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某宇事件新闻发布会召开,最大的问题令人无助
大众相信的东西,一定会通过某种纽带,传递给更多人。
流量更关心故事,而不是真相
回想前段时间,就在真相需要一些时间来探查,就在大家都在揪心的关注进展时,一些人已经迫不及待开始卖起了资源。
打着找寻真相的幌子,在一条人命的新闻之下,在一家人的丧子之痛之下,故意制造阴谋论来吸引大家的关注,利用大众对事件的关心引流。
“我有视频”“第一现场”“现场图”“真相不让发”“进群来看”……
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赚取了一波又一波的流量,还有大众对于一场悲剧的怜悯之心。
更有甚者,录屏胡鑫宇家人的直播,搬取视频,假装自己是家属,在网上注册相关账号,骗取粉丝和打赏。
还有些大V,打着正义的旗号,声称要去实地调查真相。结果最后煞有其事的说掌握了一些秘密,暗示受到了各方威胁,开始别有用心的带节奏。
在无穷无尽利益的驱使下,他人的痛苦成了赚钱密码,丧子之痛变成了一场别有用心之人的狂欢。
他们利用网友的好心和关心,来获取自己的利益。
每当出现一场轰动社会的事件,总有人利用流量,任由谣言和阴谋论满天乱飞。
……
谣言像蜘蛛吐丝,编织出一张巨网,困住观众,也让真相无从伸展。
为什么辟谣这么难呢?
因为真相只有一个,而谣言则是千千万万。
似乎只有耸人听闻的真相,才能对得起大家这么多天的关注。
所以,当发布会明确表示:胡鑫宇是自缢死亡,尸体发现地是原始第一现场。而非大家猜测的种种情况。
部分人就炸了。
(这条评论超过9万人点赞,可见部分人的态度)
再坚持真相的过程中,或许有人并不买单,那是因为视野根本不在一个层面。
直到今日真相终将显现,另外一个愤怒的声音又来了。
“我早就知道胡鑫宇是自杀,那些怀疑胡鑫宇是遇害的人,都该被骂!”
一些先前担心胡鑫宇遇害,害怕这些案件不了了之,不明不白,始终关心案件的真相,坚持追查到底的人,又被骂了。
就这起案件前,我们要做一个判断,将“别有用心的谣言制造者”,和“真切关注胡鑫宇安危的热心网友”区别开来。
我们每个人都没有上帝视角,并不知道最后的真相是什么样的。
但绝大部分人,是关注真相、期待公平的普通民众。
正是因为他们的良知和善良,才会有旷日持久的关注,才让更多人相信,在祖国的土地上,依旧有很多很多关心你的陌生人。
良知,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公众资源。
正是因为良知,大家呐喊聚焦, 不愿放过任何一个伤害过别人的坏人。
也正是因为良知,大家不愿意对一个悲剧视而不见。
在司法之外,公众的良知是我们最后的希望,最后的自救与自赎。
所以任何时候都别让情感,让舆论,让流量,去消耗每一个人的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