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张桂凤唱腔赏析:《二堂放子》

2023-05-12 21:23 作者:Jluke  | 我要投稿

张(桂凤)派唱腔

张桂风,1922年11月出生于浙江省萧山县。1936年入嵊县招龙桥科班学戏。工老生,兼习小生、花脸多种行当,并向徽班师傅学习武戏,打下厚实的基本功。张桂凤以演老生为主,也能演关公红生戏和包公花脸戏,戏路很宽。1941年到上海演出,又拜绍剧名老生筱芳锦为师,学了绍剧《斩经堂》《二堂放子》等剧目,对绍剧唱腔颇有心得,唱得韵味十足。1945年参加雪声剧团,继而加人范瑞娟、傅全香为首的东山越艺社。

张桂凤演戏认真,对各种人物能细心揣摩,在舞台上塑造了许多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虽然她以老生行当为主,但对其他行当的角色,也能演得出神入化。如1946年演出的《祥林嫂》中,她演的近似丑角的卫癫子,人木三分地刻画了这个独特性格,唱腔自由自在,游荡不定,有时则近似说话,非常生动;在《三看御妹》中饰演的刘天化,接近大花脸行当唱腔平直昂扬,颇有花脸气概;在《西厢记》中饰演的崔夫人,属老旦行当唱腔稳重老沉,与其身份相吻合张桂凤的老生腔是其本行,既有委腕深沉,又有刚健挺拔,随着人物感情的变化,她以醇厚的音色,声情并茂地塑造了各种人物的音乐形象。《二堂放子》中[尺调腔·慢板]“何日骨肉能聚首”是较有代表性的张(桂凤)派唱腔。

张桂凤的代表作有《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祝公远、《打金枝》中的唐皇、《九斤姑娘》中的石二佬、《金山战》中的韩世忠、《李娃传》中的郑北海、《江姐》中的双枪老太婆、《小二黑结婚》中的二孔明等,人物形象各不相同,性格各有特点,故有“性格演员”之称。

 

唱段赏析:何日骨肉能聚首(选自《二堂放子》)

——摘自连波编著(2013)《越剧唱腔赏析》

张桂凤唱腔赏析:《二堂放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