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但你在街上却看不到他们

2019-09-19 15:15 作者:雷斯林raist  | 我要投稿

今天早上看到知乎一个问题:


能问出这个问题是好事,说明我们自信了,开始意识到中国其实是一个挺好的国家,并不比国外差。


中国这几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常常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尤其是在国外玩手机没电,到处都找不到共享充电宝时,这样的感觉格外强烈。


但下面的一条回答,让我清醒了不少:


所以中国到底便不便捷?


如果你是个四肢健全、耳聪目明的年轻人,并且生活在城市里,那中国确实很方便——火车票可以在网上买,用手机可以随处叫车,去哪付费都可以微信支付宝支付。


但如果你是有点跟不上时代的老人,是一位残疾人。


那就不一定了,有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城市,其实很不友好。


01


首先说说针对盲人的。


盲道的问题我已经提过很多次了,但中国盲道的问题常看常新,每次提,都能找到更不可思议的盲道。


比如之前已经有通向死亡的盲道:

有被菜市场占据的盲道:

当然这些是后来这些道路投入使用的时候出了问题,并不意味着设计者有错。


但下面这些直接通向死路的盲道,基本是设计者的锅了:


如果一定要洗白的话,可以说铺路的和负责绿化的不是一个部门,部门之间协调不佳,所以造成了上面这种情况。


但下面这种设计,真的把我看笑了:

当然我们看着搞笑的地方,在真的使用这些盲道的人看来,就是噩梦,无怪乎盲人直接表示:


而知乎上直接有问题问:


——盲人不是不想用,而是实在用不了啊。


你看日本的盲人用盲道,不是用得很正常吗?



02


再来说说腿脚不方便的居民。


正如前面那位答主所说,中国绝大多数商场、景点或者说道路,在设计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过坐轮椅者出行的感受。


比如这是一个著名的景区,残障人士完全没有办法进出:



这样的完全不考虑残疾人士的地方还有很多,相信大家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就不一一举例了。


再说说那些所谓的“无障碍通道”。


我相信很多人看过这样的无障碍通道:


它上面有太多锯齿,轮椅在上面走,上面的老人/残疾人根本受不了。


而这种没有扶手又太陡的无障碍通道,用起来就像在玩过山车:


还有:


甚至某医院给患者做的“康复花园”,里面也一定要修上一个小坎,不知有啥意义。



北京大学教师李迪华,在一席演讲的时候曾经举过这样一个例子:


每年,我都会和学生一起租上轮椅车、拐杖、婴儿车,穿公园,走大街。我们发现,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公园,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寸!步!难!行!



上面那位学生推着婴儿车,突然婴儿车被推到了一个电线的斜拉线上,而等待着婴儿车的是危险的铁丝。这根铁丝最少已经存在了六年,因为六年前我带学生做同样的练习的时候它就在。




03


如果这些你都没感觉的话,可以看看文军的故事。


文军是北京截瘫者之家创办人,25岁的时候,一场车祸夺走了他行走的能力,但他没有被打倒,反而开始致力于为残疾人发声,希望能推进残疾人道路建设。


文军2006年开始,会每年考察一个城市,确定安全路线后会用带着残疾人“集体出行”的方式向社会发声,告诉社会:



“出行既是对自己的挑战,也是一种呐喊。希望社会能知道,我们非常想出来,也需要出来,我们不是只适合待在家里。”



然而今年7月份,他在云南大理亲自坐轮椅考察无障碍路线的时候,不幸身亡了。




害死他的是这样一个路口,当时是没有绳子拉起来的。


无台阶,无护栏,无警示标识,正值黑夜,没有灯光,而且没任何人提醒这里有危险。


别说残疾人了,就是健康的成年人从这摔下去,也会有生命危险。


一位无障碍出行的推动者,最终倒在了障碍重重的路上。


这真的是一种巨大的讽刺,也是我国庞大的残疾人口出行时面临危险的缩影。


文军曾向社会喊话“我们不是只适合在家里呆着。”


然而社会的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04


可能你会觉得这是小众的需求,你会觉得中国没多少残疾人,因为你在大街上没看过几个残疾人。


但事实上中国的残疾人有多少呢?


2018年的官方统计是8500万,实际数字只多不少。


意思就是每16个人中间,就有一个残障人士,但我们在大街上完全看不到他们。


这不是因为他们不存在,也不是因为他们不想出来,而是因为他们实在出不来。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中国最发达开放的城市之一,并且已经明文规定,允许导盲犬上地铁。



然而一位盲人带着自己的导盲犬上地铁时,仍然被拒绝了11次:


其他城市就更免谈了:



盲人的盲道完全没有作用也就算了,带着导盲犬也上不了地铁,有时候公交车和出租车都上不了。


你让盲人怎么出门呢?


飞吗?


而腿脚不方便的人士,遇到的窘境是一样的:



他们的感受是,不但寸步难行。


而且会在路上会被人指指点点:


你现在骂他们,但你又怎么保证自己明天不会变成他们呢?


要知道并不只有骨折或者截肢的人才腿脚不方便,人只要老了,其实都会腿脚不方便的。


05


一个社会,当然可以鼓吹优胜劣汰,鼓吹社会达尔文主义,鼓吹不要帮助弱者。


但事实上人类发展至今靠的不是这个,人类发展至今恰恰靠的是相互协作,帮助弱者,不放弃残疾的同伴,让每个人都生活得更好更有尊严。


对待弱者的态度,也是衡量文明的标志。


最后希望我们的城市可以更美好,我们的生活可以更方便,真真正正,对所有人而言的方便。


谢谢大家。


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但你在街上却看不到他们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