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场旅行亦是一次自我放逐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照片原来不只用来纪念,还能用来怀念。往事历历在目,十年前(2013年),踏上了历时半年之久的旅程,遇见了一些人和事,当时既迷惘无奈,又庆幸的选择,才有了难得、难忘的经历。 南下。 在鼓浪屿。上岛不久一个人背着包溜达着,一个江苏南通的女生问我自己一个人吗?于是两个人结伴同游。拿着她的单反拍照,哪怕我回头离开她视线之外拍风景,她似乎也不担心我跑了,这种被陌生人信任的感觉真好。从第一站南京出来后只知道住连锁快捷酒店,鼓浪屿游完回到厦门岛,她介绍并带我到她入住的民宿,晚上两个人借了民宿的两辆自行车,骑过厦门大学芙蓉隧道来到校园里,坐在湖边看着灯火,望着星空点点聊天,就像是朋友一样,简简单单。结束厦门的旅程,我给她留下了邮箱,让她回去后把单反里我拍的风景照片发给我,也不知道她是不是弄丢了邮箱,始终没有发给我……厦门,是来之前莫名最向往和喜欢的城市。第二天来到东南海岸,漫无目的地向东一直走,走了很远很远,沐浴着温暖的阳光,听海浪拍击沙滩奏出乐曲,将美景收入眼眸和脑海,印刻心里。每一次来到海边,好似来到了阔别已经的朋友身边,全身心去拥抱她 ,投入她的怀抱。 在南靖。本来想直接去广州的,在苏州的朋友带我高铁逃票到上海的经历,我想尝试另一种方式逃票,只买了距离出发和目的地最近一站的两张票(厦门——漳州,东莞——广州),结果尴尬的是,上车以后整个车厢加上列车员一共只有我们三个人,还问到哪下车,就这样尴尬的留在了漳州站。当时已经晚上七八点,也没有其他车次,无奈扒扒地图,坐客车去了南靖,打算去云水谣看看福建土楼。万幸还有九点多最后一班公交车,因为南靖火车站离南靖县城有20公里,花了30块钱找了个招待所住下。第二天坐小客车出发,下车时已经看到了前方的土楼,经过路边岗亭还在纳闷怎么不收费?景区里有很多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在素描写生,单独一株非常大非常美的榕树,当时还听到一个女生即兴唱了一句:“好大一棵树”。游览完从另一头岗亭出来,没想到这里才是入口,很无语的补了门票。其实,很多开放式的景区,完全可以不用买门票溜进去。 在桂林。一早,从车站坐车到冠岩,买了轨道票,跟一个导游合上一辆轨道车(前座控制速度 、刹车),我坐后座她负责开,万万没想到的是行驶中被一个女生开的后车连撞了三次,腰疼……从冠岩出来小碎步迈向漓江边,从草坪坐船到杨堤,漓江风景最精华的部分是杨堤到兴坪段 ,可惜的是涨水封航,当时雨水较多水中泥沙大,并不是日常的泛绿色。穿越一片桔子林,坐车去阳朔县城租了辆自行车,骑行了一个下午 ,骑着骑着,二十元人民币上漓江背景图的景色映入眼帘,恍如隔世。 在丽江。 在去丽江的火车上,结识了一个来自湖北宜昌的小伙子,此行其中一个目的是“多背一公斤”,拜访当地的贫困生学校。后来两个人一起骑行去拉市海,为走近路钻进了黑乎乎没有开通的长达280米的隧道中,天空下起了小雨,微凉,他告诉了很多湖北方言。当地一个纳西族女孩告诉我,纳西族只有两个姓,即“木”姓和“和”姓,简单的说贵族的后代姓木,奴隶的后代姓和,她还说。在丽江古城高处能看到玉龙雪山。在客栈帮一对中年夫妇买了火车票,不让我找零钱。提到丽江,往往总会伴随着“艳遇丽江”,无论是指这座城,一个人,还是一分寂寞,我想在旅途中不如纯粹一点,相逢已是上上签。更多时候,是一个人的独行,与他人无关,有些路,也只能你自己走。离开丽江之前去了一趟玉龙雪山,4月雪封山未开放全程,下山后赶去了高快客运站去香格里拉,赶巧人到车到,检票一路小跑,车门口待上车的东北小哥看见我,说道“快跑,快跑”,这位小张哥和妻子度蜜月,他们之前结识了两个湖北姑娘,在车上和小张哥聊了起来,就这样被他们“捡”到了一起。