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珍珠鉴赏百科大全(下)鉴别与优化处理

2018-04-10 09:44 作者:天逸宝地  | 我要投稿

七. 珍珠的养殖

养殖珍珠最早源于中国,后来传入了日本。1890年被日本人称为 珍珠之父 的御木本幸吉开始养殖 海水珍珠,并申请了专利。1924年日本人又开始在琵琶湖中试养淡水珍珠, 至 1938年已开始出口外销, 大部分是无核珍珠。养殖珍珠一般包括以下工作:

1. 选择合适的珠母贝: 适用于海水养殖珍珠的贝类主要有:马氏贝、大珠母贝、黑蝶贝、白蝶贝等。 适用于淡水养殖珍珠的贝类主要有:三角帆蚌、池蝶蚌、背瘤丽蚌等。

2. 人工育苗: 母贝以前来源于潜水员所采集的天然珠贝,现在是在 25C水温下经人工受精、饲养、培育而得到。

3. 人工置核: 经过二、三年的养殖后,选择健康的成年贝作为母贝,实施外科置核手术。将母贝的壳撬开 1厘米, 用消毒过的手术刀在外套膜上割一个小口,插入来自细胞贝的外套膜碎片,一次可多达 50个,这样养殖的 是无核珍珠。 若养殖有核珍珠,则在插入外套膜的同时插入珠核,而且,膜片必须紧贴在珠核上。淡水珠的置核季 节在 3-5月或 9-12月,而海水珠在 2-4月。

4. 养殖与收获: 将置核后的母贝装入笼内,并标上记号及时送回环境较好的水域中养殖,经过精心养护就可以收获。 淡水珠的养殖周期通常为 2-4年,而海水珠的养殖周期为 1-2年。 收获的季节一般选择在 10月下旬-12月下旬,这时的珍珠光泽较好。 养成的淡水珠直径多为 3-12mm,其中 8mm以上的圆形珠仅占 1%,养成的海水珠直径多为 5.0-7mm,部 分可达 8-9mm, 珍珠层厚度一般为 0.2-0.5mm。

八. 珍珠的产地

世界上最优质的珍珠产自波斯湾的巴林岛。该水域的东方珍珠已成为天然珍珠的代名词。巴黎市场上 所销售的珍珠 90%以上来自波斯湾。 南洋珠分布在太平洋与印度洋地区,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与东经 900-1400之间构成的矩形范围内。该 水域气候温暖、水温较高、水生物质丰富,极适合珍珠贝的生长与珍珠的养殖。

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菲律 宾、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印度等国家。 黑珍珠的主要产地是法属玻利尼西亚的塔希提岛、美国的夏威夷。特别是由黑嘴唇珠母贝养殖出来的 塔希提珍珠,直径一般在 8-16毫米,常呈孔雀绿、茄子紫、棕色、浓紫色、灰鸽色、无烟煤色,无须再接 受任何加色处理,其产量近占世界珍珠产量的 1%,因此,特别珍贵。 另外,在委内瑞拉海域出产的白色、褐色、棕色、黑色珍珠中,其中的白色品种几乎近于透明,非常 独特。

九. 中国的养殖珍珠

中国是最早进行珍珠养殖的国家,经过几百年的沉寂,近年来中国终于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世界珍珠年产量 1262吨,其中日本海水珠 30吨,南洋珠 4吨,黑珍珠 8吨, 中国海水珠 20吨,中国淡水珠 1200吨。中国珍珠的产量高达全世界珍珠产量的 96%。 然而,1999年世界珍珠首饰销售价值约 45亿美元,而中国海水珠销售额 1.6亿美元,淡水珠销售额 3.8亿美元,仅占总销售额的 12%。说明中国珍珠数量与价值存在明显的偏差。

1. 养殖珍珠的分布 淡水珍珠的养殖场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湖泊、水系发达的省份,如浙江、江苏、湖北、湖南、安徽、 江西等省。 其中浙江的珍珠产量占全国淡水珠的 2/3,年销售额约 2亿美元。 有核淡水珍珠的养殖基地位于广东省澄海县。近年来在安徽等地也开发出养殖场。有核养珠尺寸多为 7-8mm,最大可达 17mm,预计 20001年可收获 4-5吨。 海水珍珠的养殖集中于广西、广东、海南沿海一带。其中中国第一颗人工养殖海水珍珠就诞生在广西 北海,而广西合浦则是南珠的代表产地,但海南的养珠质量却更胜一筹。

2.珍珠贸易简况 1980年以前,中国珍珠出口单一流向日本,经加工后以 日本珍珠 的名义进入国际市场,80年外贸 部的中国首饰有限公司首先在德国打出了 中国珍珠 的牌子,使日本珍珠受到威胁,失去了淡水珍珠市 场的日本人极力抬高海水珠的价格,压低淡水珠的价格。

80年代后期,我国南部沿海逐步重视了海水养殖 珍珠,到 1996年我国海水珍珠的年产量已超过 10吨。而自从 1995年开始,日本养珠贝大量死亡,日本珍 珠产量急剧减少,由以前的年产 70吨降到 30吨,再降到 1998年的 10吨左右。使日本在海水珍珠的领先 地位也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市场转而加大了对中国优质淡水珍珠的需求。 1999年 5-8mm圆形 淡水珠的原料价格上扬 30%-40%。

迄今为止,国际上 2-6mm级的珍珠 市场已被中国珍珠占领,7mm级的珍 珠市场即将成为中国珍珠的天下,8-10mm级的珍珠 市场将与日本一争高低。而中国海水珠品质低劣,销 售情况一直不尽人意,其原因是有些珠农甚至将养殖仅 3个月的珍珠收获,使不少消费者上当受骗,严重 影响了海水珠在国内、外的身价和信誉。

