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前沿进展:通用大模型在消费行业的应用实践


7月2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国家网信办、商务部、中国科协联合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北京人工智能产业联盟、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提供支持的2023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人工智能高峰论坛”在京圆满召开!

本届论坛以“智能涌现,重塑未来”为主题,聚焦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相关热点话题。IEEE/CAAI 会士,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电子系长聘教授,衔远科技创始人 周伯文 受邀出席论坛并做“人工智能前沿进展————衔远通用大模型在消费行业的应用实践”主题演讲。

论坛期间举行多项重要成果发布,衔远科技荣获多项殊荣:当选“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伙伴计划”成员单位,出任模型观察员;与蒙牛合作的“基于大模型技术实现从商机发现到产品交付的全链路数智化转型”方案入选“北京市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行业应用典型场景案例”;同时,公司“衔远科技通用大模型面向消费领域产品创新与应用”实践入选“北京人工智能行业赋能典型案例(2023)”。


周伯文 博士在演讲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广义人工智能”阶段,深化专业学术研究与推动产业落地应用两方面都充满机遇和挑战。未来,消费行业将在统一大模型的驱动下由数据智能化向业务场景智能化转型,人与AI的协同交互也会日益紧密,共同催生以消费者为中心,从产品洞察、设计、研发到营销全流程的数智化“创新飞轮”。

衔远科技正在做的,就是通过预测消费者和商品在体验上的依存关系,以及细颗粒度品参的对应关系,重新深刻理解什么样的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商品;消费者在什么样的场景和体验下,会被什么样的品参、材质、文化符号、功能打动,从而导致二者之间互动的产生。通过衔远大模型对真实世界各类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压缩表示,重构产品与用户的二元关系。同时,通过大模型实现对企业5D全生命周期的赋能,这里说的5D包括:对消费与供给的双侧市场机会进行洞察(Discover);帮助企业分析消费人群与场景,定义并孵化爆品(Define);协助设计创新型产品的外观、材质、包装及开发流程等(Design);再到驱动研发、测试与品参改进(Develop);最终通过生成千人千面的内容,完成对消费者的精准触达与高效转化(Distribute)。而以上这一切,都将在历史上第一次通过一个大模型来完全解决。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衔远大模型必须同时具备通用能力与专业性,既要有智商、还要有情商。智商让它具备语言、认知和推理的能力,能够明白消费者的反馈信息并根据指令进行微调;情商让它能够准确把握消费者的动机,理解消费者为什么喜欢、为什么不喜欢、为什么购买又为什么不买,基于“共情”的能力与消费者进行有效互动。同时,大模型还要具备专业性。比如在座的各位,我相信大家都具备良好的智商与情商,但并不是每一个具备这类通识能力的人,都能做到你们在做的具体事情。这种差异的来源,即是对商品的深刻理解。我们希望具备通用能力和专业性的衔远大模型成为连接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真正做到用AI重塑商品价值。让每一件商品都应需而生,让每一个消费者都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