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旧日本海军巡洋舰介绍-大淀

2020-08-15 12:53 作者:黑狐12138  | 我要投稿

   大淀级是旧日本帝国海军史上吨位第二大的轻巡洋舰(第一是挂名轻巡最上),该级舰是阿贺野级的改进型,仅完工一艘:大淀号(Oyodo)

    日本人原本在昭和14年度舰艇充实计划(④计划)中列入了4艘乙型巡洋舰(阿贺野级)和2艘丙型巡洋舰(大淀级),用以替代老旧的长良级成为新的水雷战队旗舰和潜水战队旗舰。但由于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大淀级二号舰(137仁淀号)的建造被取消,实际仅完成一号舰(136大淀号)。

      大淀号于1941年2月14日在吴海军造船厂开工,1942年4月2日下水,1943年2月28日竣工。作为潜水战队旗舰设计的大淀,因为不必用于舰队决战,所以拥有近乎重巡排水量的该舰并未像其他IJN重巡一样堆叠重火力,主炮仅装备两座最上级换装后拆下来的三联装155毫米舰炮,该舰也是旧日本海军唯一一艘未配鱼雷兵装的巡洋舰,与此相对的是为配合潜艇作战的大航程和强大的通信、侦察能力。

舰员:782人

标准排水量:8168吨

满载排水量:11433吨 

舰艇尺寸:192m ×16.6m×5.95m

动力:4座舰本式蒸汽轮机,6座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主机输出功率:110000马力

续航力:8700海里/18节

航速:35节 

武备:

2座三联装三年式155mm/60倍径舰炮

4座双联装九八式100mm/65倍径高炮

6座三联装九六式25mm高射机关炮

(1944年改装后变为12座三联+10座单装)

6架川西E15K紫云式高速水上侦察机

1座二式一号10型大型弹射器

战舰联盟中的大淀

大淀号完工后,由于潜水战队用兵思路发生变化,加之原定搭载的舰载机紫云开发不力,迟迟无法上舰,因此一直在内海执行训练任务。

川西E15K紫云式高速水上侦察机,战斗全重4100kg装备一台三菱火星24液冷14缸星型引擎(1540马力最高速度:468km/h(携带浮筒);最大航程:3373k;实用升限9836;装备1挺7.7mm机枪;1943年少量投产,仅生产15架

1943年8月,该舰南下成为腊包尔、巴布亚新几内亚、卡维恩之间的运输通报舰,担负起了东南中太平洋海域的运输任务。

1943年吴港外的大淀号

时间进入1944年,由于日本海军的燃料危机日益凸现,大型舰只的出动受到限制,而大淀由于其强大的通信能力和巨大的内部空间,因此被选中担任联合舰队旗舰。机库改造成了联合舰队司令部,弹射器改为普通的吴式二号5型,舰载机也缩减为两架瑞云水上侦察机。1944年5月4日,大淀号正式成为了联合舰队旗舰,联合舰队司令长官丰田副武大将在停泊于柱岛泊地的该舰上指挥了阿号作战(即马里亚纳海战)

大淀上的丰田副武(中)

1944年10月,联合舰队司令部转移到了神奈川县的日吉,大淀号的旗舰职务被解除,同时按捷一号作战部署划归第1机动部队,跟随小泽治三郎参加了莱特湾大海战

10月24日,完成了诱敌任务的第1机动部队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4艘航空母舰相继沉没。在瑞鹤号战沉后,暂代舰队旗舰的大淀号载着小泽治三郎,率领残余舰只北撤。

莱特湾大海战中的大淀,照片摄自正在退舰的瑞鹤

1944年12月26日礼号作战大淀号足柄号重巡洋舰以及6艘驱逐舰在恶劣天候掩护下突入明多罗岛的圣荷西炮击了美军登陆场和机场,取得一定战果,之后前往新加坡参加第四航空战队将战略物资和燃料运输回本土的的北号作战

1945年后,旧日本帝国海军所有的大型舰艇都不再出动,大淀号作为训练兼警备舰被编入练习战队停泊于吴军港,在江田岛湾内作为防空炮台使用。

1945年3月19日,美军特混舰队的航母舰载机对吴军港进行了大规模空袭,大淀号遭受重创燃烧。7月28日,大淀在江田岛锚地被列克星敦号(CV16的舰载机命中数弹后倾覆坐沉海底。

作为埃塞克斯级重生的列太太(同级8号舰)
倾覆的大淀号

1947年,大淀号的残骸被打捞,次年解体。

在水里泡了两年被捞上来的大淀

注:本文中出现其他舰船


旧日本海军巡洋舰介绍-大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