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造假的《天文学大成》岁差实例之逻辑错误解析

2023-01-19 21:11 作者:行道者  | 我要投稿

  (转自 山岔壑人

无论是微乎其微的恒星自行,还是大约71.57年1度的岁差 影响,对一年之内 二分二至点和狮子座(轩辕十四)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值)是不会造成影响的,也就是说其黄经值是相对确定的。

     基于此,分析《天文学大成》之岁差实例,可知其所采用的“狮子座、月亮和太阳”三个参照天体中,唯有狮子座的黄经值是相对确定不变的,而月亮和太阳的黄经值在黄道上则是动态变化的(大致为每天月行13度(13.17)、日行1度。(0.9856))。

一、《天文学大成》岁差实例:

-1 岁差实例狮子座、月亮与太阳关系位置示意图

实例记述的已知数据:

春      分: 139年3月22 10:22:26(埃及时间)

观测日期: 139年2月23日落前半小时 日落后

观测地点: 埃及亚历山大   观测仪器 :星盘

观测数据:日落前半小时   月亮与太阳黄经差 92又1/8

日落后           狮子座与月亮黄经差57又1/6

 月亮自行:1/4度        视差:1/12 度

观测结论:狮子座距夏至点32又1/2(修正月亮自行及视差)

二、相关天文数据:

以下相关数据为笔者为剖析此岁差实例通过天文软件获得:

夏至点黄经:90度  春分点黄经:0度

狮子座黄经:124度04分24.4

月亮黄经:66度13分32.6秒  (日落前半小时)

太阳黄经:333度45分28.7秒(日落前半小时)

月亮黄经:66度28分46.4(日落后狮子座可见时)

三、岁差实例分析:    

图-2 139.2.23实例剖析

在2 月23日落前后,月亮只起到了定位与狮子座和太阳之间相互关系的瞬时作用,之后就再也排不上用场了;但它瞬时定位所在位置的黄经值(66度28分46.4秒)却很重要,因为太阳移动“92度28分03.9秒”的三个月后,就会移动到那个“月亮曾经的定位点”,此时太阳的黄经值正是“66度13分32.6秒”(亦即当初月亮定位点的黄经值),那么此时狮子座与太阳之间的黄经差 应是多少呢? 还是2月23日那个“狮子座与月亮之间的57又1/6度”(准确的说应是57度35分38秒)。

为什么?因为太阳到夏至点(黄经90度)还有“23度46分17.4秒“的路程需要走完(图中角3以日落后计算),才能到达夏至点(黄经90度),届时才会有 ”狮子座到夏至点34度04分24.4秒“(图中角4) 的预测结果出现(托勒密测算值:32又1/2度)。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显然,托勒密岁差实例的计算模型,不但暴吞了日落前的(角3:23度46分17.4秒,日落后为23度31分13秒),而且还隐瞒了日落前太阳位置与春分点的关系( 角1: 26度14分31.3秒)。 堂而皇之的拿“92 1/8”与“57 1/6”说事,看起来其模型之表象似乎有道理,其测算之结果似乎也差不多,但实质上脱离了“利用星体90度关系”之基本原理所必须的条件。

(“92 1/8”+ “57 1/6”)等于太阳与狮子座之间的黄经度数差值;而(“92 1/8”-“57 1/6”)就不可能等于狮子座到夏至点的黄经度数差值,逻辑是错误的,因为太阳位置并非是黄经0度而是333度45分28.7秒。

为何说此岁差实例逻辑错误?