到了香格里拉,晚上五个人吃火锅,回酒店打牌、休息,春季香格里拉天气是多变的,去的前一天还下着雪,纳帕海也没有草。第二天包车浅游,虽然季节不太对,但总归有同伴,玩的也开心。 在大理。风花雪月之地,地标性建筑崇圣寺三塔的主塔名字很美,叫作“千寻”。五个人坐了七小时卧铺车开到大理。继续包车一起游玩,来自三个不同省份的人在彩云之南收获了欢乐和友谊,真是奇妙的缘分。此前来大理时,王姓姑娘不够支付回武汉的回程机票,她的朋友却不愿借给她,出于好心我临时借了,没多久她妈妈转来及时还给了我。在洱海公园里的饭店晚餐后,一起散步,爬小山,唱歌,观洱海月。晚上登上了回昆明的火车,第二天早晨到站,和小张哥握手拥抱,张哥、张嫂乘机去了西双版纳,王姑娘乘机回湖北,周姑娘南下去深圳,我继续回到一个人的旅途,转身返回车站的时候,心里莫名感到一阵忧伤, 尽管相处短暂,但这就是人生,不同的阶段会不断有人走进,又离去。 在石林。转车去石林的路上,不禁让人想起阿诗玛的故事,发现一个人神似金城武,下车后跟他打招呼,果然来自日本。从步哨山出来,碰上了一个来自西安的老夫妇,他们出来很久,老先生说他儿子也喜欢跑,曾经大冬天一个人坐飞机去了漠河,还讲了很多出行的经历、经验,直到最后我们一起回到昆明分开,阿姨还再三叮嘱我风寒吃什么药。 在凯里。从西江千户苗寨出寨的时候,寨门当地人列队吹奏欢迎八方来客,上去讨碗米酒品尝,伸手去接碗,苗族大叔立时把住碗让我一口气干完,愣是没喝出什么滋味。后来网上了解可能这叫拦门酒,用手去接表示很能喝,必须喝完一整碗。 在万州。火车全部晚点,因为遇上了雅安地震,从下午等到凌晨一点才坐上迟来的火车得以“逃离”重庆去了湖北。当时想去雅安做一个救灾志愿者,经过考虑,还是别去给当地拖后腿了。 在荆州。快到荆州高铁站时,旁边一位女士杯子掉在地上,弯身帮她捡了起来,出站时我咨询她到荆州古城怎么乘公交,她指引一块上了公交车,直接多投了一元替我付了车费。在古城的老巷子里,点了一份圆豆泡糯米牛肉,豆子的香味混杂牛肉的嚼劲。 在赤壁。坐班车去赤壁市赤壁镇,一路上和司机叶师傅聊天。他说,他也爱好旅行,只是工作没有时间,也见到过很多真正旅行的人,帮我找人以优惠的票价进景区。赤壁山上登高远望,穿越回千年前那场旷世大战,感受着英雄豪杰轻身为国、进取天下的豪情壮志。每到一个地方,并不只选择去逛景区景点,多了解一个地方的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才更有意义,这也是旅行和旅游的区别吧,并不需要你多深入,比如去一趟博物馆。B站有一名叫“唠点历史”的Up主原话大意是,喜欢历史的人不是枯燥的,而是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的人,喜欢他这种说法。 在临颖。小商桥,民族英雄岳飞麾下猛将杨再兴战死沙场和埋骨之处。杨再兴墓当地乡亲习惯称为杨爷墓,每逢初一、十五,当地人都要来进香烧纸,祭奠英雄。直接贴一段《宋史》中的原文:“飞败金人于郾城,兀术怒,合龙虎大王、盖天大王及韩常兵逼之。飞遣子云当敌,鏖战数十合,敌不支。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兀术愤甚,并力复来,顿兵十二万于临颍。再兴以三百骑遇敌于小商桥,骤与之战,杀二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 之后,去新乡和一群年轻人儿去了北京草莓音乐节,甩断头狂欢一通然后回家,旅程告一段落。休息了一个多月,也许是心跑野了,也许是……想着既然南方的省份都已去过,何不周游中国呢?带着新的冲动和勇气,再出发! 在华山。火车一路向西,第一站华山,上下爬了十个小时,次日背上背包来到华阴310国道,伸出手臂竖起大拇指——准备搭车,开始未曾有过的经历,还好,一切顺利。