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乱世里,若你是蜀汉后主,究竟怎样做才能力挽狂澜?
每每看了三国演义后,看到刘禅投降,蜀国灭亡都会让人唏嘘不已,那么如果你成为刘禅你会怎么做,是死战还是投降。
那我们先来看看当时局势把,俗话说,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刘禅字公嗣,蜀汉第二任皇帝,也是三国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任皇帝。刘禅继位后,诸葛亮为托孤辅政大臣,基本上垄断了军政大权,而刘禅本人更是听从刘备的安排,事事都听诸葛亮的,一者诸葛亮劳苦功高,位极人臣,二者诸葛亮在蜀汉有极其高的威望,最主要是,诸葛亮有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
等到诸葛亮死后,由于刘禅听信谗言,宠信宦官黄皓,朝政日益颓废。再加上姜维九伐中原,虽胜多败少,但劳民伤财,蜀汉后期国力被掏空,基本没做能征善战之人。263年,司马昭分三路大军伐蜀,其中邓艾偷渡阴平,攻克绵竹,兵临成都刘禅猝不及防,投降曹魏,从此,蜀汉灭亡,读到这里总是让人唏嘘不已。

网友一:在诸葛瞻被邓艾于绵竹击败之后,后主刘禅就接受了光禄大夫谯周的建议,投降邓艾。此时,姜维把魏军的主力部队阻挡在剑阁,邓艾仅仅是孤军别部深入,如果继续在成都加以抵抗,或许可以拖老魏军,令其自溃。因此我绝对不会投降。
网友二:刘禅可能已经没有部队再做抵抗,这个时候的成都的守备或许已经非常脆弱。在景耀六年魏军大举南下的时候,刘禅就已经派出左右车骑将军张翼、廖化、辅国大将军董厥协助姜维的进行防御。同时阎宇也从永安率兵北上抵抗,却只留给罗宪500人防御东吴。
可见,当时蜀汉南方的兵员十分紧张,主力部队都调拨到北方与魏军作战。因此投不投降已经不是刘禅所能左右的了,在已经无法进行有效防御的情况下,刘禅投降无可厚非。从之前的战事来看,刘禅并没有一开始就有投降的想法,他派出了大量部队帮助姜维抵抗,同时还孤注一掷将成都主力部队交给诸葛瞻,希望击破邓艾。不过诸葛瞻在军事上的全军覆没使刘禅不得不背上投降亡汉的骂名。

当笔者认为,当时蜀国已经走向衰弱,如果刘禅拼死守成都,魏将邓艾的兵马并不多,是可以守住的,等待姜维回援,不过也守不住多少,刘禅不是开拓之主,没有收复中原的气象,迟早被魏国打败。
同时蜀汉的灭亡也有必然性,战争是两个国家国力的较量,蜀汉明显在国力上落下风,所一说蜀汉灭亡是必然的。你说的这些是战术 是战役,但不是战争,不是你赢了一两场战役你就会赢得战争,战争的胜利是不为这些而转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