三次十字军剧本中,曾经写过匈牙利的贝拉三世。我们本篇中的主角贝拉四世,正是贝拉三世的孙子。而他的父亲安德鲁二世,也曾在本系列前面耶路撒冷小女王伊莎贝拉二世那篇出过场,领导了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的前半段。

到了1241年的这个时间点上,正好赶上蒙古人入侵匈牙利。恐怕这也是贝拉四世能够成为该剧本推荐人物最重要的原因,毕竟在这个剧本中下面也推荐了蒙古人。再加上匈牙利历来有“天主之盾”的称呼,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贝拉四世的人生,以及他在面对蒙古人时的表现。

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可以看到王国东南已经被蒙古人啃掉了一块


一、雄姿少年历三迁

贝拉四世出生于1206年下半,即其父安德鲁二世登位后的第二年。小贝拉是家中的老二,在他上面还有一个姐姐玛丽,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和两个弟弟。小贝拉年幼的时候,同他的母亲、匈牙利王后格特鲁德感情很深。但是在小贝拉7岁的时候,其母格特鲁德因偏袒自己的娘家人和德意志老乡而遭到匈牙利贵族的谋杀,他也就只能在各种王室文件中缅怀她了。而小贝拉中年丧妻的父亲自己还没续弦,就给自己儿子先安排好了婚事。小贝拉订婚的对象是保加利亚沙皇博里尔的女儿,目的自然是为了加强同南方邻国的联系。

保加利亚沙皇博里尔,保加利亚第二帝国阿森三兄弟的外甥,前面拉斯卡利斯篇也曾提到过

回到匈牙利内部,贵族们其实不仅对小贝拉的母亲格特鲁德抱有敌意,他们同样也不喜欢坐在王位上的安德鲁二世。不少匈牙利领主联合在一起,想要废黜匈牙利国王,并将其长子小贝拉扶为傀儡国王。安德鲁二世虽然顶着压力坐住了王位,但还是被迫在第二年提前将小贝拉加冕为王储。只不过这更多的是个空头头衔,因为安德鲁二世没有在匈牙利、克罗地亚或是其他领地中划出任何一块,交给小贝拉进行统治。而且由于担心国内贵族再次借机搞事,匈牙利国王甚至在1217年8月前往圣地领导第五次十字军的上半场时,也没有将王权交给自己尚年幼的儿子,而是任命埃斯泰尔戈姆大主教约翰为留守代理人。至于小贝拉则被送到了神罗境内的斯泰尔,由其舅舅伯特霍尔德照看。等到1218年底安德鲁二世混到十字军老兵特质并返回匈牙利后,他借着教宗何诺里三世的威势绝罚并驱逐了国内的一批反对派,才又将自己儿子接回匈牙利。此时保加利亚沙皇博里尔已经被废黜,因此小贝拉之前定下的婚事也就没人再提了。而匈牙利国王也给自己长子安排了一门新的婚事,对象是尼西亚狄奥多尔一世的次女玛丽亚。


到了1220年,还不满14岁的贝拉与玛丽亚在匈牙利正式成婚。随着贝拉成年并成婚,匈牙利的贵族们再次向安德鲁二世施压,要求匈牙利国王给自己儿子分权。于是贝拉从自己父亲那里获得了亚得里亚海到德拉瓦河间的领地,即克罗地亚、达尔马提亚和斯拉沃尼亚。自从克罗地亚并入匈牙利后,历代储君确实也经常会有意无意的在这块领地得到锻炼。同年晚些时候,贝拉和玛丽亚的第一个女儿玛格丽特降生,两人年纪轻轻便已为人父母。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贝拉自此过上了幸福稳定的生活,很快匈牙利王国便又陷入了内乱之中。贝拉的父亲安德鲁二世由于任命犹太人及异教徒担任宫廷重臣,招致了匈牙利贵族及罗马教廷的一致反对。在内外重重压力之下,匈牙利国王被迫签署了1222金玺诏书,其王权也因此遭到极大的削弱。然而就像英格兰“无地王”约翰拒不承认《大宪章》一样,安德鲁二世也只把1222金玺诏书当作权宜之计。到了同年下半年,匈牙利国王再次让自己的宠臣官复原职,并试图在自己的盟友中为长子贝拉安排一桩新的婚事。贝拉虽然遵从了自己父亲的命令,但是教宗何诺里三世拒绝宣布两人间的婚事作废。于是贝拉很快又和玛丽亚复合,并逃亡到奥地利以躲避安德鲁二世的怒火。直到第二年上半,两人才在教会的帮助下得到匈牙利国王的赦免,随后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匈牙利1222金玺诏书,常与同时期英格兰的《大宪章》Magna Carta相提并论。二者都是贵族限制王权的法案,并且国王都在被迫签订条约后又试图反悔

