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山鬼

2023-07-10 16:01 作者:希山居士  | 我要投稿

端午那天,我终于被我妈赶出家门。她是像这样一边刷着碗一边教训我的:“社区中心有个晚会,你去看看吧,成天闷在家里像个葫芦。”

于是,便出现在青石路边的花簇旁手中的钥匙链不时试图跃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却总在行将飞越最高点的时候无力地垂落了下来。不远处天空分明地映出了晚会上眼花缭乱五彩灯光,略显闷热的空气中隐约传来单调无聊的介绍词:“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初五跳汨罗江自尽人们为了……

声音渐渐清晰了,这显然是某人的照本宣科——不,也许仅仅是从网上随便下载的科普音频。这种人尽皆知的故事真的有必要反复提及吗?我胡乱想着,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流淌过那些诗文,仿佛这样就能去到没有烦恼的仙境。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这是《九歌·山鬼》的第一句,看,多么美妙的文词!我悄然沉浸其中,似乎忘却了自己所处何地了。

“喂,在想什么呢!”在我失神的时刻,有道清脆的声音突然在耳边响起。我定睛一看,啊,原来是她。

她是谁来着?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山鬼》中的句子又在我的脑海中闪现,不着边际的想象与现实映照,她的身影上似乎重叠着另一个形象了,如梦似幻。

“哦,你也来看晚会么。”我总算回过神来,略带慌乱地应了一句,随即就陷入某种难言的沉默。耳边是她叽叽喳喳的声音,还有夜风的呢喃、来自人群的纷乱杂音,我只听到一连串断断续续的词语,诸如“快乐”、“好吃”、“夜色”之类。

在她的催促下,我们穿过拥挤的人流来到晚会的现场。又经过一段漫长而枯燥的等待,表演终于开始了,我这才勉强打起了精神。一群身穿华服的人渐次上台,现场的气氛热烈起来,人们在大声地谈论着什么,还夹杂着兴奋的呐喊,我却始终难以融入其中。

恹恹地看着,看着她在我身侧蹦来跳去,宛如小雀儿般扑闪着。要我说,仅仅是她欢跃的身影,都要比那些节目来得有趣的多。

——她是如此的快乐,与我的苦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终于忍不住问:“你怎么看屈原呢?”

问完我就后悔了。

端午盛会的灯火下,她歪着头想了一会——似乎只是刹那,我感觉人群的声音潮水般退去,耳边只剩下她的话语:“就和你差不多呢。有时候满怀愁索,有时候又意兴风发。”

“啊,呃……”

我被惊愕得说不出话来。我不知道这个想法有多少真实的成分,还是她仅仅在寻我开心。但是这个瞬间,的确有着什么东西,触动了我的内心。

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似乎融入到了行行文字中,随即那些字迹又在夜风中蓦然飘散。我看见他壮志满怀,看见他行吟泽畔,看见他苦苦求索,看见他慨然悲歌……直到,什么都看不见。

过去的屈原是具体而实在的,现在却在我的意识中逐渐模糊起来而现在的屈原,则愈发变得清晰了。不再能看见那个汨罗江畔的屈原,隔着厚重的历史迷雾,只有古老的诗歌悠悠回荡。而那个清晰的屈原,一笔一划都在我的眼中分明,他不再具备人形,他是书卷上的文字,是可以传承的记忆,他变成粽子变成龙舟,他变成晚会上的歌舞,化作一种文化和精神的符号,融入进我们的生活,再不可分割。

现在的屈原等同于过去的屈原吗?屈原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重要吗?这个美妙的夜晚,我又看到了什么——

那个偶遇的活泼少女,这时候正拿着一个俊俏的粽子来到身边,笑语盈盈地问我:“不来尝一尝吗?”


山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