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为什么以金钱换和平的宋朝最后还是亡国了?

2020-11-18 00:24 作者:江南西道大都督  | 我要投稿

文/豫章节度使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生存哲学。应用到解读宋朝外交生存环境同样如此。

宋朝开国先天不足 警惕武将阉割武力

宋朝开国之时,鉴于残唐五代以来惨烈的藩镇割据之祸,对武将权力大加抑制,对武将地位大加打压。宋初,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将拥立自己的那些大将的手中兵权全部收归皇帝,让这些曾经在军中威望颇高的沙场宿将回家养老,不许掺和政事。

为防止武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宋朝防武将如防贼一般。为防止武将和军队互相串联勾结,宋朝规定,对驻防某地的武将和军队,实行定期互相换防的制度,即某位武将在某地带兵到了一定时间,就换去另一处带兵,另一处的武将,换到此处来领兵。如此调动,使得“将不知兵,兵不知将”。这样做的好处,如前所说,断了武将拥兵自重、藩镇割据的根,但也使得将领与士卒之间缺乏了解、指挥失调不灵,军队战斗力大打折扣。


同时,为了压制社会矛盾,每到灾年,宋朝就在灾区大量招募灾民进入军队,造成宋军数量不断膨胀。然而素质低下的士兵又没有什么战斗力,镇压一下境内流民叛乱还凑合,要这些质量水平整体低下的军队去和周边几个异族政权干架,那就“现原形”了,几乎逢战必败。

宋朝开国时,宋太祖赵匡胤甚至幻想过不费一兵一卒,只花钱从辽国手中赎回燕云十六州(其中瀛洲、莫州已在此前被后周世宗柴荣武力收复)。然而,这个计划还没实施,赵匡胤便撒手人寰了。但我想,即便赵匡胤真的实施了这一计划,辽国也不会答应宋朝。毕竟,拥有燕云十六州是辽国不同于此前骤兴速灭的北方游牧政权的最关键所在。有了这个地区,辽国就能成功统合大漠南北,坐拥草原国家和农耕政权的双重优势。辽国千辛万苦拿到该地,不可能为了一点钱放弃的。


宋朝这样的开国理念,无疑为其日后的发展打好了底色。那就是军队战斗力强不强不打紧,只要能镇压国内流民就好,至于外敌入侵,没事,拿钱摆平。

澶渊之盟岁贡谈判 宋真宗大喜过望

宋朝以金钱求和平的事例,最典型的莫过于澶渊之盟的签订了。

北宋真宗时期,辽国太后萧燕燕和小皇帝耶律隆绪率兵南下攻宋,欲迫使宋朝求和,为辽国国内母寡子弱的政局增添一份稳定砝码。

辽军名将萧挞凛攻破遂城(今河北保定徐水县),又猛攻定州(今河北保定)。宋廷震动,宋真宗赵恒吓得想迁都南逃,结果被主战派宰相寇准拉住,要真宗御驾亲征去前线。胆小怕事的宋真宗极不情愿地在寇准等人簇拥下来到前线澶州城。

寇准


寇准的御驾亲征建议果然有效,澶州宋军看到自家皇上来了,士气大振,更加拼命守城。而此时的辽军,由于过度深入宋境,又在坚城之下止步许久,已经没了此前势如破竹南下的锐气。偏偏就在此时,辽军名将萧挞凛又被宋军城头的“超级武器”床子弩射杀身亡,这更加打击了辽军士气。辽军南下本来就是以战迫和,并没有能力灭宋,这下更加剧了辽军求和的心情。


然而,辽人并不想向宋军示弱。但宋真宗赵恒也是个想一心求和的主,于是两方开始接触谈判。宋朝方面,赵恒派出曹利用赴辽军中议和。

赵恒急切想议和,但又怕担上割地的历史骂名,临走前便嘱咐曹利用,要钱可以,要地不行。赵恒表示,只要能不割地不用担骂名,契丹人要多少我给多少,百万都可以。


曹利用摸不准赵恒的心思,再次确认岁币钱的具体数额。赵恒想了想,回复说,如果万不得已,百万就百万吧。曹利用得到赵恒的谈判底线,准备放心去辽军中了。

可这时寇准拖住曹利用,私下叮嘱到,岁币最多三十万,要是敢超过这个数,曹利用脑袋不保。

得益于辽人也想尽快结束战争,最终谈判顺利结束,宋辽签署澶渊之盟,宋朝每年向辽国赐予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放边境榷场,进行互市贸易。


这里史书上有个有趣的记载,当曹利用回到澶州城时,赵恒问他谈判结果。曹利用不答,比划出三根手指。赵恒大惊,面露难色,忙问是不是三亿。曹利用摇头。赵恒脸色开始和缓,又问是不是三千万。曹利用依旧摇头。赵恒开始面带喜色,问到是不是三百万。因为三百万之数正合赵恒此前的心理数额。曹利用还是摇头。赵恒脸上喜悦之色已经掩藏不住,最后再问到,那是三十万?

此时,曹利用连连点头。赵恒大喜过望,赶紧下令签署合约,和契丹辽国和解,双方约为兄弟之国,开始平等交往。

这个历史故事虽然是个圆满结局,但其中却淋漓尽致体现了宋朝君主以金钱求和平的心理。这种心理,在日后的绍兴和议、嘉定和议等宋朝与北方封建游牧政权的交往中还将上演多次。

防自己人甚于防敌 金钱土地在所不惜

宋真宗时代,还算有下限,只交岁币不赔款。到靖康之变建炎南渡后,宋高宗不但是钱,连北方大半国土沦于金人之手都不在乎了。宋朝皇帝在限制武将、巩固皇权的理念指导下,已经越发没有下限了。只要能保住我赵官家的皇位,区区金钱、土地和一众沦陷区百姓的生命算得了啥?更不要说收复中原、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这些遥远的梦想了。


宋高宗

可以说,赵宋官家是防自己人甚过防敌人,为此,金钱土地在所不惜,拿金钱换和平,是赵宋政权立国理念决定下的基本操作。国内没有强大的武力和坚强的抵抗意志,再多的金钱都是白搭。越富有,只能越说明这是一头招摇过市的待宰羔羊。


为什么以金钱换和平的宋朝最后还是亡国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