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年生的金智英》读后小记
实际上感触不是很大,因为前有路温1900的冲击,他关于女权的那期视频基本涵盖了金智英里大部分的观点。
感触不是很大的原因之二是,中国的整体环境对女性相对友好,起码相对于我从书中从影视剧从新闻里所看到的韩国社会。中国学生的校服基本是男女同款的宽大校服,弱化性别特征,方便且安全。但是实际上中国有不少呼声希望中国学生穿上日韩那个学生制服,水手服、小腿袜、裙子,理由是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美的意识,但是实际上这个问题和很多问题一样,我们总在渴望我们所没有的,但是很可能没有想到,当我们要到些什么,就会失去些什么。小说里控诉这样的女生制服非常不方便活动,同时冬天很冷,之前也看到报道说日韩学生很羡慕中国校服。
对于个人而言,家庭氛围和社会氛围一样重要。我自己在成年之前未曾切身感受过性别歧视,反而在很早的时候就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影响力,而且这种影响力随着我的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大。从而意识到,权利(Right)基于权力(Power),权力来源于对于决策权的影响力,如果影响力很大,而权力者没有内在道德的约束,则权力者可以为所欲为,相对人无法获得权利。所以女权的核心在于,女性需要获得决策的权力。
靠怜悯得来的权利无法长久,随时可以被权力收回。然而长久以来,女性从来都极少处于决策地位。当我思考这种惯性的由来,我想起了我的爱情,当我爱上一个人时,那种含弃了自己的感觉。女性常被歌颂,因其伟大的牺牲。即使不因爱情而牺牲,女性也绝对会为子女牺牲,仿佛女性先天拥有,或者后天被培养了一种牺牲的渴望。这种牺牲放在现实里,就是这样的:我爱你,所以怎样都可以,你说什么就是什么,我愿意为你舍弃一切,包括我自己。所以,在一段关系里,女性自行放弃了权力和权利。这种情况下,除了靠怜悯,还能靠什么?
靠怜悯其实也可以是一项非常聪明的技能,在古代极度的男权社会里,很多聪明的女性也可以利用这一点达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关键在于控制,我可以看似弱势,但是我可以控你的怜悯,影响你的决定。但是能够控制关系的女性一般情况下是少数。
现实中我最常听到的抱怨是:我无法入睡(照顾孩子、哭泣、不安、焦虑、痛苦),他却在一旁不受影响,呼呼大睡。
这实在是一个太典型的场景,从我的父母,到我的同事朋友,我听过无数遍——非常有画面感,也非常能够说明问题。女性认真敏感,而男性则不容易受影响。面对压力的时候,同样的,男性比较不容易受影响,会更稳定地做出决定。这也是这个社会男性掌握权力最根本的原因,他们被认为更稳定更可信赖。但这并不绝对,通过我的观察,很多女性也有这样临危不惧的特性,同样的很多男性也会自愿让渡决定权,这些我都亲眼见过。
我认为现在的中国其实是一个男女权利在一个基本合理的范围内,不否认有可以更优化的地方,但是我认为起码在及格以上了。愿意拥有事业和权力的女性其实并没有那么大的阻カ,一个男性在通往权力的过程中同样要遇到挑战。之所以掌握权力的女性并没有达到一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很多女性自愿让渡了权力。
女权的核心在于女性需要获得决策的权力,而现实是很多女性并没有获得权力的意愿,或者无意地让渡了权力。特别具象化的一幕是《奇葩说》某一期中,许吉如作为四辩,按照惯例是由她结辩的,可是最后面对对方四辩难以辩驳的陈词,她崩溃了,于是同组的另一个男生做了结辩。
可也是在同一个节目,同样有一期,董婧作为二辩,面对一个同样崩溃的队友,她临危受命,给出了一个不错的结辩。可见,具体到现实中,女性的表现永远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具体到可操作层面,女权的核心在于女性个体的自我成长。
这本书的书皮上写着,“一个女孩要经过多少危险,オ能跌跌撞撞地长大成人。”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我知道一个男孩在成长过程中也会经历很多危险。幼崽长成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各种风险的过程,无论男女。
女性在这个过程中所承受的额外风险是来自于性和生育。在传统观念里,女性在这两件事情上都扮演着一个承受的角色,但事实上如果女性出于自愿而经历,这两者都会是美妙的事情。问题在于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莫名其妙的道德标准,男孩常常可以无顾忌地谈论、探索而女孩做同样的事情却很可能被羞辱,导致女性欲望的觉醒往往明显滞后于同龄男性。如此,很多女性的性行为,最初多是基于“他想要”,而非基于“我想要”。与此同时,女性被要求顺从,因此在还不明白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的时候,涉世未深的女性常常会扮演一个乖巧的角色。以上这些,就是房思琪式的悲剧发生的前情简介。
林奕含称这为暴行、屠杀,经历过的人都是幸存者。然而社会不这么看,社会只觉得这个女孩脏了,是受害者的错。即使没有人会明着这么说,但是受害者的人生还是因此变得艰难。
我现在越来越看透一点是,无思考的顺从是危险的。我不愿再假意说什么“相信您的专业判断”,首先你不知道他专不专业,其次你也不知道他的立场和态度,会不会真的给出专业的判断。也不愿再刻意讨人欢心维持和平,人太难取悦,且取悦没有重量,轻飘飘的不能改变实质。所以这些都很虚,最高效的做法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想做的事,该做的事,世人皆慕强,重要的不是取悦,而是成为更好的自己。
可以落实到行动中的是:
真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要求;
清楚地知道所有的决定最终都会由自己承担后果,并在做决定的时候知道自己的状况和需要,对于他人的意见只参考,不盲从轻信,基于所掌握的线索做出合理的决定。(答案藏在题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