返回斯拉沃尼亚后,贝拉率军平定了达尔马提亚贵族多马尔德的叛乱,并夺取了对方在克利斯的堡垒。斯拉沃尼亚公爵并没有独占胜利果实,而是将克利斯授予了在围攻多马尔德时支持自己的苏比奇家族。解决了领地内的叛乱后,贝拉终于坐稳了自己公爵的位置,并于1224年3月迎来自己和玛丽亚的第二个女儿。

随着安德鲁二世将目光移向特兰西瓦尼亚,贝拉的重心也随之发生转移。到了1226年,贝拉被转封为特兰西瓦尼亚公爵,而他此前领有的斯拉沃尼亚则被交给了其二弟科洛曼。这样的安排对贝拉来说,可实在算不上什么升迁嘉奖,反倒类似于戴罪流放。毕竟与斯拉沃尼亚相比,特兰西瓦尼亚此时可谓是蛮荒之地。不过贝拉还是很好的履行了自己作为公爵的职责,一方面他加强了对领地内库曼人的宗主权;另一方面,他还积极支持多明我会的修士对这些游牧部落传教。仅仅1年之后贝拉的努力就见到了成效,库曼人酋长鲍里修斯于1227年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并正式承认了匈牙利人的宗主权。

在特兰西瓦尼亚重新建立了根基后,贝拉又开始落实自己太子的地位与权利。从1228年开始,他将重心转移到匈牙利,开始在内部重建王室的权威,并铲除与自己对立的贵族。不过问题是此时贝拉的父亲安德鲁二世尚在人世,而且匈牙利国王对自己儿子的很多政策并不支持。好在在贝拉的背后还有教宗的支持,他借助教会的力量还是重新划分了匈牙利的贵族领地。

到了1229年,贝拉进一步开始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利。当他的三弟小安德鲁被逐出哈利奇的领地后,贝拉率领他的库曼盟友翻越喀尔巴阡山脉打算帮忙夺回该地的控制权。但是这场战事并不成功,贝拉久攻哈利奇不下只得放弃。而且在返回途中他的军马士气十分低落,再次翻山时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经历了这次失败后,贝拉便将目光转向了多瑙河下游更方便行军的地区。1232年他又出兵攻打保加利亚,但是由于攻城乏力最终同样无功而返。

既然扩张不成,贝拉转而开始加强对自己已有领地的统治。为了防备保加利亚的反攻并限制游牧部落,他强化了喀尔巴阡山脉与多瑙河间的边境工事。到了1233年,贝拉攒够了必要的领地及财富,于是自建了库曼尼亚国王的头衔。而另一项应该属于他的王冠,也没有让贝拉等待太长时间。1235年9月21号,他的父亲、匈牙利国王安德鲁二世因病身故。已经久经历练且有自己班底的贝拉,几乎没有遭到任何阻力就继承了家族的王位,并于同年10月14日正式加冕称贝拉四世。

