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伤寒论》运气学说与相关脉证阐释
《注解伤寒论》运气学说与相关脉证阐释
在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卷首,有数页论图,与五运六气学说有关,吾以己所学,试加阐释,不足之处,祈望高明指正!
其中,第1~3图为“南政三阴司天脉”,言太阴、少阴、厥阴司天。其三阴之脉,寸脉应之。
凡甲子、甲午年,右手寸不应,甲午年,左手寸不应。愚亦以为,仲景阴阳脉法,左手当言精血,右手当言气之运动。以五运言之,若天干甲之年,乃土运也,且甲年为土运太过之年,土气太过,则上侮心火。于六气学说中,子午之年,是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右手之寸脉,乃肺金所主,肺主气,司呼吸,为娇脏。而左手主精血,君火司天,则火邪耗气伤津,故左手寸不应也。若处以方药,可予以白虎加人参汤,清热益气以生津液。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二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若逢巳已、巳亥之年,其大运乃是土运不及之年,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风为阴邪,暗耗津液,肺津仍然易于伤,故右寸不应,而左寸之心脉,得风火之气,故能应之。当此之时,应滋水涵木而泻相火或者滋阴润肺,可予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
若逢巳丑、巳未之年,其大运乃是土运不及之年,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乃伤心阳,故左手寸脉不应,当予炙甘草振奋心阳,或与附子理中汤。
以上皆是南政三阴司天脉,皆可依六经及运气脉法之理,处以方药。
第4~6图为“南政三阴在泉脉”。
凡己卯、己酉之年,大运乃是土运不及之年,六气是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心火在泉。其三阴也,尺脉应之。若上半年燥金伤及肺津,则金无能生水,故左右尺脉皆不应。若欲处方,当滋阴润肺,下济肾水。所谓金水相生是也。可予三才汤,天门冬、生地黄、人参主之,尤需重用生地也。
凡甲寅、甲申之年,大运乃是土运太过,六气是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风火相煽,肾水枯竭,故左手尺脉不应。当泻相火而生津液,肾水自生。可予知柏地黄丸。
凡甲辰、甲戌之年,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寒伤肾阳,则右尺命门火衰而不应。当予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伤寒论:301)
麻黄细辛附子汤原方
麻黄二两(去节) 细辛二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以上皆仲景南政脉证并治也。
若以北政言之,则五运之丙3、戊5、庚7、壬9,皆太过之年,子午之年,则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下半年是金运。司天在泉之气俱伤津耗气,至肾阴阳俱虚,故左右尺脉皆不应,当阴阳双补,予金匮肾气丸,三补三泻而兼桂、附助阳也。
阴阳
司天
在泉
阴阳
二阴
子午少阴君火
卯酉阳明燥金
二阳
三阴
丑未太阴湿土
辰戌太阳寒水
三阳
一阳
寅申少阳相火
巳亥厥阴风木
一阴
若乙2、辛8、丁4,癸10,皆不足之年,巳、亥之岁,则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下半年是火运。司天在泉之气俱伤肾阴,故左手尺脉不应,予知柏地黄丸,泻相火而滋肾水。
若乙2、辛8、丁4,癸10,皆不足之年,丑、未之岁,则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下半年是水运。司天在泉之气俱伤阳气,故右尺脉不应也。予附子理中丸可也。
若乙2、辛8、丁4,癸10,皆不足之年,卯、酉之岁,则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下半年是火运。司天在泉之气俱伤阴津,故左右寸脉不应也。予麦门冬汤可,竹叶石膏汤、白虎加人参汤亦可,关键在人参益气生津。
若丙3、戊5、庚7、壬9,皆太过之年,寅、申之岁,则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下半年是木运。司天在泉之气俱伤阴津,故右寸脉不应也。当泻相火而生津液,与清燥救肺汤。
若丙3、戊5、庚7、壬9,皆太过之年,辰、戌之岁,则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下半年是土运【成本《注解伤寒论》此处标注金运,观其余北政图,六气已言及金、火、水、火(相火)、木,独未言及土运,若此处为金运,则与北政第一图之金运矛盾,且缺少土运之图,且辰、戌之岁,本为土运,故更正之】。司天在泉之气俱伤阳气,终及心阳,故左寸脉不应也,当炙甘草汤,阳中求阴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