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逻辑 §6】现实

前面已讨论了符号系统的自在自为的运动,就是哲学的认识得以进行的形式。

而哲学的内容,即在于精神的自我实现。相较前文所说的运动的形式是符号的自身实现,现考察作为哲学的内容的这种精神的自我实现,实际就是意义的自身实现,其实现自身的运动的产物,就是世界;而这种实现自身的运动过程本身,就是现实。
如前文所述,符号的自身实现,是以意义的缺场为其根本性的动力。
而意义的自身实现,又是以符号的在场为其动力——符号在场,则意义暂时退场,但是这种退场只是相对于主体而言,对于整个语意场/符号系统来说,意义已经通过符号解释活动得到了实现。这实现了的意义,立即成为了整个意义域的一部分,因此可以说,意义通过征召符号,衍义出了整个符号系统,而这个符号系统,就是意义本身。从最初的一个符号的在场,到整个符号系统的在场,这个衍义过程,就是现实。
因此,现实是运动的,正在运动着的,就是现实。现实与运动,只是精神的一体两面——精神的内容就是现实,精神的形式就是运动。

运动,或者说是现实,当其降临在主体身上时,主体所发生的意识体验,便是经验。在这个意义上,经验便可被认识为绝对精神在主体身上的降临。只有因精神的降临而引发的经验,才有资格被称作“现实”。这经验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现实,就是因为它是运动着的,或可说是能够在运动中保持其自身的真理的;而飘忽即逝的现象之所以没有意义,就是因为其运动无法将其自身注册进符号系统,因而无法在这现实所对于的语意场中获得一合法席位,便无意义。

思想与经验的一致,就是符号系统的运动与现实的运动的一致,即主体与绝对精神的和解,也是主客二元对立的消除——由始至终,只有运动本身,在这运动中,自我即他者。

只有能够在自在自为的运动中保持其自身的事物,才能确保其现实地存在着;反之,凡是现实地存在着的事物,总是有其自为的运动。
任何符号系统,总是以一小片实在界为其奇点,也就是说,只有以任意的、偶然的东西作为符号系统的前提,才能保证该符号系统是完备的。即符号系统的完备以任意偶然性为前提。但是,这种完备,恰是一种界限的设立,这样,符号系统与现实之间,便建立起了一道裂缝。这是运动中的悖论性存在,因运动是无碍地通行的在运动中无自我与他者的对立,所以这种由偶然性形成的符号系统与现实之间的裂缝便有了被扬弃的必要。而这种扬弃,正是哲学的工作。

对符号系统和现实的分割,或是任何试图将这种对立深化的努力,都是不现实的。这也是症状的产生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