有那么一会,有车停下载上了我,司机问东问西,让人感觉不舒服,尬聊不多,只顺路把我捎到了华州。重新搭车,一个大叔看到我,热情的欢迎我上车,并告诉我中间水壶里有热水,从他的笑容里,我感受到了善意和温暖,每一次看到他笑容满面的照片,他就像代表了中国人骨子里的温良。 在咸阳。大叔一路把我送到西安灞桥后,对他感谢再三告了别。做城际公交车直接去了咸阳市待了两天,到兴平镇瞻仰大汉帝国双臂卫青和霍去病墓,以及汉武帝茂陵后回了咸阳。本着能徒步不打车的原则,临走时告诉旅店阿姨准备走着去火车站,她以为我不舍的花钱,退了五元房费给我…… 在西宁。经过兰州来到入藏前的最后一站,第一次住青年旅社,在这里遇到了许多一样的年轻人,旅社空白墙上或贴或画满了旅行的照片,表白的、纪念的、逗比的充满二手文艺气息属于所有青年的句子,还遇见了丹爷(一位好姐姐)。另外不得不说,西宁的酸奶可能是最好喝的。 在林芝。从拉萨到林芝已经晚上12点了,到了一家客栈,前台老哥看到我的身份证的一刹那,神情激动,充满感情的看着我,没别的,异地他乡遇见我这个河南老乡了,他来这里两个多月。他让我一个人住了个三人间,还给减了房费。第二天住进林芝一家青旅,在这家打工的哥们,后来好像去了青海玉树支教,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路去走,佩服他。 在拉萨。初见布达拉宫,和想象的不太一样。在散客中心拼车一路去后藏、珠峰5200米大本营,珠峰地区的夜空,就像银河般,星星多到数不清。回到拉萨离开的前一天,我去找丹爷,在她所在的青旅,没有民族之分,没有外地本地的区别,都是躁动的年轻人。那个下午和晚上,一群人喝西藏啤酒,抽印度烟,游戏娱乐。凌晨丹爷安排我住在这家青旅,在拉萨最快乐的一天。虽然一分钱也没花,可是没回去的青旅床是空着的。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 在喀什。沿着219新藏线从西藏阿里地区来到新疆叶城,在出租车去往客运站的路上,忽然看到一袭大红色,点缀着装饰的维吾尔民族衣袍的身材高挑维吾尔族女孩,尽管只目睹了她的背影,却就此深深烙印在了脑海里,初见新疆,即惊艳了远方人。去往喀什的大巴上,一对维吾尔族小情侣在座位上嬉闹,另一側一位老者突然用维吾尔语呵斥,瞬间安静。在喀什一家饭馆,从阿里一路来的男生拿相机拍摄一名抱着孩子的维吾尔族妇女,她遮着说道:“不要拍。”他这样冒失的举动非常不尊重人,也会引起旁人的反感。说直白点,容易挨打。所处经度原因新疆晚上十点后天才黑,所以凌晨两点左右才会睡,早上老城青旅宿舍对面床上一个兄弟打电话声音很大,上铺外国友人对他亲切地问早:“Fuck you”,笑死人。喀什古城,是阿富汗背景小说《追风筝的人》美国电影版就是在这里取景拍摄,是因为这里相比阿富汗,安定。喀什的羊肉串和烤包子真心好吃。 在伊宁。红色的晚霞,遮蔽了半边天。在小时光青年旅社独自在宿舍里啃西瓜,进来两名入住的女孩,我站起来向她们打招呼。其中一位吐鲁番女孩,走到我面前在我肚皮上捏着肉拧了一下……瞬间懵了,为啥子有这样让人摸不著头脑的举动。她俩是石河子大学同学,结伴出游,另一位是河南周口老乡,她们下一站去昭苏看油菜花,我要一路向北,谢绝了邀请,留了微信就此别过。 在布尔津。新疆除了没有海洋,几乎拥有所有的地貌,布尔津这座西北小镇,在我心里太美了:有精致的房子,有大片的向日葵,有蜿蜒流转的河流,有郁郁苍苍的树林,有戈壁五彩滩,有各色各样的花儿,有鸣叫的精灵,有藏在石头下面蛰人的胡蜂,共同汇成了一幅总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美丽画卷。 在禾木。我信了他的鬼。从喀纳斯返回贾登峪,第二天启程徒步约30公里来到深山里的禾木村,住进一家小木屋,房东女人是哈萨克族人,当天晚上她儿子来房间问我能不能提前把房费都给了,因为欠别人钱。当时没有多想也就给了,然后说好的用餐标准变成了简单的马奶酪、饼子一类的,提出来也不管你,很无奈。