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抖的因素
有很多人认为手抖只是一种心理疾病,和自己的情绪相关,众所周知,情绪是可以调节的,那么还有特别多人是无法控制自己的病情的是控制不住自己身体的抖动的。手抖的病情因人而异,有的人严重到全身都在抖,有的人只是轻微的手抖,而这个时候在静止是的抖动就不是情绪或者心里原因可以解释的清楚的。
因为它是在特定情况下发生、或者加重 。比如紧张激动、饥饿疲劳、手拿重物、精神集中的时候。很多人认为这个不是病、是人的心理作用。从而忽略了事情的本质,手抖拥有百分之六十的遗传率、也称家族性震颤。手抖病情加重会使患者生活难以自理。
病理因素
1.特发震颤。这种病的病因不明,主要累及上肢和头部。主要表现是做精细动作时出现手抖,如写字、持筷子、扣纽扣等。情绪紧张、疲劳时手抖更明显,于精神松弛或休息时减轻或完全消失。喝酒后症状可减轻。神经系统检查除手抖外无其它异常,治疗这种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采用药物治疗。服药可以改善症状,停药后又复发,所谓"治标不治本"。特发性震颤进展非常缓慢或不进展,对日常生活影响不大。
2.帕金森病。这是一种发生于老年人的退行性疾病,除手抖外,还伴有动作缓慢,肢体僵硬,平衡功能差等症状。如果不治疗,症状将越来越重。
特发性震颤多久能好?
震颤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累及脏腑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很大。又因疗程较长,随着治疗的进展,证候、症状都会发生变化,很难用某个固定的处方完成治疗,但调节肝肾、补益气血、调和阴阳、熄风止颤应始终是治疗震颤的中心环节。
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不同病期辩证施治、随证加减,将“调和阴阳、熄风止颤”贯穿治疗始终,在治疗是既考虑病人体质的强弱,脏腑功能失常的程度,又结合病人职业、环境、气候和生活状态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根据震颤病情变化和轻重缓急,确定治疗法则,所以治疗震颤是从病人整体出发,这样也能更大可能的恢复。
中医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阴难成而易亏。震颤病症的形成归根结底是肝肾阴精亏虚,阴不制阳,以致虚风内动。只有滋补肝肾阴精,恢复阴阳平衡,才能熄风止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