贝拉四世加冕为匈牙利国王

执掌王权后贝拉立刻开始清算前朝旧臣,罢免并放逐了深受他父亲信任的犹太人及穆斯林官员。安德鲁二世刚娶回来一年就守寡的遗孀比阿特丽丝,因为腹中怀着遗腹子,同样遭到了贝拉四世的敌视。新任匈牙利国王拒绝承认这个尚未出世的异母弟弟,以通奸的罪名将比自己还小9岁的继母囚禁了起来。但是比阿特丽丝还是设法逃回了神罗老家,并生下了一名男孩取名为斯蒂芬。贝拉四世和他的兄弟科洛曼自然坚称这个婴儿是私生子,比阿特丽丝则始终在为自己儿子争取王位的宣称。

将目光转回匈牙利这边,贝拉四世在掌权之后,进一步在匈牙利加强王权。而他最看重的目标,是收回此前王室赠予出去的土地。为此贝拉四世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以1196年祖父贝拉三世去世时的情况为标准,要求贵族们交还在此范围内的领地。除了实际的利益,匈牙利国王也没有忽视一些形式上的尊卑。例如他拆除了王室议会的所有座椅,使得臣属们只能站在御前。这些措施的施行,导致匈牙利的贵族们既损失了实利又丢掉了面子。甚至就连教会也不再享有一些特权,匈牙利国王不仅削减了对西多会和骑士团的捐赠,而且同样要求他们交还此前属于王室的领地。在这一系列清洗之后,贝拉四世虽然失去了部分贵族和教会的支持,但是匈牙利国王很快又提拔了自己的亲信,建立忠于他的中枢统治班子。


二、铁马金戈一命悬

初步渡过权利的交接期后,贝拉四世收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此前他支持前往东欧传教的多明我会修士朱利安返回了匈牙利,并带来蒙古人已经抵达伏尔加河流域的消息。很快近邻的库曼人被东方铁骑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开始大批西迁涌向匈牙利。贝拉四世要求这些人皈依基督教后接纳了他们,并将这些库曼人部署在了抗击蒙古人的第一线。不过他们毕竟是迫于外敌的压力才假意改信的,行为习惯与此前游牧部落时完全无二。因此这些库曼人与匈牙利人产生了不少冲突,但贝拉四世并没有为此惩戒他们,为此他还被匈牙利贵族认为过于偏向库曼人。

贝拉四世如此纵容库曼人的原因,自然是希望他们替自己挡住蒙古人的西征。到了1240年年底,拔都率领的蒙古大军,已经推进到了匈牙利和波兰的边境地带。蒙古人要求贝拉四世向窝阔台大汗纳贡称臣,匈牙利国王则拒绝了这一要求,并加固了边境要道的防御工事。然而蒙古大军于1241年3月,还是从东北方弗雷斯基山口突破了喀尔巴阡山脉的防御工事,进入到匈牙利王国境内直逼佩斯特。

1240年蒙古人西进路线

如此强势的军马,显然不是贝拉四世能够独立抵挡的。他下令手下的军马固守待援,不得出战蒙古人。但是教会和部分贵族并不同意贝拉四世的做法,他们认为匈牙利国王太过懦弱,且这样会失去上帝的偏爱。周围的基督教领主,例如奥地利公爵弗雷德里克二世,很快率军赶来支援贝拉四世。在佩斯特附近,弗雷德里克二世击败了一支蒙古人的斥候部队,并抓了一些俘虏。当他们发现其中有一些是被蒙古大军吸收的库曼人后,匈牙利民众与西迁改信库曼人间的矛盾爆发了。他们指责库曼人与蒙古人勾结,并对之前贝拉四世接纳的库曼人发起了攻击。该部落的首领也在这场骚乱中被杀,随后剩下的库曼人只得离开匈牙利,一路烧杀抢掠南下去了巴尔干。