十. 珍珠的保养

珍珠比较娇贵,需要拥有者的倍加爱护,才能持久地展现其美丽。 著名的瑞士宝石学家古柏林曾说过: 钻石坚硬无比、地位显赫,如同一位成功的男士,需要人们去 崇拜; 而珍珠则像女人一样,柔和优美,在给别人带来温馨的同时,也需要人们的呵护与关爱 。 因此,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避免将珍珠与腐蚀性物质(如酸、碱、氧化剂)接触。

2. 避免将珍珠与坚硬、粗糙的物质接触。

3. 佩戴珍珠饰物时应尽量少喷香水,紧贴皮肤佩戴时应尽量不涂抹化妆品、不出汗。

4. 收藏珍珠时应先将珍珠在清水中或稀薄的中性洗涤液中清洗,擦去水迹,凉干后用柔软、干净的 绒布衬垫收藏。 由于珍珠中斜方晶系的文石在地壳中不稳定,会慢慢地向三方晶系的方解石转变,引起结构上的变化, 再加上有机质的缓慢变化,珍珠最终会慢慢地失去其美丽,就像人会衰老一样,属于自然规律,不可抗拒, 即所谓 人老珠黄 。但珍珠的这种变化与人的衰老相比要缓慢得多。

十一. 仿珍珠及珍珠的优化处理

1. 仿珍珠 早在 17世纪的法国就出现了用青鳞鱼提取的 珍珠精液 ,将其涂在乳白色塑料球或乳白色玻璃球或 圆球形贝壳上,就制成了以假乱真的仿珍珠。

其鉴别特征是:

a.显微镜下其表面具有粒状的粗糙感。

b.没有珍珠的 等高线状 纹理。

c.牙磨时打滑,无砂感。

d.塑料仿珍珠和玻璃仿珍珠均不溶于盐酸。

2. 珍珠的优化处理

珍珠的优化工艺一般包括以下流程:

前处理: 先用氨水和苯的混合液对珍珠进行膨化处理,以使结构变得 疏松 ,再用无水酒精 或纯甘油作脱水剂,脱去珍珠内的缝隙水和吸附水。

漂白处理: 将珍珠浸泡于浓度为 5%得过氧化氢溶液中,温度控制在 20-30摄氏度,pH值 7-8之间, 同时将其暴露在阳光下或紫外线下,经过 7-10天的漂白, 珍珠即会变 为灰白色或银 白色,效果好时可变为纯白色。

增白处理: 这种方法是利用光学中互补色原理来达到增白的目的。使用这种方法要求水质很高, 不含铁、铜等金属离子。

染色处理: 化学着色是将珍珠浸于某些特殊的化学溶液中上色。入用冷高锰酸钾作料,可将 珍珠染成棕色。中心染色法是将染料注入事先打好的空洞中,使珍珠显色。

上光: 即抛光处理。这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好的上光可增加漂白、增白效果。目前采 用的抛光材料有:小竹片石蜡或木屑、硅藻土、颗粒食盐等。

其它方法: γ 射线辐照法以 Co为放射源,可以改变珍珠的颜色,而且处理结果稳定。剥皮处理 是用极细的工具小心的剥掉珍珠不美观的表层,操作难度很大。

3.染色黑珍珠的鉴别特征:

(1)染色品为纯黑色,在光纤灯下为褐黑色,光泽较差。 表面无天然品的青铜色调或轻微彩虹色晕彩。

(2)用蘸有 2%硝酸的棉球擦拭珍珠,天然珍珠不掉色,而染色珍珠会留下黑色污迹。

(3)放大检查时可见到颜色集中分布在孔眼及裂隙中。

(4)从孔眼处观察,有核养珠在珠核与珍珠层接合处有一明显的染色层,而染色的无核养珠其颜色 集中分布在珍珠层层间间隙中。

(5)在钻孔处轻刮珍珠,天然黑珍珠呈白色粉末,染色黑珍珠呈黑色粉末。

(6)与酸反应时,天然黑珍珠起白色气泡,而染色黑珍珠起黑色气泡。

(7)在反射光下,染色珍珠的表面常常可见到珍珠层薄层下有干涉晕圈现象。

(8)在长波紫外光照射下,染黑珍珠表现为惰性或发暗绿色荧光。

3. 辐照改色珍珠的鉴别特征: 淡水珍珠辐照后色彩丰富,好似塔希提黑珍珠,改色效果较好。 而海水有核珍珠辐照后基本上为银灰色。所以,市场上出现的辐照改色珍珠多为淡水珍珠。

(1)表面颜色分布均匀,但从切面上看,淡水无核珠内部颜色较深,表面颜色较浅。

而海水有核珠的珠核明显为黑色或褐黑色,外面的珍珠层几乎无色透明。 这是因为淡水珍珠含锰较高,高能辐照下 MnCO3氧化成氧化锰,使颜色加深。 海水珍珠含锰很少,但内部珠核通常采用淡水蚌壳。所以,内核变黑,而珍珠层颜色不变。

(2)辐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珍珠层膨胀,加上珍珠中水分的散失,导致珍珠层生龟裂。 透过透明的珍珠层可以观察到内部的龟裂纹。此外,放大检查还常常见到干涉晕圈。

(3)在长波紫外光下, 辐照改色的淡水无核珠显示弱到中等的黄绿色荧光;辐照改色的海水有核珠 显示很弱的蓝白色荧光或显示惰性。

4. 与染色黑珍珠不同的是,即使用浓硝酸棉签擦拭,辐照改色的珍珠也不会有褪色现象。

古玩今赏

承古人之创造,开时代之生面


珍珠鉴赏百科大全(下)鉴别与优化处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