禾木行政全称禾木哈纳斯蒙古族民族乡,原是蒙古族图瓦人聚居地,但当时他们已经迁往了大山更深处,幸运的是在村里超市见到了一位图瓦人父亲骑着摩托车带着女儿来购物,他的女儿白种人肤色,黄色头发,瞳孔颜色也不是黑色,和他父亲一样东亚蒙古高原人种的脸庞,让人印象深刻。从禾木返回贾登峪,翻越最后的山坡时,身后赶来了驮着几名游人的马队,马队上的当地人领队得知我从禾木又徒步走回来,对我竖起了大拇指。 在敦煌。在客栈和一个维吾尔族大叔同屋,他应该是个生意人。天还黑,晚上睡觉突然醒了,发现大叔跪在他的床上,猛地吓我一跳,在黑暗中观察他。后来发觉他应该在做祷告,他是位穆斯林。为了逃票去鸣沙山,早上四五点钟就出门跳墙头翻了进去,直到现在仍然清醒的记得沙漠里传来的田震“月牙泉”的歌声,让人流连忘返。 在银川。见到了许多年未得一见的小姑姑和未曾谋面的大姑表哥一家。就像回到了自己家里,这一路的风尘仆仆,可以放松了。几年后表哥公差带着姑姑来河南,我去郑州接他们,又来到家里。一天夜里我和表哥住在酒店,亲戚吃饭时他明显喝多了,拉着我的手,哭的撕心裂肺,诉说着和前女友的无果而终,第二天他忘了,我也闭口不提没有和任何人谈起过。在银川时,我想去西北影视城,他开车带我去,在周星驰电影《大话西游》最后取景的土楼上,摆放着紫霞仙子和夕阳武士的模板,就像电影中紫霞仙子看到孙悟空的背景后,问武士的那句台词:“他好像一条狗”,道尽了,一个人的无可奈何。 在代县。雁门关外多少往事,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反复争夺和融合的历史,还有杨家将的故事,这一路来唯一到电影院看了一部电影《忠烈杨家将》,几日前小破站竟然莫名其妙又推送给了我。 在乌兰布统。红山军马场草原转回的路上,不知不觉走累了。再往前十年左右,网上结识过一名在读大学的赤峰哥们韦x,误打误撞换的网名“虫儿飞”,是她女朋友最喜欢的歌,他女朋友是海南人,罹患癌症。他告诉我看草原最好的时间,当时已经过去了,9月牧民已经打草了。军马场班车很少,路过的好心人搭了我一百多公里到克什克腾,路上还买了西瓜一起吃,谢谢你们。 在满归。来到列车终点站,找了一处旅店住下,老板娘给加了一床新被子,第二天给煮了傻狍子肉馅的水饺。呼伦贝尔不只有草原,满归的深山老林里,循环着阿兰的《呼唤》《大江东去》,走着走着,遇见一个正在铺检松子,头发些许花白的大姨,随口聊了几句,她得知我从河南来,突然抓起一把松子就往我兜里装。原来,她也是河南人,那一刻她装给我的,不是松子,是乡情。之所以会来满归,是为了探寻北面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可惜并没有看到麋鹿,只有满目秋黄。 在齐齐哈尔。从漠河坐了很久的火车来到这里的扎龙自然保护区,除了丹顶鹤还因为一个《真实的故事》:许多年以前,一个从小养鹤的女孩,为寻回一只天鹅,滑入了沼泽,将自己年轻美好的生命,永远的留在了这片黑土地,她的名字叫徐秀娟。如今,她的精神有一代代人传承守护着。 在沈阳。从辽宁省博物馆出来去了沈阳故宫。网络上很多人喜欢朝代斗兽,我想说请不要怀揣着狭隘的民族主义史观来看待历史,每个新兴的朝代都有朝气蓬发积极进取的一面,也会走向暮气沉沉大厦倾塌的那一天,君不见奥斯曼帝国分崩离析只剩土耳其一隅?清王朝的疆域底定了现代中国版图,辽阔广袤的土地和人口才能有未来的复兴,历朝历代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记忆。 在泰山。此行出发前设定了大致方向,西出华山,远迈西藏西北华北东北华东,东归泰山,至此周游完中国大陆。晚上八点从红门登山,十时许已到南天门,高处不胜寒,犄角旮旯里躲满了避风的人,艰苦的熬到破晓看着红日一点点升起,带来人间温暖,也驱散了下方的雾霭,方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越往后,越多的故事想不清、记不全了,也不想写了,就像消逝的时光一样。