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记录之Java网络编程
java网络编程
网络编程从大的方面就是说对信息的发送接收。
通过操作相应API调度计算机资源硬件,并且利用管道(网线)进行数据交互的过程。
更为具体的涉及:网络模型、套接字、数据包
基础层:物理层(physical)、数据链路层(Datalink)、网络层(network).。
传输层(Transport):TCP-UDP协议层、Socket。
高级层::会话层(Session)、表示层(Presentation)、应用层(Application)
Socket与TCP、UDP
Socket: 简单来说是ip地址与端口的结合协议(RFC 793).
一种地址与端口的结合描述协议。
TCP/IP协议的相关API的总称;是网络API的集合实现.
涵盖了Stream socket /Datagram Socket
socket 的组成与作用:
在网络传输中用于唯一标识两个端点的链接。
端点:包括(ip+port)
4个要素:客户端的地址、客户端的端口、服务器的地址、服务器端口。
6. Socket的传输原理
Socket之TCP:
tcp是面向连接的通讯协议。
通过三次握手建立连接,通讯完成时要拆除连接。
由于TCP是面向连接的,所以只能用于端到端的通信。
Socket之UDP:
UDP是面向无连接进行通讯的。
UDP数据包括目的端口号和源端口号信息。
由于通讯时是不需要连接,所以可以是实现广播发送,并不局限于端到端。
java.net.Socket
Socket(套接字)封装了TCP协议的通讯细节,是的我们使用它可以与服务端建立网络链接,并通过 它获取两个流(一个输入一个输出),然后使用这两个流的读写操作完成与服务端的数据交互
java.net.ServerSocket
ServerSocket运行在服务端,作用有两个:
1:向系统申请服务端口,客户端的Socket就是通过这个端口与服务端建立连接的。
2:监听服务端口,一旦一个客户端通过该端口建立连接则会自动创建一个Socket,并通过该Socket与客户端进行数据交互。
7.Client-Server Application
TCP/IP协议中,两个进程间通信的主要模式为CS模型
主要的目的:协调网络中计算机资源、服务模式、进程间数据共享
常见的FTP、SMTP、HTTP
8.报文段
报文段是指TCP/IP协议网络传输过程中,起着路由导航作用。
可以查询各个网络路由网段、IP地址、交换协议等ip数据包。
报文段充当整个TCP/IP协议数据包的导航路由功能。
报文在传输过程中会不断的封装成分组、包、帧来传输。
封装的方式就是添加一些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即报文头。
9.传输协议
一种约定,约束
约定大于配置,在网络传输中依然实用;网络的传输是健壮的稳定的,得益于基础的协议构成。
如果我们把Socket比喻为电话,那么ServerSocket相当于是某客服中心的总机。
与服务端建立连接案例:
客户端与服务端完成第一次通讯(发送一行字符串)
Socket提供了两个重要的方法:
OutputStream getOutputStream()
该方法会获取一个字节输出流,通过这个输出流写出的字节数据会通过网络发送给对方。
InputStream getInputStream()
通过该方法获取的字节输入流读取的是远端计算机发送过来的数据。

客户端代码:
服务端代码:
需要注意的几个点:
1:当客户端不再与服务端通讯时,需要调用socket.close()断开链接,此时会发送断开链接的信号给服务端。这时服务端的br.readLine()方法会返回null,表示客户端断开了链接。
2:当客户端链接后不输入信息发送给服务端时,服务端的br.readLine()方法是出于阻塞状态的,直到读取了一行来自客户端发送的字符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