虽然贝拉四世保住了佩斯特,但他还是失去了对局势的控制。库曼人因矛盾爆发而离开后,匈牙利国王便失去了自己最重要的盟友,同时其军事实力也大受打击。外援弗雷德里克二世在佩斯特之战获胜后,就对教会宣称已经完成了任务,率军返回了奥地利老家。拔都这边在先锋失利后,也暂停了进军的步伐并向东后撤。于是匈牙利的贵族们更加认为蒙古人没有传闻中那样可怕,十字骑士们在上帝的加持下必将战胜草原的入侵者,而贝拉四世只是因为懦弱才不敢出战。在贵族与教会的双重压力之下,匈牙利国王不得不同意出战,率军前去追击蒙古人寻求决战。

贝拉四世的军马大约有1W5人,轻骑简从向东急行1周到达了泛滥中的绍约河。一路上匈牙利国王的军马没少遭到蒙古斥候的袭扰,此时已经疲惫不堪。于是贝拉四世下令以篷车为围栏,建立了一个临时营地进行修整,并等待后续的增援到达。而蒙古人的军马大约有2-3W人,此时正隐蔽在周围的森林之中。他们原本打算趁匈牙利人渡河时发起突袭,但是在贝拉四世扎营之后,蒙古人只得改变计划,由拔都和速不台兵分两路主动渡河发起进攻。然而一个鲁塞尼亚的奴隶逃出了蒙古人的营地,并将拔都将率主力从绍约桥渡河的消息告诉了贝拉四世。虽然匈牙利人对蒙古人的进攻计划将信将疑,但是王弟科洛曼等人还是分兵赶去驻守绍约桥头。当他们于午夜时分到达绍约桥时,正赶上提前渡河的拔都先锋部队。于是这回变成匈牙利人意外地发起了半渡而击,他们的十字弓部队给蒙古骑兵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并迫使对方退回到河东岸。取得胜利后科洛曼留下少量军马封锁桥头,随后便返回了营地庆祝胜利。

绍约桥上的战斗

然而让贝拉四世和其他匈牙利统帅没想到的,蒙古人并没有放弃他们的进攻计划。首次渡河失败后,蒙古大军很快重整了军势,兵分三路再次试图过河。留在原地位居中路的是拔都,他的目标是在绍约桥正面牵制匈牙利人。由于蒙古人难以在狭窄的桥上突破十字弓的封锁,拔都便赶在黎明前迅速架起了7架巨型抛石机,试图以此压制桥对岸的匈牙利守军。与此同时速不台则分兵向南,试图为大军搭建一座临时的浮桥过河。但是南边的河面又宽又深,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搭建浮桥。于是速不台只得下令伐木扎筏,将军马一点点运过绍约河。另外拔都的弟弟昔班也领有一军,他的任务是北上尝试绕后。很快昔班的分队在北边找到了一处浅滩,顺利渡过了绍约河,发挥了关键性的奇兵作用。此时守在绍约桥头的匈牙利十字弓部队已经被拔都的抛石机轰得抬不起头来,侧后方又突然遭到昔班率领的蒙古人袭击,很快就被彻底击溃。

蒙古人的两翼迂回战术

只有少数桥头驻军的幸存者,得以成功逃回贝拉四世的临时营地。他们叫醒了刚睡下的匈牙利人,但是在半夜的胜利后,匈牙利人并没有十分重视蒙古人的进攻,只派出王弟科洛曼等人披挂应战试图抢回对桥头的控制权。此时拔都的军马正在渡河,西岸的蒙古人数量还并不算多。这原本是匈牙利人重夺阵地的好机会,但是科洛曼只带来了部分军马,因此一番骑兵互冲后双方基本算是打成了平手。眼见蒙古人的军力超出预期,科洛曼急忙返回大营寻求援助,但是匈牙利国王根本没做迎战的准备。等到贝拉四世这边集结好部队,拔都的大军已经基本渡过了绍约河,匈牙利人也就错失了半渡而击的战机。

