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主义主义】可辩的道德箴言(2-2-4-2)——塔木德形而上结构,犹太人睿智的伦理热

2022-06-25 20:22 作者:实在界的马奎尔  | 我要投稿

2-2-4-2.可辩的道德箴言/辩论伦理主义(Arguable Moralism)

  • 代表《塔木德四讲》,是对于律法,即《圣经》的解释与辩论

  • 场域论上是空间与时间的对立

    空间对应着《圣经》,即耶和华的话语(word),这一话语构成了背景性的空间场域(上帝说要有光,便有了光),但耶和华的话语只是象征性的而非真实的,因此是有很大的阐释空间的。时间则对应着《塔木德》,即对《圣经》的阐释,是活的时间,历史的维度

  • 本体论上是神圣(divine)与生命(vie/vita)的对立
    场域论的二元与本体论上的二元形成一个乐观主义vs悲观主义的矩阵


《圣经》导向生命,是一种原教旨主义,只认可旧约,其中充满着残酷以及毁灭生命的灾难,因而是悲观主义的;而《塔木德》导向神圣,旨在恢复《圣经》的神圣性,因而是乐观主义的。但悲观主义与乐观主义二元对立的根基,即《圣经》与《塔木德》,神圣与生命的对立并非是牢固的,辩论伦理主义利用《塔木德》消解了这两组二元对立《塔木德》是僭越《圣经》的,但它同时仍需要依赖于原初文本,对其中的残暴与灾难进行修补与再阐释,以此来恢复《圣经》的神圣性。这种阐释中包含着犹太教的一种伦理热忱,即主动承担繁杂的智力劳作,来修补解释旧约中的残暴与灾难,以此来延迟末日的到来

  • 认识论上是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

    《塔木德》始终需要围绕着原初文本,即圣经进行在阐释,它实际上代表着主体性的维度,在耶和华的话语/圣经,即主体间性的维度中进行不断的尝试

  • 目的论上是离苦与回归的对立
    离苦是一种外在性的伦理姿态,将痛苦看做是外在的他者。对痛苦进行拒斥,倡导主动宽恕的道德;回归是一种内在性的伦理姿态,即回归到神圣维度当中耶和华在此是他者的他者,即内在的他者性对耶和华进行回归,即对自身进行回归,而对耶和华进行忏悔,即原谅自己

原视频: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mp4y1t7YA?spm_id_from=333.1007.top_right_bar_window_history.content.click&;vd_source=2effa79339ef3bcb144795582fe6e76f

【主义主义】可辩的道德箴言(2-2-4-2)——塔木德形而上结构,犹太人睿智的伦理热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