关键点在于参照天体(“月亮“)必须在黄经90度左右,且同时“太阳”黄经也必须是在0度左右”,而不是“只要月亮与太阳之间构成90度左右的关系”其 模型就成立的。任何离开了“太阳黄经0度”这一基点,仅仅依靠月亮与太阳之间存在90度左右的经差关系,而没有了“太阳黄经0度”的这一基本前提,都是违背天文原理的,即便得出一个近似的数据也不过是凑合而已;更多的情况是,虽能满足“月亮与太阳之间存在90度左右的经差关系”,但按照托勒密模型的计算方法却计算不出正确的数据,比如2022年3月10 ,日落前太阳黄经350度(比托勒密的333度还要接近0度),月亮与太阳之间经差92度18分,日落后狮子座与月亮经差67度32分,按照托勒密的算法就算不出来狮子座到夏至点的距度(60度08分28.8秒)。又比如,前128年3月25日,日落前半小时月亮与太阳之间经差90度26分54秒,日落后狮子座与月亮之间经差28度,按照托勒密模型和算法你能算出来狮子座到夏至点的距度为30度24分35.4秒吗?不信的话请帮助托勒密算下也好。

图-3 2022年3月10日案例

图-4前128年3月25日案例

      道理很简单,当且仅当太阳黄经0度时,同时月亮的黄经也为90度左右时,这个托勒密的模型才能成立,这意味着到夏至时太阳必定会处在月亮所在位置的附近,因为春分点与夏至点相差90度。

      然而 事实上,春分前后,能满足“月亮位于狮子座与太阳之间”的天象条件,特别是满足太阳黄经0度、月亮黄经90度的几率甚少。

 求解狮子座到夏至点的距度,在符合太阳黄经为0度这个基本前提下(或已知太阳黄经0度在黄道上的具体位置),合乎逻辑的计算应是(狮子座到月亮之间的距度减去图中的角3),而此实例中角3对托勒密来说给读者的印象是个“未知数”,实际上很可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扭扭捏捏的东拼西凑计算出来个误差很大的“32 1/2”。由天文星图软件不难看出角3(23度31分13秒) 就是夏至点90度减去日落后月亮的黄经值(66度28分46.4秒),那么,狮子座到月亮之间的距度57度35分38秒减去 角3(23度31分13秒),便是狮子座到月亮的距度34度04分24.4秒;而不是托勒密故弄玄虚测算出的那个“32 1/2”。别忘了,托勒密是使用两台观测仪器测量的。这只能说明岁差实例的设计者完全是根据已知数据编写脚本的,但没想到破绽重重。说穿了这个“32 1/2”就是为了呼应喜帕恰斯所谓的“29 又5/6°”的,这样得出“岁差百年1度”很简单且不会算错。

    还需补充说明:喜帕恰斯这个人物是在1496、1515《大成》版本里根本不存在的人物,是在1528版里突然从天而降的。1528版《星表》中1020颗星中的标志星(极星)勾陈一的黄纬度数告诉人们这是公元1206年以后才会有的数据与公元前2世纪和公元2世纪毫不相干;托勒密在白天目视能看到太阳在双鱼座大约3度堪称是世界奇迹;岁差实例观测者能直接观测量出两天体在黄道上的黄经差值 ,用的什么仪器,是在哪个年代,很是不简单。

     有学者指出:“天文观测需要很多代人持续日夜工作,以统一度量衡记录传承。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因为天人合一的理念,天象变化关系国运,所以(至迟)自商周时代以来已经有专人负责。周公在登封告成的圭表有后代继续观测的数据为证。托勒密一个人不可能记录比人均寿命更长的星体周期,只有结论,没有过程,只能是抄袭。托勒密之前之后的记录在哪里?从托勒密以后到文艺复兴的一千年,谁在记录? 这是天文学西学东渐没有提供的答案”。

    看来,为了说明岁差,《天文学大成》作者试图通过【92°又 1/8° - 57又 1/6° = 32 1/2°(修正月亮自行后)】,来证明公元139年“到夏至时狮子座距离夏至点32 1/2°”,进而与所谓前128年“”喜帕恰斯“狮子座距夏至点29又 5/6°”进行比较【32又 1/2° - 29 又5/6° = 2又 2/3°】,从而达到以验证过去265年内岁差百年1度的结论是正确的目的,真可谓是费尽心机啊!


造假的《天文学大成》岁差实例之逻辑错误解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