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有比做“反映”“体现”类选择题更简单的事吗?没有。

2020-01-21 23:38 作者:历史老师定哥  | 我要投稿

“反映”“体现”类选择题

【题型分析】

1、题型特点:

近年来,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历史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学科能力的考查,表现之一就是“反映类”选择题的逐年增加。此类试题意在考察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并通过对表象的分析理解进而发掘事物内在本质的现实认知力。此类试题能够实现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基础上,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解题思路:

从命题设计意图来看,“反映”“体现”所体现的现象不是表面的,而是深层次的;考查的不是现象,而是本质。一般来说,“反映”多用于文字材料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体现”多用于结论型选择题,考查学生获取历史结论或寻找支撑题干结论史实的能力,试题考查的不仅仅是对材料的正确解读,而且是在此基础上对某一历史现象、历史问题的深层次理解。

 3、解题诀窍:

“反映”就是从现象透视到“本质”或者揭示其“特点”,而本质就是要深刻到制度层面、抽象到规律层次、总结到独一无二的特点。所以,既然是“反映”,就不要用现象来“反映”现象。

干说不练假把式,来来来,小历带你刷波题~

(同学同学快提起精神来啊~)

【高考再现】

1、(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考点】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明代玉器制造业;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明代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解析】明朝‚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反映的应是君主专制统治的削弱而不是加强,故 A 项错误;明朝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玉制器皿数量随之大大增加,以致于‚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也说明经济的发展对等级秩序形成冲击,故 B 项正确;‚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使用玉制器皿并非局限于市民,且材料并没有涉及伦理观念,故 C 项错误;‚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说明当时使用玉制器皿的现象非常普遍,并非仅限于低级官员,故D 项错误。

【答案】B

2、(2017·全国新课标卷Ⅰ文综·32)在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古代雅典的人文思想

 【解析】据材料‚公元前 9 至前 8 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可知,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并不淡薄,故 A 项错误;据材料‚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可知,希腊诸神都是人格化了的形象,说明其宗教神话具有朴素的人文思想,来源于传统文化,故 B 项正确;理性占据主导地位应是在近代的启蒙运动之后,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进开始于公元前 6 世纪初的梭伦改革,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B

3、(2017·全国新课标卷Ⅱ文综·33)13 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考点】意大利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析】佛罗伦萨市政府扩建‚小而简陋‛的教堂,且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突出了市民的要求,说明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地位更加重要,故 A 项正确;人文主义广泛传播开始于文艺复兴之后,文艺复兴开始于 14 世纪,故 B 项错误;依据材料‚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且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说明教会权威在下降,故 C 项错误;新教产生于 16 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 D 项错误。

 【答案】A

4、(2017·全国新课标卷Ⅲ文综·27)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有不同记载。《续湘山野录》记载,宋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则称,那晚宋太宗并未进宫。这反映出

 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

 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

 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

 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

 【考点】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

 【解析】历史事实除了通过历史叙述,还可以通过实物呈现,故 A 项错误;对于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两则文献有不同记载,说明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故 B 项正确;北宋时期的文献虽然对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动有不同记载,但这并不代表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故 C  项错误;历史叙述不一定都是真实的,因此综合多种历史叙述不一定能够确认历史事实,故 D项错误。

【答案】B

怎么样 ,是不是觉得反映类的选择题好简单呀,刷题刷的还不过瘾?小历有解释一下呢,由于篇幅有限所以只能放出少量的题目,如果你想刷完反映类选择题可以做高考真题搜集该类题型哦,文章来源南方凤凰台

有比做“反映”“体现”类选择题更简单的事吗?没有。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