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史人物评鉴-蒙恬

蒙恬

蒙恬(?-前210年),秦朝名将,祖居齐国,祖父蒙骜和父亲蒙武皆为秦国名将。蒙恬最初作过掌理司法文书的官吏。公元前224年,他作为李信的副手,一起带兵二十万攻楚,独自带领一支分遣队攻克楚国的寝丘(今安徽临泉),李信在攻破鄢(今河南鄢陵)后,引兵向西,与蒙恬在城父(今河南宝丰县东)会合,不久李信军被楚军击破。秦始皇复用王翦为将,蒙恬父蒙武为裨将军带兵六十万攻楚。始皇三十年(前221年)因为出身将门被秦始皇起用为将军,攻齐国大胜,后任内史。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他率领30万秦军征伐匈奴,次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击退匈奴700余里,屯兵上郡(今陕西榆林东南)。蒙恬吸取战国时期据险防御的经验,从榆中(今属甘肃)沿黄河至阴山构筑城塞,连接燕、赵、秦5000余里旧长城,据阳山(阴山之北)逶迤而北。并修筑北起九原、南至云阳的直道,构成了北方漫长的防御线。蒙恬守北防十余年,匈奴慑其威猛,不敢再犯。
当时蒙恬之弟蒙毅也在作上卿。蒙毅曾判处中车府令赵高死刑,但赵高又被赦免,从此蒙氏兄弟和赵高结怨。赵高和秦始皇幼子胡亥关系密切,曾私下教授胡亥法律方面知识,颇受胡亥重用。
秦始皇长子扶苏因数谏皇帝,失帝爱,贬至上郡,成为蒙恬的监军。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在出巡中在沙丘病故。赵高勾结李斯,矫诏拥立胡亥继位,敕令赐死扶苏,史称沙丘之变。因为蒙恬与扶苏关系密切,也同时赐死蒙恬。接到命令后,蒙恬觉得可疑,但扶苏最后自杀。蒙恬拒绝自杀,被解除兵权关押在上郡的阳周,军队交由裨将王离指挥。后来,由于扶苏已死,二世皇帝胡亥想释放蒙恬,赵高不肯,称蒙恬兄弟政治上倾向扶苏,于是蒙恬、蒙毅兄弟被处决,葬于绥德县城西的马鞍山下。
统帅 A-
(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却匈奴七百余里,收河南。暴师於外十馀年,筑长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武力 B
(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或有其勇。)
军谋 B+
(蒙恬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馀里。於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
智略 B-
(蒙恬所造秦笔,精于前人,遂独擅其名。)
内政 C-
(蒙恬尝书狱典文学,固有其能。)
魅力 B+
(蒙恬威振匈奴,始皇甚尊宠贤之,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及无罪见诛,恬明于为人臣之义,守死不贰,斯亦足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