也许如今我也仍有勇气再出发,只是再也不会有彼时的心境了。还记得再出发时,躺在前往华山的火车卧铺上,怀揣着复杂的心情听着许巍的《旅行》,渐渐习惯了听着火车“咣当咣当”入睡的感觉,习惯了心如止水般坐在客车上注目远方,不知不觉,就这样,把青春留给了祖国的山川河岳。 那些可爱的陌生人啊,相比沿途风光,更让人值得怀念,有了人,才能有故事。回首这一路的所遇所感,或许是因为缘分,巧合,亦是好运?看上去似乎是应然的,其实也并不然,远方的远方,还是远方,大多时候孤独与寂寞如影随形,与其说是旅行,更像是一场自我放逐。 开始一段旅行,并不能立马改变多少东西,只能随着岁月颠颠撞撞,选择继续像《怦然心动》男女主一样,才有意义。借用丹爷在个性签名引用三毛作品《送你一匹马》“不负我心”篇尾的一句话来呼应开头和结束吧: “心之何如,有似万丈迷津,遥亘千里,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愿你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 写给自己,以及遇见的朋友们。 2023年2月 后记:写完后发给了丹爷,丹爷回复说: “好久没有一口气看这么多文字了[偷笑]十年前就很喜欢那句话:风景人事在路上,欢喜触动在心底。现在依旧觉得它很能概括曾经在路上的一切。过了三十岁之后我几乎没再住过青旅,之前总以为是遇到的人没有我们那个时候的好玩,后来才发觉是自己玩不动了[捂脸]但是前两年在成都做民宿依然过的很快乐,而且这种快乐几乎完完全全都是来自住客,或许陌生人不经意的善意总是能轻易击中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觉得这也解释了十年的岁月里,我们或许跟许多身边的同学同事朋友都已经失去联系,却依然能且愿意与萍水相逢的彼此交流。 一边哄宝宝睡觉一边敲了这些字。从前年怀孕到现在,尤其是女儿出生之后我几乎所有的身心都与她牵系在一起。所以,感谢你在琐碎的生活里提醒我回忆起曾经的浪漫!很想念旧时光里那些在路上的风景和人事,也想念那时候无忧无虑,年轻恣意的自己…但更盼望能有幸拥有这些欢喜触动的我们在未来的漫漫旅途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是啊,风景人事在路上,欢喜触动在心底。还记得曾在海边听到一个小女孩用稚嫩的语气对旁人说:“这些小螃蟹是有生命的不要抓它们”,她的纯真、善良在心底埋藏了二十年。也还记得,几年前在神农架一个中年男人在远处停下车向我问路,微微欠身以示谢意后,才上车驶离,这个举动看到了一个人的涵养,旅途中这些陌生人,总是不断的带来心灵的触动,是刹那的,也是永恒的。 很多年少时看不透、想不通的事情,不如把时间拉长,终究会得到答案。用文字唤醒深处的记忆,只希望在往后的岁月里,让这独一份弥足珍贵的欢喜触动,记得再清楚,再清楚一些。 曾经有一个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年轻人问我,勇敢是什么?他告诉我他的答案:“真正的勇敢,是在未知的恐惧中仍然前进的人。” 这个初相识仅见一面的大男孩喜欢听一首歌,叫作《青春日记》: 我在青春的日记里流浪 迷惘的脚步一行一行 走过欢喜走过忧伤 走过那些莫名的惆怅 还有那初次动情的地方 当年龄在记忆里成长 我的目光我的歌唱 每一天都在这里珍藏 我对你谈起的那些梦想 还有我的年少轻狂 青春的日记应该充满阳光 照亮了每一页年轻的时光 积蓄温暖积蓄力量 因为我和我的梦正奔跑在路上 来不及叹息来不及思量来不及回头望 因为青春正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