于是贝拉四世的军马,只能正面面对蒙古人的军马。匈牙利国王这边的人数占优,在战场上也占据着主动,对拔都和昔班发起了猛烈的进攻。而蒙古人的军马则是背水迎敌,并且地形也不适合他们展开阵型。但是拔都还是率领亲卫队,亲自向匈牙利人发起反攻。在2个小时的激战中,蒙古人遭受了极大的损失,拔都的副将八哈秃和30名八都鲁在交锋中阵亡。就在正面战场上的蒙古人即将崩溃之时,南路渡河的速不台终于赶到了战场,并从侧后方对匈牙利人发起了进攻。这下双方逆转了攻势,贝拉四世的军马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急忙退回了他们的营地,而蒙古人的三路大军也终于渡河重新集结在一处。在此前的激战过后,拔都已经不打算再对匈牙利国王的营地发起进攻,并指责速不台在渡河上花费了太多时间,导致两翼包抄的战术没有能够成功。而速不台则坚持继续对贝拉四世发起进攻,声称即使只有自己的部下,也要一举攻占匈牙利国王的营地。最终拔都被速不台说服,蒙古人的大军重整了阵势再次发起进攻。

此时已是双方接战的第二天下午,贝拉四世的临时营地已经被拔都和速不台包围。匈牙利国王试图组织军马出营反击,但是很快被蒙古人的火箭逼回了营中。撤退途中匈牙利人很快陷入了混乱,军马自相践踏死伤无数。贝拉四世也失去了对全军的掌控,大部分贵族已经不愿再为他效命,只想着如何逃命。王弟科洛曼试图再次冲击蒙古人的包围圈,同样也是无功而返。而拔都和速不台这边则架起了抛石机,同时不停的向匈牙利国王的营地发射火箭。篷车围成的营地根本承受不住这样的攻击,很快便陷入一片火海。这样一来匈牙利人的军马终于彻底崩溃,纷纷逃向蒙古人给他们留好的缺口。蒙古骑兵则趁势掩杀无心恋战的匈牙利人,大量领主、教士和贵族纷纷被杀,只有少部分人成功突围几乎全军覆没。贝拉四世在王弟科洛曼等人的拼死保护下,才勉强逃得了性命。但是科洛曼由于负伤过重,突围之后不久便不治身亡。

王弟科洛曼,曾经被其父扶植为哈利奇的国王,因此在CK2中也有个国王的设定。游戏中他的死亡日期1241年4月11日,是绍约之战进行的日期。不过科洛曼实际死亡的日期,应该比这个时间稍晚几天

在绍约之战的惨败后,贝拉四世经尼特拉一路跑到了普雷斯堡,并开始向欧洲西部的大领主们求援。匈牙利国王首先想到的,是之前曾来佩斯特增援过的奥地利公爵弗雷德里克二世。后者收到消息后,邀请贝拉四世前往海恩堡碰面。不过在这里等着匈牙利国王的并不是他所期待的援军,而是牢狱之灾。奥地利公爵趁火打劫扣押了贝拉四世,向他索取巨额赎金以及匈牙利西部的大块领地。匈牙利国王无奈之下,只得答应了对方的要求,这才终于重获了自由。离开海恩堡后,贝拉四世不敢再回匈牙利,只得向南逃到了萨格勒布。在受自己掌控的城堡中落脚后,匈牙利国王又向基督教世界更大范围的送出了求援信,对象包括罗马教宗格里高利九世、神罗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法兰西国王路易九世等其他西欧统治者。

然而西欧的这些统治者,并没有给贝拉四世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援助。此时教宗和神罗皇帝的争执又起,在吉列奥海战之后格里高利九世可以说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因此除了发起一轮针对蒙古人的十字军,罗马教宗不可能为匈牙利提供什么实质性帮助。而筹备十字军根本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唯一感兴趣的法王路易九世,只想着自己的耶路撒冷东征计划不想为了蒙古人节外生枝。没过多久格里高利九世又突然病故,罗马随之陷入了将近2年的选举真空期,更加无力再去组织十字军应付蒙古人。

