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我拿到的offer很少:斯坦福、麻省理工。。。

2023-11-27 10:50 作者:世毕盟留学  | 我要投稿



背景介绍:

美本文理学院

Major: Physics (Honors)

GPA: 3.84/4.0

Stanford physics phd, MIT Nuclea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phd等


一、决定读博

我决定要申请博士研究生的时间相对较晚,一直到大三的下学期才明确了自己还是想继续phd这件事。我的本科在文理学院,虽然小但是师生比高,所以经常有机会在实验室实习和观摩。这也为我决定继续学术研究奠定了基础。我十分享受在实验室的工作经历,也和导师相处融洽,秉承着对物理学的一点执念,我决定继续进入高校学习。


二、申请硬指标

由于我没有考虑申请硕士,并且因为是美本所以免除了英语成绩的递交,GRE和英语成绩对我来说并没有十分重要。然而对于博士申请,在面试中达到口语流利,并且可以和老师进行学术层面的交流还是十分重要的。在我的面试中,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在进行科研汇报,有些和老师对生活和未来学习目标的讨论也占据了一部分时间。在这一部分上,我觉得一个流利的倾听和表达水平还是十分重要的。

 

即使大部分申请的项目并没有强制提交GRE成绩,我还是参加了GRE考试并且考出了一个相对不错的分数。然而因为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要求提交(甚至有项目明确要求不需要提交),我认为我的GRE成绩只是起到了一个基本条件的要求。我并不是一次就考出了高分而是反复几次,最后才考出理想分数。我觉得对于应试备考还是应该速战速决,专心在一段时间里干一件事,加强对词汇的积累并且多做题练习。如果时间拉得太长就会很容易丧失动力,复习结果也不算好。

 

就我个人情况而言,我的GPA条件是比较好的,专业课的成绩较高,所以成为了我的一个加分项。具体来说,高GPA的取得实际上跟我们学习专业知识是相一致的,尽管最终得分可能受GPA政策和老师给分情况的影响,但是如果真正有意愿和毅力想把专业课程学好学扎实,那么GPA一定不会差的。GPA也展示了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在材料审核中体现了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导师而言还是一个比较看重的选项。

 

三、申请软实力

相较于GPA和英语成绩等硬指标而言,申请人的软实力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背景条件了。对于我所申请的工科专业博士项目而言,科研经历则更是显得尤为重要。对于绝大多数申请者,能够得到的科研经历主要是大二到大四申请季之前这段时间的校内科研,和大三暑假的暑研。我的科研经历主要就是集中在这两类中。

 

首先是校内科研。在我看来,校内科研是十分有必要的。一方面,通过几段校内科研,可以使你真正的判断一下自己是不是适合攻读博士,适不适合走科研的道路,同时也能够得到一些基本科研能力的积累。另一方面,大多数人在申请时通常都会有来自校内导师的一到两封推荐信,而科研导师的推荐信比课程老师的推荐信有效力会大很多。我有两封推荐信都来自于校内科研的老师,他们对我在科研方面的影响深远,可以说我对科研的动心都来自这两位十分尽职尽责,耐心有趣的老师。

 

我拥有两段校内科研的经历。因为疫情原因,在大一的暑假我采取了线上参与第一段科研,研究项目也基于数据处理和文献搜集。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我成功巩固了一项进行中的实验结果,并且重现并整理了一些实验流程细节。这次的科研经历最终被集合成poster并在校内研讨会上展出了。因为研究内容的不合,我决定在大二的时候更换实验项目,并且加入了另外一位老师的小组。我的第二段校内科研的时间跨度较长,一直到大四都在课余时间和老师跟进。我十分感激老师给予我的这份从零到一的实验经历,让我从什么都不懂的小白渐渐成长为可以依靠的熟练手。我的研究成果也展现在了毕业论文和poster上。

 

其次是暑研。在出国申请的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海外暑研基本已经成为了每一名申请者的标配选项。对于暑研,我认为其主要的作用有三点:其一,当然是对自己科研能力的极大提升,同时也能使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为将来的留学生活做好预备;其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获得一封来自海外高校教授的推荐信。海外教授推荐信的说服力一般会明显强于国内老师的推荐信。而为了能够获得一封强推荐信,就要求我们在暑研过程中必须勤快,既要勤快的完成导师交给自己的课题任务,又要勤于找导师多讨论多交流,从而使导师对自己有一个比较正面的评价,给导师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而其三,也是很多人所忽视的,就是通过暑研的机会,我们可以更早的建立起跟海外学术界的联系,一方面是通过多认识一些同组的、其他组的、甚至其他高校的学长学姐,从而更加直接的了解到海外学术界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暑研空闲的时间去约一些高校教授面谈,使教授更早的对自己有一点印象,这些与学术界的联系都会在申请过程中发挥出一些神奇的催化作用。除了这三点,还可能会考虑通过暑研而发表论文,这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了,非常依赖于个人的能力和导师的安排,很难强求。

 

就我自己而言,由于我在美国本科,海外暑研对于我来说是一段可以在校外的研究所实习的机会。我认为这是我十分重要的一段科研经历。在两个半月内,我跟随了一位新的老师并且在一个新的方向展开了学习和研究。我感受到了当科研变成一份工作之后是怎样的强度,并且再次感受到了作为独立研究员的责任和自由。这次的经历让我认识到了另一位十分亲切的研究员,并为我提供了一封有力的推荐信,而最终导师也给我发了return offer,帮助我申到了dream school。


四、关于世毕盟

正如前面所说的,我直到大三下学期才下定决心读博,因为没有考虑硕士学校的选项,我在朋友的推荐下签约了世毕盟,希望可以为我的申请过程多一分指导和帮助。

 

在签约后,我在世毕盟的mentor是一个同在我这一专业领域的学长,对各个高校中这一专业的学术情况都非常了解,他为我的实习经历和文书准备都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和梳理,同时也使我对于我所在专业的基本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为我推荐了许多学校的导师,以及让我对各个教授的基本研究方向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mentor为我的选校与选定教授提出了非常多的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我在世毕盟的培训师一直在督促和指导我进行套瓷,网申,并且时刻提醒我截止日期。她对我整个申请过程中时间线的有条不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另一方面,在申请过程中的繁杂流程,以及简历、个人陈述等多篇文书的撰写与修改,都离不开世毕盟培训师的帮助,mentor和培训师帮我进行了修改与润色,并进一步进行了多轮迭代完善。在与mentor和培训师的沟通中,他们也很好的疏解了我在申请中的心理压力,可以和mentor和培训师分享申请中大大小小的问题,也是很好的心理支柱。

 

可以说,如果没有我在世毕盟的mentor的建议与指路,仅凭自己在网上查找资料,确实很难对所选专业的学术情况有这样全面而深入的了解,在选校和选定教授时很容易感到十分茫然;而如果没有培训师的指导与帮助,在进行留学申请时很可能会感到没有头绪,自己准备出来的文书材料质量可能也不会很高。因此在这里我也十分感谢世毕盟在我的出国申请道路上所提供的帮助,最终能够拿到理想的offer与世毕盟的助力是分不开的。

 

五、总结与建议

总的来看,我最终的申请到的offer数量虽然并不多,但是是拿到了自己dream school的offer,甚至两个不同的方向都拿到了很好的offer,让人惊喜。从我的申请经历来看,读博这件事最好还是能够尽早拿定主意,并且多多参与科研并取得成果,从而在这个目标的驱动下不断努力,提升自身的背景条件:希望所有有志于读博的小伙伴们都能够努力做出最好的自己,并最终拿到自己理想的offer。


我拿到的offer很少:斯坦福、麻省理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