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P2
【春风沉醉的夜晚】 https://b23.tv/fwhb7S0
文学知识
郁达夫
●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年与郭沫若、成仿吾等人在成立创造社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
●在南洋从事抗日活动,1945年被日本宪兵杀害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郁达夫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首创了自传体小说这种抒情浪漫的形式。 ●郁达夫在小说中塑造了 “零余人”形象。“零余人”为“自认为对于世界,对于中国,乃至家庭都没有用,自怨自艾的人”;主人公多是留学生,愤懑的落魄知识分子。作品基调显得很颓废,很多的自怨自艾,呼喊式的直接抒情。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
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
他的自传体小说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 1、
郁达夫的小说常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的线索,宣泄一己的自怜、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构成的时代的”零余者“的心史。
小说中的形象不只是作者本人的写照,也是五四时期染了”时代病“的彷徨、苦闷的青年们典型。 2、
大胆直率地进行心理描写。直接袒露“我”的内心活动,再现人物复杂微妙的精神世界。
陈二妹劝“我”不要吸烟,更不吸她的那家烟厂的烟时,她讲到了这里,又落了几滴眼泪。我知道这是她为怨恨X工厂而滴的眼泪,但我的心里,不许我这样的想,我把它们当作因规劝我而洒的。” 3、
以散文的手法进行小说的创作。
郁达夫是 情绪化的人,凭着主观思路写,少顾及到小说创作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等写作要素,而把大量的主观抒情的东西写进作品中,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非常的细腻。
文章介绍
●《春风沉醉的晚上》创作于1923年7月。当时,作者受到革命形势的影响,已接触了马克思主义。他的目光也开始从先前较多地注视知识分子狭小的圈子,转移到更广大的劳动人民。 他有意识地表现下层劳动者,描绘他们苦难表现他们的抗争,歌颂他们的品德,揭示他们不幸遭遇的根源。 ●作品中“我”是一位生活无着的穷知识分子,为生活所迫,住进了贫民窟中窄小破旧的阁楼里在。那里,“我”遇到烟厂女工陈二妹。陈二妹是上海朴素的下层女工,在小烟厂做包烟工,正直、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由于有着共同的生活处境,对现实有着强烈的不满,“我”与陈二妹从相互同情,发展到相互关怀、体贴。 ●作品以黑暗污浊的大都市为背景,揭示出了深刻的阶级矛盾,反映下层人民的苦难,展示他们自发的反抗意识及纯洁美好的心灵;表现出下层知识分子与穷苦工人之间是可以沟通的,歌颂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 ●小说故事性不强,有散文化倾向。通过知识分子“我”和女工陈二妹的生活境遇,相互交往的描写,表达了: 1,知识分子和工人,在旧社会同在社会地层,有着相同的命运和遭遇。 2,歌颂了知识分子和工人的真诚友谊。 ●分析“我”与陈二妹交往的几个阶段及其表达的思想。 ①疑惧,戒备。这是开始阶 段。 ②信赖、同情。 ③责备、规劝。 ④消除误会,友谊升华。 ●结尾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及表达的情感内涵 ①景物描写的特点是景中寓情,有些景物描写具有象征意味。如“天上罩满了灰白的薄云,同腐烂的尸体似的沉沉的盖在那里”,令人想起黑暗腐烂社会。 ②(景物描写的意义)景物的阴暗色彩,蕴藏着知识分子不能把握前途的无限哀愁。
小说艺术特点
1.结构严谨,整个故事发展写得完整自然在 情节安排上步步设伏,层层推进,前后勾连,适时解“扣”,而且这种安排又不露痕迹,十分自然。 2.浓郁的浪漫主义抒情色彩,突出表现抒情主人公的情感世界,着力抒发自我的内心感受,把主人公亦即是自我的感情脉搏和心灵历程艺术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3.如泣如诉的语调,浓烈明快的语言,清新秀丽的文风 4.注重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刻画。 5.采取对比手法。男女主人公都因为经济拮据而住在贫民窟中,身份不同,趣味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却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相互了解与同情,给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人生感叹 BV1uJ411k7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