真正可能为贝拉四世提供帮助的,其实也就只有神罗皇帝弗雷德里克二世。为了请求对方出兵,匈牙利国王还于1241年6月向弗雷德里克二世宣誓效忠,将自己的领地至于神罗皇帝的庇护之下。但是在弗雷德里克二世篇中曾经提过,神罗皇帝此时人在意大利,重心在于对罗马城的围攻。听闻蒙古人已经威胁到德意志南部,弗雷德里克二世只是下令德意志的诸侯召集军马自守。坐镇阿尔卑斯山以北的太子康拉德,也命令各边境领主加强防备力量,并将军马集结于纽伦堡。这支大军确实对蒙古人产生了一定的威慑,不过他们只从纽伦堡东进50英里到达了威登,并没有进入匈牙利境内。毕竟在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他们也面临着从波兰西进、由拜答尔和合丹率领的蒙古北路军的威胁。

因此对于贝拉四世来说,还是只能靠自己对抗蒙古人的攻势。拔都和速不台的军马虽然也在绍约之战中承受了极大的损失,但他们终究取得了完胜。随后蒙古大军一举攻占了佩斯特,并洗劫了整个匈牙利东部。到了1241年6月底,多瑙河以东的土地已经基本都被拔都和速不台所占领。为了阻挡蒙古人的攻势,匈牙利残存的军马只能依托多瑙河设置防线,其宽阔的河面使得拔都和速不台的绕后战术无从施展。因此蒙古人继续留在多瑙河以东的地区烧杀抢掠,一些城镇的匈牙利人甚至被屠戮殆尽。不过各地的小贵族和民兵依托不利于骑兵展开的崎岖地形,还是给拔都和速不台造成了一些麻烦。同时一些险要之地的堡垒,也抵御住了蒙古人的猛攻,大大拖延了对方的进军速度。

战战兢兢的过了半年后,贝拉四世迎来了一个坏消息和一个好消息。先来说坏消息,同年年底匈牙利迎来了一个特别寒冷的冬天,就连多瑙河都被冻上了厚厚的冰层。于是蒙古人的骑兵终于得以过河,找到了和匈牙利人正面交锋的机会。12月25日圣诞节,拔都的军马包围了埃斯泰尔戈姆,并架起抛石机大举攻城。城中军民眼见城墙倒塌即将失守,便掩埋了城中的金银财物,随后又将房屋付之一炬。但是蒙古人还是发现了被藏起来的财物,拔都大怒之下下令屠城,只有在内城中负隅顽抗的西班牙人西蒙伯爵等少数人逃过一劫。

失去了多瑙河这道阻挡蒙古大军的天然屏障,贝拉四世便又要直面来自蒙古人的威胁。此前蒙古北路军的统帅之一、窝阔台第六子合丹,更是一路西进打穿了达尔马提亚,把匈牙利国王从萨格勒布一直赶到了亚得里亚海海边。到了1242年3月,快要跳海的贝拉四世终于等来了那条好消息。正当拔都打算继续向西攻打神罗时,从其蒙古老家那边传来了窝阔台大汗酒后暴毙身亡的消息。在速不台的建议下,拔都放弃了继续西进的计划。同时他还通知咬在匈牙利国王屁股后面的合丹停止追击,随后率领军马向东分路返回蒙古,出席汗位继承人的选举大会。

在渡过多瑙河、攻破埃斯泰尔戈姆后,合丹率领的一支蒙古军马继续向南追击贝拉四世,并在亚得里亚海海边与匈牙利国王擦身而过

等到蒙古人撤走后,贝拉四世终于在同年5月返回了满目疮痍的匈牙利。在多瑙河以东,匈牙利的大部分领地都遭到了十分严重的破坏。想要重建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需要花费相当一段时间,而在这期间几乎必然要承受持续的衰退。并且匈牙利人并非是在正面战胜了蒙古人,他们也不十分清楚对方什么时候还会再来。因此除了自身重建上的困难,他们还要时刻承受担心蒙古人去而复返这一心理上的折磨。但无论如何,贝拉四世只能一面重建匈牙利的统治与经济,一面防备蒙古人发起新的进攻,这部分我们就留到下回再说。


王国风云中的风云国王——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上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